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沉默不语。

韩淮楚见他无语,还以为英布被自己言语说动,却不知英布实是被博浪沙的秘密逼得走投无路,才动了一下心思。

英布正在考虑的是:要背叛秦廷,天下诸侯又有谁能接受他这个满手血腥的杀人魔王

韩淮楚就道:“今日便罢。将军且回营细细思量。”

那英布哪还有搦战之心,拱了拱手,便即带众将离去,收兵回营。

英布归返大营,闷闷不乐。

部将问道:“将军今日指名要韩信迎战,那韩信好不容易被将军骂出来了,为何又不战”

英布道:“高手过招只须一招便可看出高下。那韩信的武功不在英某之下,与他厮斗难以取胜。”

众将道:“大帅派你做先锋伐贼,今日到此被韩信所阻,未建尺寸之功,岂不被他人笑话。不知将军可有破敌之计。”

英布道:“那韩信深通兵法,布防严谨。在他面前用计,岂不是班门弄斧不如就此相持,待大帅到来再作论处。”

有参将赵偾高声道:“说什么韩信用兵严谨以末将看来,他那防线便有破绽”

众将诧道:“现各处通路皆已被楚军封锁,何处有破绽”

赵偾道:“这破绽便在这条沂水。我军只须派出奇兵,从这条沂水溯流而下便可插入楚军后方。进可直达其治所郯城夺其府库,退可袭扰其粮草辎重,最不济可沿江退回。这支奇兵一出,则我军胜券在握。”

英布摇头道:“想沿水路而下需要战船,这战船少了还无济于事。我军仓促之间,如何去寻得大量战船”

赵偾禀道:“末将打听得,在莒县附近,有一废弃的战船作坊,原是始皇为开疆拓土攻伐东瀛而建,内中有五十艘艨冲战舰,五十艘斗舰,还有一艘楼船。后因始皇驾薨,当今圣上无意东向,这作坊便荒废下来。”

战船的建造可不是朝夕之功。如有这么多战船,则水面将被秦军牢牢控制,楚军只有望江兴叹。

英布大喜道:“真有此事则大事可成,只是不知这作坊为何不被贼王田氏所知”

赵偾道:“那作坊本深藏于一个名叫陷空谷的山坳不被人知,坊主乃是我大秦兵造造船总相邦郎大,忠于我大秦。自田氏作乱之后,便将出坳道路封锁,工匠皆守口如瓶。等大帅驱除乱党攻下琅琊,这才出来向我军报信。”

英布猛一拍手:“用大车将舰船载出陷空谷,英某要亲自带兵,杀入敌军后方,捅那韩信狠狠一刀。”

一艘艘的战舰从深山载出,拖入沂水之中。一眼望去,漫江皆是悬挂玄色大旗的秦国舰船。

这秦国的舰船十分有名。在王翦灭楚大战中,项燕兵败,曾想以水师抗秦,隔江而治。王翦不给楚国喘息机会,发动夫役迅速打造大量战船,击败当时强大的楚国水师。秦国的造船工艺,便在那时得到飞速的发展。

其中最厉害的是楼船。这楼船是最大的战船,船上起楼两层或三层,各层排列女墙、构筑战格、树立大旗、装置大型战礟与拍杆,顶楼便是将帅金鼓号令与强弓硬弩手,船舷甲板可装载战车战马,桨手数十百人,可载兵士五百余人。楼船非但可远距离的以战礟、拍杆攻击敌船,并可凭借自身重力“犁沉”敌船,威力极是强大

那艨冲战舰外型狭而长,可冲突敌船致沉。斗舰乃是攻击战船,可载士兵数十名,两舷有两层厚板打成的木寨,可以抵御敌船之飞矢流石,便成为水战冲锋的主力战舰。

这么大的动静,早为楚军斥候探听,报于楚营。

战云密布,韩淮楚将如何应敌,请继续追看下文。

第三十八章 铁索横江

中军帐内,韩淮楚接到斥候来报,眉宇紧锁。

原本固若金汤的防线,将被突然出现的一百艘秦军战船打乱。敌军若溯流而下,将直达东海治所郯城。

虽说可出动兵马与秦军厮杀,战场胜负未定,可这腹背受敌实乃兵家大忌。若秦军从沂水插到大营后方,攻打郯城,救还是不救

粮草府库皆在郯城,自然是丢不得。但若分兵去救,势必打乱原来的部署,给秦军以可乘之机。只要这防线一破,秦军十万主力便会蜂拥而来。

而项梁的大军至少三日才能到来。这三日虽短,却足够章邯拿下东海全郡,把自己这支队伍一口吞下。再挟初战大胜之势,会战项梁远道而来的江东子弟。

虽说项梁让自己坚守不出,但为将者须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战机一来,就须牢牢把握。

“必须将英布截击在沂水之中”

韩淮楚作了决断,便要给众将下令。

“项庄听令,飞马传书郯城,把城中府库的火油全部驮来,日夜不停。就算马被累死,换马也要在一日一夜间运到”

“项佗听令,带三千弩手,于百步峡布防。看敌舰出动,便以火箭袭扰,能够击燃多少便是多少”

“季布听令,带五千精兵,于河阳两岸埋伏。看敌舰到来,便引燃河面上的火油,击杀溺水的敌军”

“余樊君听令,砍伐巨木在河床上钉下木桩,迅速召集匠人收集打造铁链,以铁链封锁河面”

韩淮楚将令箭一一分发,众将连声称喏。

分拨完毕,众人道:“吾等皆有任务,韩将军你自个作甚”韩淮楚笑道:“吾提一万精兵,攻打秦军大营。”

两日过后,艳阳高照,又是肃杀之时。

春寒料峭,身在沂水,那从北方吹来的阵阵寒风仍令人感到一股机伶伶的冷意。

英布站在三层楼的楼船上,指挥着一百艘战舰,乘风破浪溯流而下。凭栏而望沂水两岸风景,奇峰突兀,连绵不绝,山峰形势陡峻,山脊状如锯齿,多见花岗硬岩。

每艘战舰上,皆载满了士兵,共有六千余众。每个士兵皆全身装备,剑囊里的雕翎箭塞得满满无一点空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