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朝大丈夫 > 分节阅读 125

分节阅读 1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势必会得罪了皇后娘娘,甚至触怒宫中,诸位以为应当如何”

众人哑然,可是有人抬头看朱赞时,却发现朱赞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心里已经明白,这位朱侍郎只怕早就已经有了主意,便纷纷道:“下官愚昧,还请大人拿个主意。”

朱赞叹了口气,随即慢悠悠地道:“其实这件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要让张家兄弟不开口,还要用弹劾这个法子。”

不少人心里不禁想:弹劾国舅不是说会触怒张皇后,触怒宫中吗

朱赞微微一笑,道:“只是我们弹劾的不是国舅,而是秉笔太监萧敬萧公公。”

所有人都不禁吸了口气,这秉笔太监萧敬是什么人虽说互不统属,可是此人却也不是轻易能惹的角色,不过话说回来,别人不敢惹,朱赞未必不敢惹,朱赞的身后至少还有个李东阳撑着,萧敬再如何,又能将他怎么样

“只是不知大人弹劾萧敬做什么”

朱赞吁了口气,道:“诸位可还记得三年前两位国舅在京郊占地,这件事最后被萧公公得知,严惩了寿宁侯和建昌伯”

众人一听,便想了起来,这件事还轰动了一阵,当时张皇后的弟弟寿宁侯张鹤龄和建昌伯张延龄都借着帝后的宠爱纵容家奴违法乱纪,科敛钱财,侵占京郊的田地,被朝廷内外许多官员弹劾,但皇上都不予追究。可是,当案子落到萧敬手里时,他按照法律作了判处,不稍宽贷退还了侵占的田产,还整治了张家的恶奴。

为了这件事,不少朝臣对萧敬的态度改观,说他公正严明。

朱赞微微一笑,看到众人疑惑不解的样子,淡淡道:“我们上书弹劾萧敬在寿宁侯和建昌伯的案子中徇私舞弊,两位国舅其实并没有纵容家奴不法,而是萧敬要赚取清名,故意栽赃,借此来树立威信。”

花厅中的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但还总算有人醒悟过来,不禁道:“大人的意思是,咱们明里是弹劾萧敬,并不会因此而得罪张皇后,可是暗地里却是将从前的一桩公案旧事重提,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如此一来,非但是柳乘风,就是那两位国舅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那国舅的疮疤又被人拿出来说事,他们的注意力”

朱赞呵呵一笑道:“就是这个道理。萧敬萧公公是什么人岂肯被人冤枉再者说,这朝廷之中信服萧公公的大臣不在少数,只怕就是内阁之中的几位阁臣此时也少不得为萧公公说几句好话。可是说了萧公公的好话就等于归罪寿宁侯和建昌伯,这寿宁侯、建昌伯到时候四面楚歌,咱们再釜底抽薪,他们便是有通天本事又能如何”

不少人牙缝冒着凉气,这一手实在太高明,这朱大人的心机未免也太深沉了一些。

明里,是为国舅出头,是为皇后的弟弟说好话。无论是皇后还是国舅,虽说未必会对你感激,至少也不会怪罪。

可是这一出头,那么势必会引起萧敬的反弹,萧敬是什么人这口气怎么能咽得下而萧敬要反弹,势必要坐实国舅的罪行。而朝中不少清流此时也会激起极大的愤慨,到时候抨击国舅的声音也定会不绝于耳。

为国舅出头就是把国舅架在火上,任人烧烤。

更何况,到时候萧敬为了打击国舅,势必会指使言官,寻找国舅近年来不法的证据,到了那时候,寿宁侯和建昌伯自顾不暇、焦头烂额,还怎么分身干涉聚宝楼的事

只是,这份奏书该让谁来上书毕竟为国舅翻案,可是一桩被人唾弃的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朱赞却是微微一笑道:“人选,老夫已经有了,老夫有个门生,前两年因亏空,被放去了南京刑部任职,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外放去了南京,几乎等于是仕途再无前途可言,让这样的人来上书倒是人尽其用。

大家不由放声笑起来,都道:“大人高明。”

朱赞却是微微一笑道:“接下来就要看诸位了,顺天府那边,叫人去打通一下关节,放出差役去,专门对那些在聚宝楼里交易的商贾下手,要让那些聚宝楼里交易的商人知道,他们在聚宝楼里商议,就算做的成生意,却也别想好过,惹上了官司,叫他家破人亡。”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道:“顺天府府尹是自己人,只要他肯协助,这件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已经松了口气,朱赞的办法确实是万无一失,一方面牵制住柳乘风和国舅,另一方面,顺天府杀鸡儆猴,让那些在聚宝楼中交易的商人们知晓厉害,到了那个时候,就算聚宝楼再有吸引力,又有谁敢和聚宝楼扯上关系

朱赞低下头,喝了一口茶,随即微微一笑,道:“好了,今曰就说到这里,诸位,散了吧。大家各自准备,明天开始,要有乐子瞧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暴风骤雨

京师里突然变得有些怪异起来。

原本这几曰,京中无事,眼看到了年关,各部衙门都在为了年末做着准备,刑部要核定一年的刑名,户部要清算国库,礼部要准备好祭告天地,至于那吏部,却更是磨刀霍霍,为京察做好了准备。

大家都很忙,没功夫去纠缠其他的事,所以连平时的争论,也一下没了声音。可是偏偏这个时候,闹出了幺蛾子。

十一月十四。

户部右侍郎朱赞为首,数十人联名上书,揭发锦衣卫百户柳乘风私募私兵近千余人,所图甚大。

朝中一片哗然。

这一下子热闹了,或许是枯燥的案牍过于索然无味,这各部堂的官员,见来了乐子,一下子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内阁那边还没有表态,可是各种非议已经开始传出来,此后,刑部尚书上书:私募私兵事关重大,关乎社稷,请宫中立即敕命详查,防微杜渐,以绝后患。

只是,内阁仍然是沉默,甚至是宫中也没有透露出只言片语。

可是谁都知道,在这沉默背后,却仿佛隐含着即将爆发的火山。

宫中会怎么想

内阁会怎么想

这件事是户部右侍郎朱赞捅出来的,这朱赞的恩师就是李东阳李学士,这件事的背后之人,会不会是李东阳,会不会李东阳唆使朱赞,命他挑起这是非。李东阳莫非是要整这柳乘风

若是如此,那这柳乘风死定了。

不少人不禁兴奋起来,那柳乘风近来风头正劲,圣眷正隆,做了不知多少出风头的事,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家伙也该倒霉了。

许多人将关系梳理清了,似乎察觉出了什么,朱赞的背后是李东阳,李东阳的背后是内阁,内阁的背后是什么呢

接下来,更多人开始上书,大谈历朝历代蓄养私兵的严重,一个百户所,居然招募千余人手,这般肆无忌惮,到底有什么居心,这件事,绝不能不了了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