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924

分节阅读 9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开左厢军司驻地,率兵往麟州方向。

都说用兵之道,最忌左右旁顾,犹豫不决,也确实如此,援兵只稍稍耽搁,情势已是急转直下。

但这却也怪不得李元翰,丰州乃榆林重地,城池坚固,又有左厢军司精锐驻守,谁能想到会在区区数日之内,便陷于敌手连胜州城,比丰州坚持的时日都要多上一些。

而麟州,更为西夏东北之门户,秦汉以降,此处皆乃北方御胡之重地,古长城从这里绵延而过,直到黄河岸边而绝。

从丰州草场向南,草色慢慢稀疏,隐见山峦。

沿屈野川南向,便是麟州治所,其地历史久远,据传,秦人许多大阀,都起于此间,只是世事变迁,多年汉家之地,如今已为胡虏所据多年,物是人非,只余山水依稀罢了。

丰州被破的消息已经传到此间,丰州守军全军覆没,让镇守麟州的西夏守军上下,震恐非常。

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人再敢轻视于草原部族,逃到这里的丰州守军佐将马胜,将丰州陷落前后事由说了。

他属于临阵脱逃,虽多掩饰,但最终还是被扣在了麟州。

而他传过来的消息,也让麟州守军惊惧

和丰州相比,麟州虽历史悠久。足可称之为千年古城。但到得如今。位置上却有些尴尬,不但有丰州在前,后面还有左厢军司驻地弥勒洞。

每征河东,此地无非便为粮草中转之用,虽为长城之门户,但当日之意义早已失去,又在榆林南端,战略上的意义。被丰州完全取代,没留下一点给它。

不过因其沟通南北,城中百姓却比丰州多了不少,却多为商旅之家,南来北往,以交易货物为生。

当初李元翰离职,率兵剿匪,麟州着实兴旺了一些日子,往来商旅不绝于途,麟州守军上下。多有参与。

当李元翰回转,整饬最力的。其实当属丰州,因丰州这里,多数都是私贩粮草军械,论罪可要重的多了,而丰州守将仁多烈鸣,便是经略使李元翰放在丰州的心腹大将。

不过,麟州也没好了,因其位置之故,军中上下之糜烂,只有比丰州更甚,但话说回来了,麟州多年不曾有什么战事了,西夏屡次出兵河东,滚滚大军从这里过去,顺便带走麟州精锐。

但大军回转,精兵强将,多数被抽调到别处,能回到麟州的,没有几个,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并不止麟州位置尴尬的问题。

而是麟州治所设置已久,虽几经变革,但此处确实地处险要枢机,无法让人轻易弃之,长久下来,这里难免便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大大小小的家族。

这些家族中人,多任职于左厢军司,家中却行的全是商旅之事,豪富之名著于左厢军司军中。

这样的地方势力,最是难以清除,不论是出于整治军伍,还是嫉妒羡慕之类的缘故,受到排挤打压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多少年下来,麟州大族家业破败的不计其数,但就像野草般,割了一茬又一茬,根本无法杜绝。

等到西夏国势日颓,这里的大族更是跟朝中权贵有了很多牵扯,就更加难以整治了。

李元康当国之后,李元翰治左厢军司,对麟州大族更是深恶痛绝,于是,麟州上下的日子便日渐艰难了起来,接连下来的禁商令,就让麟州大族根基动摇,怨声载道。

但几次东征下来,每一次,无论是李元康,还是李元翰领兵,这叔侄二人都没忘了麟州,各种手段齐齐施展,让麟州大族苦不堪言。

这种地方势力,和麻罗怀恩,环亮等还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多数都是汉人,在军中任职者多,但官居高位者少,让人忌惮之处,往往只在于,他们所联结的那些利益群体罢了。

像李元翰这样的党项贵戚一旦下了决心整饬,他们几乎没有多少的还手之力,无论左厢军司还是朝廷之上,为他们说话的人,都不会太过迁就,这其实也正是麟州大族无法坐大的主要原因。

待得李元翰暂且离职,麟州这些家族才算略略松了一口气,交易兴盛,麟州自然也就兴旺,李元翰不在之时,麟州这里,简直就成了西夏东北方向,市易之所在,大大小小的商人聚集在这里,让麟州上下,着实欢腾了一

可惜,好景不长,李元翰又回来了,跳腾的欢实,整饬的也便越加厉害,麟州上下,几乎就被清洗了一遍。

这些年下来,麟州守军本就已经只剩下八千戍卒,这一番整饬,却让麟州守军骤减至五千。

即便是草原纷乱,因为麟州离左厢军司近的缘故,也没有再加兵员补之。

等到胜州,丰州接连被破,麟州上下之惊恐也就可想而知了,根本就是无兵可

急报左厢军司求援那是一定的了,之后。。。。。。该怎么办,麟州守军上下,谁也没个主意。

经略使李元翰在此事上的处置,也是造成这种恶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为了安抚麟州这些家族,麟州守军整饬之后,从守将保令志多开始,多为麟州大族出身。

恩威并施嘛,这个并不算奇怪,要知道,麟州大族就算一直不成气候,但还是跟左厢军司牵扯太深,无法根除,手段再厉害,从来也不曾让这些麟州大族子弟的身影在左厢军司消失过,只是让他们经历了一番番潮涨潮落罢了。

当然,这也是惯常的手段,无法指责太多。

但逢此剧变之时,麟州之薄弱,就显得分外的致命了,而守军的组成,也导致了麟州根本不可能像丰州那般坚守。

敌军还没到,麟州城内已是一夕数惊,若非四城紧闭,百姓早已蜂拥南下,逃难去了。

麟州城内,此时其实已经混乱的无以复加,大族门下,事先得到消息,在丰州城被围之时,便纷纷或贿赂军兵,或依仗权势,从南门逃出了麟州城。

这般一来,各种传言,也在麟州城内开始散播开来,官员开始出逃,许多百姓,也堵住四门,哀哀求告,想要出城离去,而城门之外,还有乡野流民,往麟州汇集,许多聪明一些的,则纷纷逃往长城之内。

大难临头的末日景象,在麟州这里上演了个遍。

不过自麟州城守军一个佐将,率部向要强开城门,逃出麟州城,却被及时赶到的守军制住之后,保令志多终于意识到,再不下严令的话,麟州城可能要乱成一锅粥了,这才派人紧紧守住四门,再不准放一人离开或者入城。

而此时,在保令志多的府中,麟州的守军将领们,更是吵成了一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