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朝大丈夫 > 分节阅读 186

分节阅读 1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等于是给了南掌等国一颗甜枣,倒也不算违背了大明的朝贡政策。

朱佑樘微微一笑,道:“那么,这柳乘风倒是做对了,这个家伙,上一次上书的时候,还吓了朕一跳,他还是太年轻,做事太不计较后果了。不过”朱佑樘笑容更甚,继续道:“不过他倒也有几分本事,以七千之众,换来如此大捷,倒也不枉朕对他的厚爱。李爱卿以为,朕该赏赐他些什么”

李东阳脸色一紧,连忙道:“陛下,不能赏。”

“哦这又是为什么”朱佑樘压了压眉。

李东阳解释道:“陛下有没有发觉,这朝野上下,对安南的事,似乎谁也没有建言。”

朱佑樘颌首点头,捷报传来的时候,朝廷居然出奇的沉默,既没有人弹冠相庆,也没有人上书弹劾,这和弘治朝的官员姓子很是不服,换做其他的事,哪怕就是一丁点的小事,这些人也早就上房揭瓦了,现在出奇一致的沉默,确实很奇怪。

李东阳笑着解释道:“陛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安南国太遭人记恨,这些年,这朝中的大臣,有不少受过他们的气的,别的藩国,每年上贡一次,他们上贡三次,甚至恬不知耻的索要赏赐,更可恶的是,居然侵占我大明的土地,不肯归还,其实这文武百官,早就对安南颇有微辞了。只是安南毕竟是我大明的藩国,柳乘风出兵安南,于理不合,若是大臣们弹冠相庆,难免会让人误以为大明出尔反尔,更有违圣人的教化。可要是反对,文武百官们又实在反对不出什么,大家伙儿心里高兴,却只能绷着,否则就是道德有亏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回京

李东阳朝朱佑樘笑了笑,道:“文武百官如此,可是朝廷也该如此,明目张胆赏赐三军将士,打赏廉州侯,难免会被人诟病,这件事朝廷不能管,也不该管,权且当作此事没有发生,不过这国书还是要批拟,只是安南五县连同收复回来的文山、合辅二县可以一并划归廉州府,这也算是扩大了廉州侯的封地,以示嘉奖。”

朱佑樘听了李东阳的话不禁颌首点头,其实安南五县或许对整个安南极其重要,对廉州也是获益不少,可是对朝廷来说,实在如鸡肋一般,在朝中衮衮诸公的眼里,更是味同嚼蜡的不毛之地。

而且朝廷直接收取这五县难免会以为大明天朝贪占小便宜,可要是划归了廉州府,这就等于是藩地和藩国之间的土地争夺,安南国不是也侵占了大明的藩国南掌的土地,现在廉州占了安南,道理上也说得通。

“就这么办吧。”朱佑樘哂然一笑,显然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再纠缠下去,随即一笑,对李东阳继续道:“这个柳乘风不能再留在廉州了,否则不知还会捣出什么乱子来,内阁那边拟一道旨意吧,命柳乘风速速回京,朕有差事要给他。”

朱佑樘舔舔嘴,莞尔一笑,又道:“李爱卿,你的族弟,据说也去了廉州。”

这看似无心的一句问话,让李东阳的脸上不由地掠过一丝诧异之色,不过很快便恢复正常,李东阳的心思较为深沉,此时立即开始琢磨起皇上问所的这句话到底有什么用意。不过君前奏对,最忌的就是思虑再三才开口,这难免会让皇上会有你心机深沉的印象。君臣之间,至少对君主来说,自己是可以有心机的,这叫帝王心术,可是在君王眼里,臣下不该有心机,至少在自己面前不行,皇上要的就是看穿你,你却遮遮掩掩,让人有一种难以驾驭的印象,如此,可就有点儿大逆不道了。

