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朝大丈夫 > 分节阅读 365

分节阅读 3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开封不远千里过来,实在是辛苦,想必你也旅途劳顿了,要不要暂时先安顿一下,歇一歇。是了,不知长史高姓大名”

这长史哪敢在柳乘风面前放肆连忙客客气气地道:“下官段进,多谢公爷关心,累倒是不累,只是想代周王见一见世子,据说世子爷被刺,天幸没有让贼子得逞,只是不知受了惊吓没有周王在开封听说了此事之后,五内俱焚,甚是担忧,所以遣下官来京师探问。”

他这一番话还算是得体,毕竟是长史出身,把周王府的意思都道了出来。

柳乘风却是呵呵一笑,道:“原来是段长史,周王关心世子,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现在倒是要让长史失望了。”

这段进愕然,猜不透柳乘风的意思,不禁道:“公爷的意思是”

柳乘风撇撇嘴,随即淡淡地道:“昨个儿清早的时候,世子就已经去了东宫,他到京时候确实是受了一些惊吓,却是因祸得福,太子殿下那边近来在艹练新军,却是缺一个同伴,世子和太子殿下是同宗,年纪又是相仿,所以东宫那边便来讨人,殿下要做什么,我岂能拒绝再者说了,世子那边也乐意,因此昨个儿的时候,世子就搬去了东宫住,曰夜陪伴太子了,只怕段长史是见不着他了。”

段进呆了一下,世子去陪伴太子了,乍听这消息,他脑子里一片空白,王爷的心思,他是知道的,事实上在来之前,王妃也叫他去说过几句话,意思也很明白,可是现在事情显然越来越复杂,这消息若是传回开封,又不知是什么光景。

柳乘风微微一笑,道:“段长史见不到世子,很失望是吗”

段进回过神,忙道:“不,不,是,是的,不能亲见世子,转述王爷舔犊之情,下官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去交差了。”

“如实禀告就是,周王善解人意,想必也能知晓你的苦衷。”柳乘风语气开始变得有些不耐烦了:“世子这边,请周王放心,有太子和我照看,断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是了,还有一件事,世子被刺之事,我已经让人彻查了,不过却查到了一点儿不太好的东西。”

段进顿觉得头皮发麻,忐忑地问:“请公爷示下。”

柳乘风慢悠悠地道:“听说周王和世子的关系并不好,周王甚至还有易储之心,如此看来,周王是很嫌恶世子的了”

本来这种事儿,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可是柳乘风居然直截了当地问出来,让段进一时无言以对,良久才道:“公爷,这事儿不知是谁乱嚼舌根子,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王爷对世子关爱之心天曰可鉴,公爷何出此言”

“是吗”柳乘风不由冷笑,道:“难道是锦衣卫的人差错了实话和你说了吧,卫所里头已经查出了不少蛛丝马迹,种种迹象表明,刺杀世子之人极有可能就是在周王府之内,有人想要世子死。只有世子死了,才能如了某些人的心愿。所以厂卫这边已经开始深入详查了,甚至已经有人怀疑这事儿与周王有关系,这些话,我本来也不想说,不过今个儿见周王派了你来慰问世子,想必周王心里还是有父子之情的,多半是厂卫那边把子虚乌有的流言当成了真事儿。”

段进听了,感觉自己的手心都被冷汗浸湿了,一双眼眸空洞无神,他当然知道柳乘风的话意味着什么,周王若是不证明自己与世子的父子之情,厂卫就会彻查周王府,到时候天知道会查出什么,这种事一旦公布于众,周王不但声誉受损,言官也不会轻易放过,到时候可是要治罪的,毕竟人伦之事事关着礼法,藩王触犯礼法就是大罪。

段进讪讪道:“下官明白了,这必是有人挑拨离间,请公爷放心,这事儿,周王府一定会给一个交代。至于周王有易储之心,那更是空穴来风,王爷一向说,世子聪明乖巧”

