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金陵春 > 分节阅读 272

分节阅读 2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氏道:“老爷,你就准备让大姑奶这样去京城”

周镇不解,道:“我不是送了初瑾二百两银子做仪程吗”

李氏笑道:“她一个刚进门的媳妇,头一次做娘,身边既没有母亲也没有婆婆,孩子生下来了怎么喂养月子里应该吃什么全都没有经历过,您怎么放心让她一个去京城”

周镇道:“不是有乳娘吗到时候还会请稳婆什么的。”

“那怎么一样”李氏笑道,“那些仆妇就是再忠心,也隔着主仆之别,有些话却不是好说的。又不能由着大姑奶奶的性子”

“那你是什么意思”周镇道。

“若是老爷同意,我想带着幼瑾陪着大姑奶奶和二小姐一起进京”李氏真诚地道,“既可以陪陪大姑奶奶,又可以照顾大姑奶奶生产,还可以让幼瑾和两位姐姐多相处些时日,姐妹间更有情份。”

“你去照顾初瑾做生产”周镇惊讶地道,“你。你行吗”

李氏笑道:“妾身再不行。总归也是经历过的,去给大姑奶奶壮壮胆也好啊而且”她指了指黄太太住的方向,“也可以避开那位。”

收拾起常秀才的时候也可以避免让人联想到周少瑾的身上去。

周镇认真地思考起这件事来。

等到第二天周初瑾和周少瑾过来正房用早膳。周镇就把李氏的意思告诉了周初瑾,并道:“少瑾还没有出嫁,知道些什么有太太跟着,我也安心些。”

周初瑾很是意外。沉默片刻,道:“只是太太跟了我去。父亲这里”

周镇笑了起来,道:“你母亲去世之后我一个不也好生生地过了好几年。”

在周家,“母亲”这个人指的是庄氏。

周初瑾想想也对。

她也笑了起来,对李氏道:“如此就麻烦太太了。”

李氏忙道着“不敢当”。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眼着大姑奶奶顺顺利利产下麟儿。”

彼此客客气气地应酬了几句,虽然不像真正的一家人那样亲密,气氛却也温馨。

周镇很是宽慰。

周少瑾则欢天喜地。

这样既可以照顾好姐姐了。又能和池舅舅见面了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忙着收拾箱笼。

那边黄太太和常秀才却等着嘴角都起了泡。

这么大的灯会,那周家二小姐第一天不来。第二天不来,难道第三天也不来

可谁知道就这么巧,灯会连着摆了六天,花了上千两银子,那周家二小姐硬是没有迈出房门一步。

黄太太这下子可不好交差了。

她可没少听常秀才奉承,少受常秀才的孝敬

“看来这周家二小姐的性子的确是非常的温婉娴贞。”她只好安抚常秀才道,“真不愧是在金陵府九如巷程家长大的,真正高门大户小姐的品格,守得住,静得下来。”

常秀才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听了黄太太的话之后,他更是抓耳搔腮,求黄太太道:“若是这件事能成,我拿出两千两银子做谢媒礼。”说着,又觉得周少瑾不仅值这个价,忙道,“不,我出三千两银子的谢媒礼。”

黄太太眼睛都绿了。

周镇的这个知府,一年的俸禄才一百九十二石,四十二两银子三千两银子啊

“您放心。”她急不可待地保证,“这件事我一定给您办成了”

常秀才松了口气。

黄太太送走了常秀才在屋里团团转起来。

她明显地感觉到李氏和她疏远了。

多半是把苗公子的事怪到她的头上去了。

想到这件事,黄太太真是一口气堵在胸口。

谁知道那个苗公子如此粗鄙不堪亏他父亲还做过朝廷大员,一看就是那没有家教的人家。也不怪李氏对她不满。

这件事就算没有常秀才所托,她也得想办法和李氏缓缓和关系才是。

虽说她家的老爷是走得宋阁老的路子,可怎比得上周大人和程家的关系。

好在这都是些内宅妇人的事,她又是一片好心,想来周大人也不至一点人情都不讲。

她在心里琢磨良久,最后决定请谭太太出面帮着试试李氏的口气。

大不了事成之后分五十两银子给谭太太。

拿定了主意,黄太太去了谭太太那里。

、第三百六十九章 进京

到了谭家,谭太太正和一小吏的太太在说话。

见两人打住话题站了起来迎她,她笑吟吟地道:“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那小吏的太太见谭太太笑着没有说话,道:“正说周大人家呢他们家的大姑奶奶和大姑爷不是突然来了吗原先我们还以为是大姑奶奶和婆家不和,被大姑爷送了过来。今天我去周大人家借花样子这才知道,原来他们家大姑爷拜在了程阁老二叔父的门下,程阁老的二叔父如今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还是永昌十二年甲戌科的榜眼,程阁老的二叔父奉旨修撰京华地志,他们家大姑爷近水楼台先得月,据说也会跟着程阁老的二叔父一起修撰京华地志,这才急匆匆往京里赶,顺便带了他们家的大姑奶奶来给周大人拜个年。等过几日,还要去京中居住。说得是好照顾他们家大姑爷,可我们都是明白人,还是想继续沾了程家的光,所以怀身大肚的也不放过,千里迢迢地赶去京城,好让程家的人看在出了嫁的外孙女的份上给那位大姑爷些许照拂。这也正应了那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我看这程家的大姑爷也就差个两榜进士的出身了。可别到时候屡试不中才好”

开始语气还算正常,说到最后,已是酸溜溜的,没有一句好话了。

黄太太只是笑,心里却暗暗鄙视了谭太太一番。

总是和这样的人交往,总是喜欢在人背后嚼舌根,难怪到丈夫到今天也不过是个九品小吏了。

谭太太就道:“周太太等人定了明天启程去京城,我们要不要去送送”

黄太太心中愕然。

她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黄太太却强忍着怕人看出端倪来,道:“我总是和你共进退的。”

谭太太满意地笑道:“那好。我看到时候我们就带几盒点心过去”

黄太太嗯嗯地听着,回到家里就派了体己的嬷嬷去打听,不一会,就有了消息回来:“他们家大姑奶奶二月份生产,周太太带着二小姐过去服侍大姑奶奶做月子。”

“二小姐也去”黄太太大吃一惊。

嬷嬷笑道:“我过去问,正巧遇了指使小厮搬箱笼的李妈妈,说二小姐去了之后就会长住在京城了。好像是程家给二小姐说了门亲事。要过去相看。”

黄太太目瞪口呆。

李氏却是喜笑颜开,对李嬷嬷道:“对,你就应该这么说。免得那黄鼠狼打我们家的主意。”

私底下。李氏给黄太太取了个黄鼠狼的绰号,说她每次来都没有安好心。

李嬷嬷捂了嘴笑。

周镇回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