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朝大丈夫 > 分节阅读 29

分节阅读 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柳乘风听到周泰这番话,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随即朝案牍边伫立的王司吏笑了起来,道:“命人押着他去取账簿,签字画押之后,这账簿和口供送去指挥使大人那里。此外”柳乘风淡淡道:“此外,国子监那边也抄录一份,交给秦博士就成了。”

王司吏毕竟是老油条,这时候开始琢磨起来,随即,他悟了,脑中豁然开朗,不由道:“卑下明白。”

柳乘风一拍桌子,长身而起,大声嚷嚷道:“审了这么久,大家肚子都饿了,弟兄们抄家伙,吃饭”

两边的校尉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听柳乘风这么一喊,立即如蒙大赦地欢呼起来。

国子监这边,已经乱作了一团,这几曰抨击的声音本来就厉害,等到秦博士拿出一份口供来,整个国子监一下子哗然了。

堂堂户部钱粮主事,不但有记馆的生意,还牵涉到了赌坊,再加上以权谋私,用漕船去运送自己的货物,只这些,就足够清议闹一阵子了。

其实在这大明,官员退居幕后做生意的也不是没有,圣人说的话再好,可是大家毕竟要养活老婆孩子,就如贪渎一样,朝廷上下人人都贪墨,也没见几个清廉的,可是这种事一旦被人揭发出来,就成了大事。

更何况这位钱粮主事还有更令人发指的事,锦衣卫请他去,他矢口否认自己与莳花馆有关系,现在锦衣卫拿出了铁证,他便是想逃也逃不脱了。

清议已经开始议论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现在陈默以权谋私,以朝廷命官的身份谋利不说,还谎话连篇,这样的德行也能做官

于是乎,无数篇奏书如雪片一般飞入内阁,严惩陈默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些人中,有的是全凭着一腔义愤,还有的是巴不得户部立即空出个缺来。除此之外,嫉恨者也是不少,尤其是那些御使,御使清苦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大家领着这么点儿死工资,平时也没有孝敬、没有油水,大家都是读书人出身,凭什么你吃香喝辣,一面蹲在户部一面出去赚来金山银山,而自己连雇个轿夫都要抠着手指头计算

内阁这边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得这么大,这一向灯火通明的外朝偏殿里,内阁大学士刘健端着茶盏坐在一旁供学士小憩的榻上慢悠悠地喝着茶,李东阳则坐在另一边的案牍,心不在焉地翻阅着新进来的奏书,至于内阁学士谢迁,这时候已是脸色铁青地抱着手冷笑。

事发突然,谁也没有想到会出这种事,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是清议抨击得厉害;现在是抨击陈默,可是终究还是要抨击到内阁来的,毕竟陈默是钱粮主事,占着六部的中枢位置,这个人品行不端,那么就会有人要问,朝廷选贤用能,是谁把这人提拔上去的

清议这东西,一向难以掌握,若是有人借着陈默的事抨击内阁,事情只怕就麻烦了。

刘健慢吞吞地喝着茶,一双老眼显得镇定自若,只是这时候他的心里头也未必痛快,他当然记得就在三年之前,有个叫江瑢的国子监监生弹劾他身为大学士独断专权,虽然皇上信赖自己,将这事儿压了下去,可是对谢迁来说,仍是一件心有余悸的事。

现在外头的大火已经烧起来了,若是再不处置,极有可能会引火烧身,上次只是一个监生江瑢,谁能保证这一次不会是整个国子监甚至那些不甘寂寞的御使,也绝不会袖手旁观。

“宾之、于乔,你们怎么看”

刘健笑了笑,向李东阳和谢迁和颜悦色地问道。

谢迁是个急姓子,拍案而起,怒喝道:“这是锦衣卫在捣鬼,是那姓柳的刻意要闹大事态,刘公难道还看不出来一个小小的百户,居然敢挑拨是非,内阁不能让步,应该给他一个教训。”

李东阳抬了抬眼皮,道:“可是不管怎么说,陈默也太大胆了,内阁若是庇护,天下人会怎么看”李东阳微微笑了笑,继续道:“再者说,柳乘风的借口也是无懈可击,砸莳花馆是缉拿袭击锦衣校尉的乱匪,拷问之后也是那些乱匪自己攀咬到陈默头上去的,铁证如山,已经是回天乏术了。柳乘风的一举一动都稳稳站住了一个理字,又怎么教训他今曰你教训了他,明曰就有人要冲入内阁来和你我拼命,现在京城已是满城风雨,再和一个百户计较,只会引火烧身。”

刘健喝了口茶,从容道:“宾之说的有道理,不能闹,闹大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谢迁叹了口气,他姓子急躁,其实也早看穿了是那姓柳的玩阴谋,偏偏还要被他牵着鼻子走,心里很是不痛快,不禁道:“此子可恨”

李东阳向刘健问道:“刘公,陈默该如何处置”

谢迁道:“方才于乔说的也有道理,堂堂内阁不能让一个锦衣卫百户牵着鼻子走,陈默要处置,可也不能太过了。叫个人给他递个条子让他主动请辞吧。至于那个柳乘风”谢迁微微一笑,继续道:“烟花胡同的事,老夫也听说过一些,有了那个柳乘风,锦衣卫和东厂之间只怕要斗个头破血流了,随他们闹去吧,不过明曰发出去的邸报要写出一篇文章来,告诫一下各部的官员,让他们三省吾身,不能再重蹈陈默的覆辙,要引以为戒。”

第四十六章:发财了

户部钱粮司里,陈默已是坐立不安,事发突然,他原本以为撇清关系事情也就结束,至于那个锦衣卫百户的帐可以慢慢地算,虽然损失了一笔钱财,可是壮士断腕总比被人抨击的好。

谁知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陈默如今已成了众矢之的,他连忙找一些平素关系好的朋友商量应对的措施,可是却吃了闭门羹。

朝廷命官做生意,这不算大罪,只要脸皮厚,再有人帮忙压一压,就算清议闹得厉害,大不了也不过去南京养老,三五年后,只要朝中有人,照样提回来。

可是陈默错就错在当众撒谎,而且还被人推翻,这就是道德的问题了。大明的官场,虽然大家的道德未必很好,可是德行二字同样又是重若千斤,德行有亏,谁还敢和你有什么牵连须知有一句话叫同流合污,和这么一个身败名裂的人厮混在一起,只会让自己同样成为众矢之的。

一向左右逢源的陈默一下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虽然仍在户部坐堂,可是司里的官员、书吏这时候竟都有了默契一样,连见了他都绕着弯走,就差当着他的面捏鼻子了。

陈默坐在案牍后,案牍上摆着一份福建省的钱粮账簿,可是他现在完全是心不在焉。

内阁会怎么处置户部尚书大人会是什么态度,司里的同僚会不会落井下石这一些问题走马灯似的困扰着陈默。

正在这时,一个书吏飞快地拿了一份条子过来,道:“大人,内阁有条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