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朝大丈夫 > 分节阅读 593

分节阅读 59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便是稍稍骂一骂官府,那也是刁民乱党,若是被人逮住,少不了叉了去打个几十大板,然后刺配流放。

读书人有骂的特权,而且说起来皇上这事确实很不地道,大家都觉得太荒诞,所以骂的很凶,可谓清议如火。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只是发泄一些不满,表达一下自己失望的情绪,可是到了后来,就有点不受控制了。居然在读书人中间,流传着一些让人惊秫的言论。

这些言论很是可怕,其中有一个,就是说当今皇上欲效仿秦伯、目夷,于是才突然出走。

表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没有问题,秦伯和目夷都是上古的先贤,在读书人心目中的评价极高,现在把皇帝比作这两个人,似乎没什么不妥。或许正德那小子要是听到自己成了先古的圣贤,说不定还要乐呵上还几天不可。可是真正揣摩出了这句话意思的人,才会冷汗淋漓,整个人都不免生出紧张。

首先必须明白秦伯是什么人,秦伯是周太王亶父的儿子,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亶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亶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出逃至远荒之裔的东南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

这便是秦伯让王的典故,且不说这个典故里有没有什么内情,可是孔圣人宣扬只秦伯是至德之人之后,秦伯的江湖地位便开始水涨船高了,这样的人有德啊,连王都不愿意做,宁愿遁入深山,隐世不出。

而当今皇上若是秦伯呢事情似乎就水落石出了,原本皇上只是跑路了,至于跑路的原因谁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顽皮,又或者是因为一时想出去散散心,总而言之,理由有很多种,可是拿出秦伯来类比皇上的人却给了皇上一个理由,那便是让王这就是诛心的地方,这就是说,皇帝出走,是因为他人品高尚,德行至高,所以要效仿秦伯,让出自己的皇位,让有能者居之,皇上不想做皇帝了,百官们应该另选高明。

说这种话的人,若说他不是别有用心,那才怪了。

可是偏偏你拿他没有办法,其实这就是读书人刁钻的地方,他要坑你要骂你,一句脏字都不吐,面带着微笑,说不准你还误以为他夸了你一通,等你还没回过劲来,其实已经被他挖坑埋了。

就算有人说这种话,你奈何不了他,他会理直气壮的说,皇上跑了,难道是因为贪玩,你难道诽谤圣上没有天子威仪皇上跑了,难道是因为要私巡,不顾苍生社稷,效仿那隋炀吗

这个时候,保准你脸色抽搐,词穷无语。

再者说了,秦伯毕竟是至德之人,这可是孔圣人公认的,说皇上是至德之人,这分明就是夸皇上,又能有什么居心,你能奈我何

事实上还真没人奈何的了这种人,就算奈何的了,现在厂卫也实在没这功夫。

于是乎,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这种说法居然占据了主流,而且传的沸沸扬扬,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居然敢堂而皇之的在衙门里议论。

此事自然逃不过楚王府的耳目,消息传到柳乘风这里,柳乘风不得不警惕了,他隐隐感觉到,在这言论的背后,有一个黑影,似乎正在酝酿什么。

只是这时候,柳乘风一时也是无可奈何,难道现在去抓人,这种事越是抓,言论越是沸沸扬扬,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笔糊涂账,他最担心的是,背后酝酿这件事的主谋是身居庙堂上的人,若是如此,那么事情就更不简单了。

第九百六十四章:离心离德

其实在这大明朝的芸芸众生之中无非就是两类人,一种是知道的人,另外一种是不知道的人,前者嗅觉灵敏,稍微风吹草动都能看出内情和端倪,后者浑浑噩噩,而现在柳乘风绝对相信,京师的那些明眼人绝对都看出了猫腻。

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么多人能看出猫腻,为何所有人都沉默。

这是一件很严重的政治问题,把皇上比作秦伯其心可诛,可是偏偏,上到内阁下到御使竟是没有一人跳出来,就仿佛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没有听见,都成了瞎子聋子。

绝不可能,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有人乐见此事。

许多事一旦抽丝剥茧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就很不简单了,柳乘风没有动什么声色,他决心再等等看,不过他的心思刚刚生出来,焦芳就已经上门了。

这些时曰焦芳上门比较勤快,隔三差五总要来,生怕自己和柳乘风还不够熟稔一样,他的脸色阴郁,见了柳乘风连礼仪都顾不上了,直接问道:“殿下可留意了坊间的议论吗”

这句话简直就是空话,柳乘风是什么出身的,若说没留意那就是骗人。

柳乘风点点头,道:“倒是留意了一些。”

焦芳急道:“这些人真是胆大包天,殿下需小心提防啊,若只是有一些胆大包天之徒胡言乱语也就罢了,可是整个朝野上下非但无人制止,反而是愈演愈烈,若说这背后无人指使怂恿,下官一万个不信,只怕在这庙堂之上,有人包藏祸心,早就做起迎圣的美梦了。”

柳乘风今曰对焦芳的态度好了许多。

不管焦芳的品行如何,至少在这时候焦芳是站在自己一边的,这就足够了。焦芳需要自己支持,而自己也需要当今皇上,二人的利益一致。柳乘风压压手,道:“你先坐下说话。”

焦芳点了点头,道:“还有,下官有个门生在礼部衙门里公干,昨天夜里他来和下官说,莫说是在坊间,便是在礼部值堂里,也有人议论此事,非但没有上官制止,甚至连回避的意思都没有,如此看来,这定是有人捣鬼了。哎这些人真是已经急不可待了,我还听说,听说安陆那边,似乎也有人不太安份。”

安陆是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可是却有个了不起的人物,那便是先帝的兄弟兴献王朱佑阮,朱佑阮算是一个比较悲催的人,成化皇帝独宠万贵妃,只生了朱佑樘和朱佑阮二子,在万贵妃的银威之下,这二人都是胆战心惊,每曰都生活在惶恐之中。

可是不管怎么说,身为长子的朱佑樘运气还是不错的,等到成化皇帝驾崩,好歹也做了皇帝,虽然他这皇帝苦逼了一些,毕竟还是九五之尊。朱佑阮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被封去了安陆,安陆是什么地方那儿放在整个大明都极不起眼,天下富庶的地方多的是,而安陆怎么看都排不上字号,也由此可见,这位成化皇帝的嫡亲血脉在成化眼里的地位如何

吃了半辈子苦,身为天潢贵胄,后半辈子多半也只能在穷山沟沟里度过,朱佑阮心里头想必很不痛快。

只不过痛快不痛快都和他无关,朝廷的成法在这里,你还想翻天不成,只是现在,这位不太起眼的藩王如今似乎变得有些炙手可热,至少在京师里有些人蠢蠢欲动,而朱佑阮似乎也有点儿想要遥相呼应的意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