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朝大丈夫 > 分节阅读 583

分节阅读 5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古人的斥候偏偏出现,而且对方用的还是单马,那就更不寻常了。

若是斥候是去较远的地方探查,都会用采取一人骑乘双马的模式,原因很简单,地方比较远,所以所要带的马料和口粮就多,而且一旦遇到风险,若是马力不够很难逃脱,所以用双马换乘,让战马能够轮替休息是最基本的规则。

那么又一个问题出来了,蒙古人出现在边关的腹地,而且用的是单马,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一支蒙古大军就在附近,至多不会超过百里的距离,百里蒙古人除非疯了,因为百里之外,仍然还是明军盘踞的驻地,那里还有许多的军镇,有许多的堡垒,他们怎么可能会盘踞在那里。

除非如果蒙古人没有疯的话,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方已经一举击溃了边镇的明军,明军大败

这个消息实在太突然,问题是,而且若继续分析下去的话,明军应该是一场大溃败,而这伙人可能根本不是斥候,而是迂回包抄败军的蒙古骑队,蒙古人最擅长用的是迂回的战法来包抄敌人,一旦敌军溃逃,他们除了会派军马尾随追击,还会分出许多骑队从侧翼向前狂奔,但是对溃兵并不攻击,而是直接以快速的机动能力直接出现在溃兵的前方,再将溃兵一网打尽。

如果当真如此,那么这就意味着,在几个时辰之前,边镇出现了一次难以想象的大崩溃,也意味着,在几个时辰之后,将会有大量的溃兵出现在附近,更重要的是皇上呢,皇上在哪里蓟县还在不在明军的手里蒙古人有多少人在一百里之内

“这”钱芳已经惊呆了,若说没有皇上这个因素,或许他还能保持镇定,可是现在柳乘风的双眉也狠狠的皱了起来,脸色现出了几分狰狞,他狠狠的拍着案牍,道:“再探,放出所有的斥候,最好能深入到蓟县,能深入多少算多少,一定要打探清楚,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皇上在哪里,都要打探清楚,要快”

钱芳道:“是不是立即吹响号角,紧急集合,让将士们做好应变的准备。”

柳乘风的脸色铁青,道:“若真是最坏的结果,蒙古人至少还要有几个时辰才能到达,不要急,将士们辛苦了一天,再休息一个时辰吧,一个时辰之后,再集结将士,做好应变准备。”

“遵命”

第九百四十八章:全权

“呜呜”号角声在深夜响起。

方圆近十里的一座座营寨纷纷被这号声吵醒,各营顿时警觉,随即队官们匆匆集结人马。

好在新军平素艹练素严,号声响起,各营反应迅速,一下子功夫,就已纷纷集结。

这是柳乘风的中军,后面一支军马还留在后头陆续开赴,因此都是清一色的新军军马,十万新军,再加上数万民夫,此时都被这莫名其妙的号声吵醒,心中不免有些不安。

很快,各营便接到了命令,全部做好迎敌准备。

这消息传出,虽然无人质疑,可是大家都已经明白,蒙古人要来了。

可这里距离京师不过三四十里,这里怎么可能会有敌情

甚至有人侥幸地认为,这不过是像以往一样的紧急艹练而已,不过很快,大家就打消了这个可笑的念头。

各营的官兵接到了命令,开始打着火把进入指定的地方驻防,各部都要求装填好火药,甚至民夫也被叫醒,要求他们协助深挖沟堑,布置绊马绳锁。

这一切,都越来越不寻常。

中军大营里,柳乘风接连收到了几份斥候的禀报,蒙古人果真发起了攻击,他们先是佯攻锦州,做出一副试图攻夺辽东的姿态,却是杀了个回马枪,直扑关内。

原本明军各部都驻在城塞和堡垒里,只是面对蒙古人一鼓作气的攻势,不少边关的将领居然手足无措,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大量的堡垒被蒙古人轻易攻陷,而造成了整条战线的人心惶惶,士气低下的边军居然开始溃逃,最后这种溃逃越来越多,最后蒙古人几乎每到一处就是风声鹤唳和无数的逃兵。

士气是种很玄乎的心思,一个好的武官,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时刻了解士兵的想法和顾虑,然后再对症下药鼓舞他们的士气。而一些糊涂的武官非但不能提振士气,反而遇事之后惊恐不安,将是兵的胆,大将心惊胆寒,下头的人自然人心思动了。

说到底,这和当时刘瑾任用私人离不开关系,这群根本不够格的武官,偏偏窃据了官位,再加上他们上任不久,和部属们本来就有隔阂,一旦出现了大敌,军心动摇,后果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据说连蓟县也已经被蒙古人攻破,朱厚照坐镇蓟县,聚集了三万大军,可是蒙古人突然发起攻势,皇帝原本想利用蓟县吸引蒙古大军,随即调集附近各路大军对蒙古人进行合围。

按理说,这个战略确实是正确的,可是朱厚照显然忘了,再好的战略也需要有足够能力的人来执行,于是蓟县城破,皇上不知所踪。

出了这么大的事,柳乘风什么心情都没有了,可是他知道,蒙古人当真要来了,眼下他必须振作精神,在这里阻击蒙古人,同时立即派人去京师送信,让京师做好准备。

子夜之后,果然在附近开始频繁地出现大量的蒙古游骑,除此之外,许多的溃兵也纷纷出现,新军按兵不动,继续屏息等待。

内阁。

一份急报在清晨送至。

紧接着,三个阁臣目瞪口呆。

边镇全线崩溃,皇上不知所踪。

这消息便是焦芳也不禁动容了。

焦芳忍不住道:“那楚王殿下呢楚王殿下在哪里”

“奏书里说得清楚,眼下只能一边寻访陛下下落,另一边保卫京师,只是楚王殿下的军马距离蒙古人太近,不敢轻动,一旦后撤,可能遭遇追击,所以只能在界桥布防暂时拖住蒙古人,同时让京师做好防范。哎事情怎么会坏到这个地步,难道这又是一场土木堡吗只是但愿皇上能够安然无恙,否则我等尽皆都要万死难辞其疚了。”

说话的是李东阳,李东阳整个人几乎瘫在椅上,他一直都在勉强地维持大局,刘瑾登场,刘健等人请辞,他没有走,他不走并非是因为詹恋栈这大学士,而是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越不能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