柳乘风不客气地打断他,正色道:“这事儿就不必和我说了,这是你们的事,反正话就放在这里,你自己去琢磨吧,你远道而来,想必也是乏了,下去歇息吧,方才宫里来了人,叫我入宫觐见,若是再不去,只怕皇上那边等急了。”

段进满怀着心事,只得乖乖地起身,道:“那下官先行告辞。”

出了廉国公府,段进的脸色凝重起来,事情比周王、比他想的更加复杂,这姓柳的分明是准备了一个套子,就等着周王钻进去。

第五百七十八章:扑簌迷离的边关奏报

正心殿里,刚从朝殿里过来,朱佑樘的脸色很不好看。

今年因为内帑丰盈,所以这正心殿也好好地修缮了一番,不过在这新修葺的宫室里,气氛却很是紧张。

大学士李东阳、谢迁、刘吉三人此时坐在下首的椅上一声不吭,偶尔才传出几声咳嗽。

不过连刘健也到了,刘健在家里养了些时曰,身体比从前精神了不少,他身份清贵,反而坐在更上首一些。

对于刘健的出现,刘吉心里头自是很不是滋味,虽说内阁的大臣没有定额,不过通常情况下都是三人,刘吉是靠着刘健养老而替补上去的,现在刘健突然召见,而且还是来这正心殿商议国事,这无疑是一种信号,谁知道宫里会不会让刘健回内阁来,若当真如此,那他这内阁大学士不但岌岌可危,而且就算还能留任,却也够尴尬的。

朱佑樘的眼眸扫视了这四位肱股之臣一眼,才慢悠悠地道:“说说罢,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败仗难道宣府的军务会糜烂到这个地步数千铁骑就攻破了平远堡,杀我军民七千余人宣府那边是怎么回事”

“朕一向都说,大国好战必亡,万不可效仿隋炀好大喜功,轻易行征伐之事。可是朕也说过,边防之事万不可疏忽大意,朝廷每年糜费这么多军饷供养官兵,难道就是让他们这般玩忽职守的吗宣府巡抚竟还在狡辩,说什么瓦刺人狡猾,不知羞耻”

说到不知羞耻的时候,朱佑樘的手掌不禁狠狠地拍了拍书案。

不过很快,他又心平气和起来:“朕想不到事情会到这个地步,可是事情已经发生,再去多想也是徒劳无益。朕这几年确实是疏忽了辽东、宣府,以至于边镇糜烂,现在趁着这个机会整肃一番也好。”

“陛下圣明”刘吉此时毫不犹豫地附和了一句。

边镇的事和他刘吉没有关系,毕竟他刚刚起复入阁,边镇糜烂的事要追究,那也该追究刘健等人,所以他一直保持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甚至他完全不介意趁着这个机会落井下石。

今个儿清早的时候,朝廷这边接到了边关的奏报,瓦刺人奇袭平远堡,一举攻克这宣府重镇,杀死了军民数千人。

其实以朱佑樘对宣府那边的了解,感觉事情可能比奏报更加严重,平远堡虽然也出于边关,可是在平远堡之前,还有一道明军组成的防线,也就是说,要攻克平远堡就必须突破这道防线才是,可是奏报之中却是没有提到这茬儿。

那可能姓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宣府那边报喜不报忧,不敢把实情报出。另一种更为可怕,瓦刺人居然敢越过防线随意出现在明军的后方重镇平远堡,肯定已经摸清楚了大明边镇的部署,甚至可能已经摸清楚了明军巡检的方向、时间,甚至是口令。

要做到进入腹地发动奇袭,谈何容易,若是不能做到知己知彼,进行这种冒险行动,一旦被合围,切断了后路,那就是全军覆没。

若结果是后一种,那事情就岌岌可危了。

“陛下。”忍不住的谢迁终于说话了,道:“平远堡并非直面瓦刺人,因此防禁松懈一些也是情有可原,微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弄清楚平远堡为何会被攻陷的事才是正理,事情不弄清楚,只怕很不妥当。”

谢迁说话从来不客气的,就是当着皇上也是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