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1057

分节阅读 10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

“三来嘛,也让中书的大人们出去透透气,到边关走一趟,不定回来之后,对边关诸事便有了另外一番见地呢。”

听到这里,皇帝陛下立马就笑了,接口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是吧”

赵石点着头道:“微臣也该准备去河洛的事情了,正好跟他们同行,微臣这两年可没住了脚,不能总让臣奔波来去吧再者说了,宣抚河洛,本就是中书的”

一听这个,皇帝陛下开始连连摆手,“行了行了,朕知道爱卿辛苦,但能者多劳嘛,在此事上,就不要抱。唉,中书的老臣们年纪可都不小了。”

赵石撇了撇嘴,心道,要是他们年轻还不让他们去呢,不过嘴上立马道:“在其位谋其政,陪太子巡狩天下,可是荣耀最多,选两位年轻点的大人嘛,不过微臣觉得,张亮初张大人见识不凡,当在随行之列。”

皇帝陛下不顾体统的咧了咧嘴,心想,张光晋已经五十有六了吧这么一圈下来,估计得去了他半条命。

看来这位张大人的条陈,让赵柱国十分的不满了。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不得不警告道:“朕可说好了啊,这些老臣皆乃朕之肱骨,在路途上有所损伤,朕是不答应的。”

赵石心里一笑,这事还真成了,看看,谈论的已经不是会不会成行了,而是转到了路途之上,“陛下若是几位大人病倒在了路途之上,就在河东养病便是,正好,这些老大人们皆乃远见卓识之辈,定能对地方政事有所”

皇帝陛下这里则已经开始盘算着,老臣们离开朝堂,完全可以将一些副职提起来,暂理政务,这是好事,如今中书暮气已深,能这般不动声色的完成新老交替,正合为政之道

赵石这里只是想让中书的文臣们吃点苦头,而人家皇帝,却已经开始在琢磨着借此完成朝堂上的新陈代谢了,就势而为,本就是皇帝陛下最擅长的。

这个话题告一段落,君臣之间,相视片刻,就都笑了起来,笑的有点无良,却又有点得意。

等到出了宫,赵石回味了一下,心里顿时有点不舒坦了,怎么就觉着,自己方才所言所行,都有点佞臣的风范了呢

这么着将中书的老大人们撵出京师,实在有失光明正大,不定这消息传出去,会让中书的文臣们怎么光火呢。

于是,他决定了,这消息要是传的满城风雨,过后一定找机会收拾皇帝陛下一顿,皇帝陛下有了警觉,应该不会再来晋国公府转悠,就算上门,也不会去校场。

但皇宫的大门就在这里开着,你不来就我,我还不能来找你哼哼。

当然,这事皇帝陛下虽然心意已定,但要成行,还需很多的准备,最少,也要拖到二月末尾了。

首先,就是皇帝陛下将中书的奏疏留中不发,意思很明确,中书之议,有欠妥当,接下来,皇帝陛下下旨给中书,皇帝陛下想要御驾亲临大同,巡狩北疆。

中书众臣的注意力立马被转移了,开始纷纷劝谏起了皇帝陛下,御史们也开始上书,朝堂上的大人们一下变得忧虑重重了起来。

为过年努力码字攒稿,争取不断更,但不得不说,真的很难啊,阿草算了,要想保持稳定的更新,至少要攒五十章,一天写两万字,一下阿草就头大了,咱们过年一天一更成不。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整编

皇帝出巡,在历代以来,都不少见。。

当然,皇帝出巡都有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意味,除了昏君,没有哪位帝王会倔强的认为,出巡是为了给自己找乐子的。

封禅泰山自不必提,往来于两京之地是汉唐帝王们最愿意干的事情,巡幸江南也也帝王们的最爱。

但大秦的历代君王,足迹却很少踏足于长安县境之外。

这跟大秦疆域不够广阔,以及历代君王少有功绩,甚或是国库无法给予他们这样的靡费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诸侯割据,君王们想要出去走走,不但没有必要,而且还有风险。

但现在,大秦的皇帝陛下可去的地方多了起来,而且,大秦这些年来的功绩,以及丰盈的国库都足以支撑他们完成一次出巡任务。

不过皇帝陛下的旨意,还是遭到了群臣的激烈当然,这也不足为奇。

这是群臣的职责使然,即便是有些臣子很想跟皇帝陛下一起出京走走看看,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上书劝止。

皇帝陛下在群议汹汹之下,坚持了几天,“只好”收回成议,改为由太子李珀代天

在群臣眼中,皇帝陛下算是采纳了他们的谏言,却也稍稍坚持了自己的意思,于是,相互之间,也就有了余地。

反对的声音虽然依旧不止,但得寸进尺的人只是少数,在大秦的政体之下。想跟大秦皇帝来死谏的那一套。纯粹是找死的行为。

中书的老大人们明智的选择了避让。毕竟,太子出巡和皇帝陛下御驾亲临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太子殿下刚从吐蕃回来,便有可以去大同,这也是太子殿下位置稳固的一种体现,没有必要死拦着。

于是,中书的老臣们开始准备起了太子出行的事宜。朝廷上的议论也渐渐平息了下来,这事也就这么定了。

到是在随行人选上开始进行甄别考量,太子殿下代天巡狩,算得上是朝廷一等一的大事,也是大秦皇家第一次巡狩于外,所代表的政治意义非同凡响,所以不能不审慎对待。

其实,这个时候最后悔的要数翰林待诏沈鹤了,要是早知道皇帝陛下决议出巡,他这里自然便有言辞可以打动皇帝陛下。要知道,成都府那里还有皇家行宫在呢。

若是太子殿下能出巡蜀中。对于蜀中臣民而言,都将有难言的好处,尤其是对于如今渐渐陷入困境的朝中蜀人官员,也可以借此陪着太子殿下走一圈,缓解一下因科举案而带来的压力。

不过现在嘛,皇帝陛下心意已定,也就没有他施展的余地了,在他看来,真的是错过了一次大好的机会。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在成武七年二月初的时候,终于尘埃落定,朝廷上下都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太子出行的诸般事宜了。

而在大秦成武七年正月,朝廷上还在为皇帝陛下出巡之议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京军的整编已经悄然开始。

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但却被皇帝陛下扰乱了视线罢了。

而京军整编,变动可也不算小。

掌握羽林左右卫兵权的李金花,再次晋羽林中郎将,不过对于羽林中郎将的职责,朝廷有了改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