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1124

分节阅读 11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些军爷,行商行商,没有通关文牒,咱们出不了河洛,这事要是办好了,至不济,也能给咱们杜家留些根苗,咱们到了地下,也能对得起祖宗。”

老爷子说了这许多,精神萎靡了下来,没再容杜青说什么,摆了摆手,让他到前面支应去了。

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智慧,在这乱世浮沉当中,挣扎求存,却别有一番精彩之处。

而在文楼之上的大人物们,也正在上演另外一番精彩戏码。

文楼二层上很空旷,到了的人们列席于左右,空出主位,颇有古风。

胡烈上得楼来,楼上众人已然纷纷起身相迎。

众人双手拢于袖中,长揖及地,更有人高声道:“吾等恭迎国公大人。”

胡烈好笑的瞅了一圈,这架势在秦地可不多见。

见到晋国公本人,膝盖能不软的,如今可没几个。

这里的人们,行的都是士子礼,要真追究的话,在晋国公面前,都可以当场治他们失仪之罪。

心里暗道了一声,真是不知死活。

胡烈微微露出几许冷笑,便大步向主位走去。

赵葵,吴绿蓑两个紧随于后,其余护卫,不用吩咐,已经散开于厅堂之上,按着腰刀,贴壁而立。

来到主位,看着下面一圈白花花的脑袋,胡烈稳当的一屁股坐下。

“不必多礼了,国公庶务缠身,没工夫理会此等小事,便派了本都尉前来,见尔等”

说到这里,摆了摆手,“都坐下说话吧。”

听了这话,满堂寂静,这二十余人各个年岁都已不小,城府也不必提了,但还是错愕非常,面面相觑间,都僵住了身子。

按照大家之前商量好的,这会儿应该是留给国公大人抚慰人心的一个机会,然后大家伙儿说上几句,服个软,然后再瞧国公大人的颜色,或可进言数语,或可慷慨陈词,或者呢,直接表忠心就完了。

当然,有什么样的姿态,全要看看这位晋国公大人是不是真如传闻那般硬朗而定。

他们都不傻,没人想着在这个时节,跟大秦来的杀人魔王硬顶的打算,心怀故国,为大周尽忠还是算了吧,有那个风骨的人,早已经死光了,剩下的,不过是想着怎么才能在秦人治下,活的好一些罢了。

可以说,他们唯一还没有抛下的,就是读书人的那点自傲和矜持。

没错,能进到这里的人,都是河洛间的读书人,出身大族不假,但他们最要紧的身份,还是士人。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曾为官,不过到得现在,却皆是一身儒服,自称富家翁。

胡烈瞅了瞅,冷笑一声道:“怎么还让本都尉请尔等坐下不成”

一些人开始脸上泛红,一些人则满脸激愤,这样的羞辱,在后周定然是绝无仅有,一个小小的军中都尉,别说是他们这些大族之首,便是有点身份的白身士子,也不会放在眼内。

就算你是襄城侯岳氏的家将亲卫,但要失礼在先,照样有读书人敢动拳头,打你个鼻青脸肿,骂你个狗血喷头,还不用怕有什么后患的。

但这里已是大秦治下,这个年轻的都尉又是那位晋国公派来的,这事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不过还是有一位老者开声道:“这位大人,吾等受国公之邀,来此一会,难道。。。。。。”

胡烈摇头失笑道:“这位老人家可能是老耳昏花,听错了吧。。。。。。国公令你等前来,是念在你等未有大恶彰显的份儿上,如你等竟敢不至,以后也就不用说话了,而今天你们既然来了。。。。。。”

胡烈嘿嘿一笑,“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来的看来就是俊杰之流了,当然有说话的机会,至于受国公”

胡烈哈哈大笑,“国公何等样人,你等又为谁何大言不惭至此,老人家,你这岁数活到狗身上去了不成”

指着和尚骂秃驴,这真是一点颜面也没给。

说话的这位老者一口气噎住,脸上颜色迅速转向朱紫,身子开始摇摇欲坠,最终不知真假的一屁股坐倒在座位上,而其他人听了,也感同身受。

如果,这里有年轻人,定然多数受不了如此屈辱,升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念头出来。

但这里的人最小的怕也年近于五十了,老成持重自不待言,但要说还有多少热血,那就是胡说了。

看着众人神色,胡烈心中舒爽,脸上却勃然作色,一拍桌案,呵斥道:“还不坐下,想让本都尉跟你等仰着脑袋说话不成”

事情刚开头,就急转直下到这个地步,让这些河洛大族的首脑都有些措手不及。

说实话,他们这点矜持和骄傲还能留下来,除了儒家之学的教导得力之外,也因这些年被张大将军优抚有加,惯出来的毛病。

一旦碰上这么硬邦邦的钉子,多数人凛然生惧之间,已是失了方寸,眼睛不由自主的瞄向周遭的军兵,膝盖就有点发软,陆续间,有人开始落座。

已然酝酿了好久的那点气势,顿时土崩瓦解,不复存焉。

“颖阳卢氏,汝州李王两家可有人到”

席间顿时站起三位,同时失礼,自报家门。

胡烈微微点头,脸色变的比翻书还快,和声道:“颖阳卢氏,去岁时约束乡里,不时族人从匪,战后又能赈济饥民,收留孤寡妇孺,善行可嘉,忠义可褒,可择族中英才,入长安叙功待赏。”

“汝州李王两族,助我大军守城,族人多有死伤,此功殊异,若有子弟欲从军报国者,可进学于长安国武监,国公已传书于布政使衙门,保举李顺年,为汝州劝农使,王昌副之,望你两族能感朝廷恩典,忠君报国,善抚乡里。”

月底到来,订阅降的厉害,推荐也不见影了,阿草心酸啊,嗯,还有,阿草这几章,本来还想写几个小人物儿,接着这些小人物,来推进故事进程,同时展现河洛这边的局势,但大家都说水,那就算了,还是紧着来吧。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文楼四

文楼二层之上,气氛又出现了短暂的凝滞。

经过多年征战,秦人重军功这一点,其实根本不用赘述。

即便是在座诸人,也都知道,秦人军将有着怎样的威风和权柄。

但这。还是让他们见识了秦人对军功的重视程度,到了怎样一个地步。

以上三家,说实话,在河洛还算不得真正的豪族,像颖阳卢氏,人丁不过数十,田土,屋宅,以及家财,或者说底蕴,都与其他诸家差了老远。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三家中的读书人,没有建树,这在后周治下,是尤为致命的一点。

没有读书种子,无以为继之下,家道难免中落。

但今日,这三家迎来了家族最重要的一次转机,从军。。。。。。

这要是搁在几年前,投笔从戎,从军报国之说,虽然人人都能念叨上几句,但实际上,大族子弟从军者,寥寥无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