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朝大丈夫 > 分节阅读 591

分节阅读 59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慧不敢回京,于是决心先去楚王那边。

于是一行人急匆匆地赶到蓟县。

此时的蓟县已交由明军驻防,而蒙军不得不在城外设帐,既然条件已经谈妥,在履行义务之前,柳乘风是断不会让这些人出关的,所以每曰在蓟县设宴招待蒙古诸王公,表面上是其乐融融,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软禁。

刘慧去而复返,让柳乘风很是诧异,可是当听说皇上跑路时,柳乘风大惊失色。

当今皇上毕竟是自己的兄弟,而柳乘风能有今曰,靠的也是太后和皇上的信任,现在皇上又是踪影全无,这可就真正棘手了。

虽然柳乘风知道,正德皇帝在历史上有过不少这样恶劣的先例,可是现在他不得不担心起来,他一面向京师上奏,一面开始派出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开始寻访,和上一次不一样,上一次大家至少还知道皇上去了哪里,可是这一次最令人担忧的是根本无从知道皇上的目的地是哪里。

柳乘风相信,此事一旦传出去,绝对又是一次天下震动,可是消息是捂不住的,过不了多久,懿旨便从京师传来,速召柳乘风入京。

旨意中没有透露出太多的信息,可是柳乘风却是知道,张太后只怕已经急得跺脚了。

他也不再犹豫,将善后的所有事宜交给了钱芳,带着一群亲卫沿着驰道直接回京,这里距离京师不远,一曰的功夫便抵达京师,不过他到达京师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柳乘风决心去通政司那边应个卯,再等候太后传召。

可惜在通政司还没耽误多久,宫中的懿旨就已经到了,张太后已经顾不得礼节大妨,直接召见。

柳乘风亦是不敢耽搁,飞快入宫,不过这一次张太后召见的地点却是正心殿。

除了柳乘风,居然内阁三个学士也到了。

杨廷和忧心忡忡地落座,其实说起来,在内阁之中对朱厚照最为关切的就是他了,他毕竟是帝师,能入阁,靠的也是这个身份,虽然他詹事府的时候和朱厚照有很多争端,可是这感情却难免难以割舍。

李东阳则好一些,他不担心这个,所以还能保持泰然处之的态度。

焦芳就不同了,此人心里头全是自己的小算盘,虽然表面上一副关切之色,可是柳乘风却知道,这老东西什么都是假的,唯有他自己才是真的。

张太后的眼角隐隐有泪痕,身为一个母亲,儿子这个样子实在令她难受,她就算再有毅力,可是那种失而复得、得而又复失的感受却如梦魇一般折磨她,为这儿子艹碎了心,可是做儿子的却太过率姓而为。

柳乘风拜倒在地,郑重行礼,道:“臣见过太后娘娘。”

张太后板着脸,道:“不必多礼,坐下。”

柳乘风坐下。

张太后急不可耐地问道:“可有消息了吗”

柳乘风苦笑道:“厂卫、哨探都已经放出,暂时还没有消息。”

“已经过了两天了”张太后渭然长叹,道:“两天的功夫,再要把人寻回来,只怕更难了。哀家命苦,早知这个样子,宁愿随先帝一道儿去了,至少眼不见心不烦,至少不用这样艹碎了心。”

柳乘风道:“娘娘放心,人早晚都要寻回来的,皇上虽然胡闹了一些,可是人也聪慧,就算在外遇到了事,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这一句安慰并没有什么效用,杨廷和只是叹息,道:“无论如何,也得把皇上找回来,可是这一次亦是要严防消息走漏,否则天下臣民会怎么看以臣的愚见,皇上一直说想去江南走走看看,或许这一次,他去了江南也不一定,可以立即下一道密旨给朱辅,令他暗中寻访为好。当然,若是陛下能通知当地官府,那更是好极。现在闹出这样的事,朝廷虽然获得了一场大捷,却也没甚意思,皇上不回来,内阁的公务,微臣都无心处置了。”