这也是为什么柳乘风在皇上面前有什么说什么,从不遮遮掩掩,就算说错了话,甚至说话时有点儿大逆不道,朱佑樘也能一笑而过,因为柳乘风虽然有时犯浑,但至少诚挚,这对朱佑樘来说就足够了。

李东阳当然也知道这个忌讳,他的心里虽然有疑虑,可是立即道:“是,老臣想让族弟到柳乘风跟前去历练历练。”

李东阳回答得还算爽快,若是推诿,难免给人一种不诚实的印象,可是自己直截了当地承认这是他自己的主意,就显出了自己的心胸坦荡了。

朱佑樘莞尔一笑,颌首点头道:“你那族弟的事,朕亦有耳闻,出去历练一二也好,看来李爱卿也瞧上柳乘风了”

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意味深长,朱佑樘的意思倒有点儿英雄相惜,毕竟待见柳乘风的人还真不多,文臣们嫌他革掉了功名,一些武官则是觉得这家伙老是吊书袋子,宫里的太监觉得这家伙太会邀宠,摆明了抢风头。

可以说,柳乘风的任用屡次都是朱佑樘力排众议的结果。

李东阳心里松了口气,心里不由想,若是陛下疑心柳乘风,只怕自己也要拉下水了,内阁与锦衣卫千户和藩侯有瓜葛,可不是一件好事。也幸好这个柳乘风的圣眷还算不错,陛下也对他很是信任,才会如此。

其实李东阳哪里知道,朱佑樘之所以对柳乘风信任有加,正是因为这个家伙总能看准时机,有时他做事不计后果,该得罪谁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含糊,说得难听些,这叫呆子。在君主眼里,呆子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四处沽名钓誉,如王莽那样的人。而在大事方面,柳乘风却从不含糊,比如聚宝楼,明明这是他一手建成的,面对这巨大的利润,他却毫不犹豫将大头送给了太子,一边是做事不计后果,一边又是如此,朱佑樘对柳乘风的信任自然要格外的多一些。

李东阳连忙道:“陛下圣明。”

一场君臣奏对就此结束,与此同时,内阁一道旨意也飞快地送去了廉州,柳乘风接了旨意,这廉州上下的文武官员都以为柳乘风擅自征伐安南,旨意里肯定会狠狠地训斥一番,不过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旨意压根就没有提到安南的事,只是急命柳乘风立即入京,不得有误。

柳乘风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下接过了圣旨,宫中催促入京的,在大明其实并不多见,不过也有人猜测,这个柳乘风或许是在廉州闹得太大,朝廷是怕再出什么变故,所以如此急促,但是也不排除柳乘风的圣眷太隆,皇上想见他也是未必。

不管怎么说,廉州侯是要走了。

柳乘风将旨意接在了手里,传旨意的太监笑吟吟地对柳乘风道:“杂家出宫之前,陛下曾有口谕,廉州侯接旨之后不要停留,直接入京,可不要再耽误了。”

这一句嘱咐,也算是皇帝太过了解柳乘风的姓子,柳乘风这个家伙,说他是忠臣、能臣没有错,可是要论折腾的能力,那也是一等一的,来这里几个月,先和靖江王折腾,接着又和安南国折腾,一次比一次折腾得大,朱佑樘也算是怕了他,所以才叮嘱了这不可停留四字。

听到太监的话,柳乘风身边的李东栋不禁莞尔了,在他看来,柳乘风越能折腾,越能显现自己的才华,若是让他投靠那些中规中矩的督抚,每曰按部就班,他李东栋就是再有学问,多半只能做个案头文吏而已,柳乘风的姓子很对他的胃口。

那太监说完了话,原以为柳乘风会一口答应,谁知道柳乘风皱起了眉,道:“公公,本侯再停留一下好不好”

这太监眼睛都瞪大了,这家伙要做什么居然还跟自个儿讨价还价了,自个儿可是代表皇上的。公公显然从来没有碰到这一号的人,一时间呆得说不出话来。

柳乘风继续道:“本侯要去桂林一趟,还有一些事需要处理,处理完了,立即入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