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1190

分节阅读 11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位太子殿下。

不过像这夫妻两个,对皇家都没有半点敬意的,世上可不多。

“不如,先给南雀定门亲事吧”

“孩子还小,定什么亲等大些再说。”赵石还是那个说辞,因为这两年上门求亲的人,可没几个让他瞧着顺眼的。

李金花不满意的道:“小什么小啊,都十四了,上门求亲的人还少了再等两年。。。。。。若那位真上咱们府上来提亲,到时又当如何”

“成,你这个当娘的去问问,咱女儿想嫁什么样的夫婿,我总给她找个合适的成了吧”

“孩子能知道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不要了是吧就你这么骄纵,才养出这么个大大咧咧的女儿来,现在在公主府那边呆着,连个信儿都不带传回来的,你说她是不是在那边又撒了欢了”

李金花有点抓狂,这些年,府里已经有些传言,说什么别家都是重男轻女,到了咱们府中,却是重女轻男,这都是什么话

现在一听夫君的口吻,差不多就是让女儿自己择婿的意思,真真是大违纲常,不由。

赵石现在脑子里也装着无数的事情,苦笑道:“现如今这情形,女儿的婚事,你说我哪里顾得上只能拖一拖。。。。。。太子那边儿,你看我将他拎过来,教训了一番,也算给他提个醒,再多的,也做不了什么了。”

“皇位之争,咱们亲身经历已有两次,次次都惊心动魄,你说,这一次再扎进去,还会有多少运气跟着咱们”

“照我看,只能顺其自然,女儿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主意,这是好事儿,咱们也不能陪她一辈子不是”

“别说晋国公的女儿怎的怎的,即便是陛下的女儿,也不会是事事顺遂,只要嫁了人,就得自己拿主意了,难道还能天天回娘家诉苦”

“所以说啊,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扯淡,是要过平平淡淡的日子,还是想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或者想富贵餍足,靠的还是她自己,最多最多,我这当父亲的也只能保证,嫁出去之后,不让她在夫家太过委屈罢了,再多的,还真就不成。”

“像我那妹子,嫁了个小门小户,那会儿本以为凭我的权势,那边会有所顾忌,总不会太过亏待了她,到头来怎么样你又不是没看到。”

这么掰开了揉碎了一说,李金花也沉默了下来。

良久,才叹了口气道:“夫若是放她出去,能不能自己找到个一如夫君般的人来照顾她呢”

黑暗中,赵石笑了笑,伸手搂住妻子肩膀,“为夫这样的人,天下间只有一个,南雀若是出去,只能压的众多男儿抬不起头来,回来的时候,不定就是满身伤痕,孑然一身。”

“这个女儿啊,可怎么好”李金花再次叹息一声,不过,其中意味,却已与方才截然不同,既含着万般柔情,又带着些自豪和无可奈何的担忧。。。。。

赵石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好了,更深露重的,你也回去休息吧,对了,你去跟七娘说一声,让她明早去种府一趟,知会他大哥一声,我已向陛下举荐其领兵出征,让他有个准备。”

李金花应了一声,不过略有些奇怪的问了一句,“这样的机会可不多,为何夫君不求自己领兵军前,反而让于他人。。。。。。”

若是换了旁人,可能夫妻又要调笑几番,但赵石只是呵呵一笑,道:“种燧这次出去,可能要吃点苦头儿,但对种氏而言,却甚为有利,这些话,也就咱们夫妻说说,不好跟种燧当面讲,怕挫了他的锐气,七娘那里也不用提,知道吗”

“夫君怎么还算计起自家人来了”李金花越发好奇,这些年,她虽说不曾出过长安地界,但对于朝中之事,却越来越疏于关注了。

见赵石不言语,李金花立即道:“妾身多嘴了。。。。。”

赵石笑笑道:“没什么不好说的,这不是算计他种家。。。。。。折氏江河日下,杨氏远走,种氏却是越加根繁叶茂。。。。。这样的门户,早晚落在陛下眼中,不如趁早让陛下看个明白,种氏已经非是当年之种”

“其实再过个一二十年,情形会更清楚一些,但现在嘛,种氏却还不愿自承其虚,也没有半点韬光隐晦之心,只能是我帮他们一把,让陛下放放心。”

“不过也不保准,说不定种燧还能建些功业出来,那样也不错,趁机把他踢出朝堂也就是了,没了他在陛下眼前晃来晃去,京中大阀种氏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对不住,加班,估计今天不能更新了。

对不住,加班,估计今天不能更新了。最近太忙,加班了几天了,今天加班时间要长的多,所以,今天不能更新了。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登门

毫无疑问,种氏如今是京中最显赫的将门。

即便晋国公府与之相比,也要逊色三分,因为这是个庞大的家族,枝叶繁茂,根基深厚,在李氏韬光隐晦,郑氏分崩离析,折氏被拔光了一多半的牙齿的今天,没有了多少掣肘的种氏可谓是一枝独秀。

而种从端前两年中了风,开口说话都困难了,种氏主事之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换做了种燧。

这一点尤为关键。。。。。。

种燧这人,心性坚毅,野心勃勃,并不算是一个好的继承人。

这么说可能有点矛盾,但和种氏联络有亲,又身在枢密院的赵石看的很清楚,这样的不知收敛,早晚有一天,会耗光皇帝陛下的。

因为从景兴年间开始,大秦两代君王都在有意无意的消除这些门阀世家的影响力。

也许,将来长安城中会出现很多世家豪门,声势也许并不弱于当年的长安五姓,但现在嘛,却还不是繁花似锦的太平盛世。

当政的,是心计深沉,目光远大的成武皇帝。

其实,在几年前种燧争夺枢密使之职失利之时,这种考量就有所体现,只是那会儿,皇帝陛下的心思,还在其他两家身上罢了。

所以,赵石想让种燧出京领兵,也算是一番好意,成武鼎革到了今天,政治立场什么的,有的时候已经无足轻重,皇帝陛下即便对种氏并无厌恶之意,有那么一天。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对种氏下手。

如果种燧还在朝中。首当其冲者。必定是种燧无疑。

这样的一天其实已经不远了,张承这个枢密使做的很称职,虽然一直在努力摆脱着赵石的影响,一些事情上做的并不很得赵石心意,但无论眼光还是手腕上,都要比种燧稍胜一筹。。。。。。

不过张承任职枢密使的时日已经所剩不多,到时张承卸任的时候,种燧几乎是天然的接任人选。

那个时候。皇帝陛下会很为难,赵石也将面临取舍,说不定,刀光剑影,便因此而起,与其那个时候纠结,不如趁早谋之。

不过,谋人容易,谋己却难。

种燧受家世所累,这辈子恐怕也难以再进一步了。而他赵石,却也为声名所困。其中之为难,外人如何知晓。

都说他晋国公党羽遍布朝堂内外,但这两年你瞧瞧,他不理政事,放手权柄,从皇帝陛下数起,再延及亲近友好,有哪个真心实意来到他面前,相劝几句

多数都是不闻不问罢了,为的什么还不是都想着,大将军赵石这个时候退上一步两步,也许对朝廷,社稷,乃至于各人更加有利

这种事儿,讳莫如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已。

当然,老大别说老二,赵石看的很清楚,却也自忖比旁人心善不到哪儿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