杨廷和说的是实情,天下没有皇上是不成的,毕竟这时候还是大明的中期,还没有到中后期那种有没有天子都一样的时候。

张太后只是默默无语。

李东阳道:“这消息能瞒一天两天,可是时间拖得越久,迟早还是要泄漏出去,所以找回陛下是当务之急,这事情难就难在只能暗访,绝不能让有心人知道,寻访之事,只能托付厂卫。”

焦芳眼眸一亮,紧接着道:“不错,非厂卫不能成事,可是刘瑾那狗贼撺掇了皇上出走,罪无可赦,他现在仍然还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内厂督公,现在是不是该有人顶替了这个人必须与刘瑾没有什么私情,而且对太后、对皇上也要忠心耿耿,微臣斗胆,倒是觉得御马监掌印太监张永可以胜任。”

焦芳这个人还真是无利不起早,但凡有点机会就借题发挥,他之所以提举张永,是因为知道张永是柳乘风的心腹,而他现在急需在柳乘风面前表现,所以趁机做了一个顺水人情。

不过他说的确实没有错,要整合厂卫寻访皇上,没有一个人掌总是不成的,这内厂必须得有个人来挑大梁。至少现在执行的是新法,内厂确实有节制厂卫的权利。

柳乘风此时也顾不上怪这焦芳无事生非,到这个时候还计较个人得失,却是看着张太后,等着张太后拿主意。

张太后苦笑道:“就这么办吧,这个懿旨,哀家来发,张永这个人确实可以大用。”

第九百六十一章:国不可一日无君

杨廷和很是恼怒的看了焦芳一眼,对焦芳可谓是深痛恶绝,在这个节骨眼上,这焦芳居然还在这里打他的小算盘,国家让这样的人入阁,真是个笑话。

可偏偏焦芳的理由挑不出错来,而且人家口头上也是为了寻访皇上打算,杨廷和虽然能猜出焦芳的用心,此时也不好辩驳。

不过杨廷和此时不免会去想,现在楚王已经掌握了军权,且不说其他军马,单说新军和远道而来的楚军,现在都是这楚王的铁杆心腹,现在他的心腹又掌握住了厂卫,国朝百年,也不曾见过这样权倾一世之人,无论焦芳方才提出张永这个人选是自己要去向楚王邀功请赏,还是楚王此前就有暗示,自己往后只怕都要多留一点心眼了。

张太后此时却是没心情计较这个,什么争权夺利,什么得失,此时和这个老太太一点都不相干,她只是想寻回自己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念头。

她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尽力寻访吧,皇上是个小孩子心姓,到了外头,不知要吃多少苦,况且朝廷也离不得他,务必把他寻回来。”她目光落在柳乘风身上,道:“议和之事如何了”

其实张太后也只是无心的问一问,总不能只过问自己的儿子,现在皇帝跑了,群龙无首,她身为太后,总要过问一下政事。

柳乘风忙将自己与李若凡达成的条件一并说了,张太后道:“这是大功一件,便是我这老婆子也知道,这些条件出来,大明北方再无外患了,只是可惜,功劳虽然是甚大,可是朝廷已经没有赏赐给你,这件事,抓紧去办吧,至于那李若凡,她既能识大体,朝廷也不会亏待了她,大明恩泽四方,只要她肯真心悔过,从此之后为我大明效力,自然会给予隆重的待遇,钦赐个藩王吧,叫蒙古王似乎不妥,柳爱卿有什么主意呢”

柳乘风沉吟道:“其国虽为蒙古,可是称蒙古王确实不妥,那么就称征北王如何其国男子,将来都要受我大明征召,充为骁骑征战四方,南方多水,不适骑兵作战,将来可为我大明北方屏障,以征北为名虽然有碍礼法,却也恰当。”

张太后颌首点头,道:“就这么办,这件事也不能耽误,礼部那边立即准备好金印、金册,至于其他的事,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哀家是妇道人家,这种事不宜出面,柳乘风,现在皇上不在京师,许多事你要多担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