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907

分节阅读 9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瞅人不注意,就碰了脑袋,性命到是留下了半条,但一个好好的姑娘家,不但名声受损,而且现在也变得半死不活。

一家人大年刚过,就生出如此事端,怎么受得了,这家的父母兄长一合计,几个兄弟带着亲朋好友便满大街的寻摸,父母则来到县衙击鼓鸣冤。

这戏码,怎么听都是说书先生才能说的出来的,就这么发生在眼前,县令大人当即就有些恼了,差了衙役,就去寻那生事之人。

不用怎么找,那群人鲜衣怒马的,在县城里可谓显眼之极,衙役到时,已经被那家的亲朋好友拦住。

不过情形看着可是诡异,不放人走,却也畏畏缩缩,不敢上前理论动手,反而是那些浪荡儿,簇拥着个小少爷,趾高气扬,浑若无事一般。

被带到县衙,那小少爷往那里一站,县老爷就头疼了,瞧这个模样,显然非富即贵,等到差役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县老爷差点没把胡子揪下几根来。

这小儿竟然姓赵,而且还是巩义赵氏族老的孙儿,家里就这么一根独苗,宠溺的有些过了,无事生非的事情不少,县衙里的人更都认得,不然的话,若是头一次来公堂,任他家世显赫,这般年纪,也要有那么几分不自在,哪里会站的如此稳当。

说起来,这位年岁虽然不大,但在巩义县左近,却已经有了些名头,更有趋炎附势之徒,给他加了个绰号,叫赵小虎。

这个绰号听上去普普通通,但要知道,当年赵大将军人称巩义猛虎,如今更是大秦一等一的人杰,赵小虎也就是要继承大将军衣钵的意思了。

可见,这孩子在巩义赵氏族中年轻一辈当中,是很出挑的人物。

赵家闹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官司这些年也是渐多,一些年轻的赵氏子弟,横行乡里算不上,但却很有些纠纷出在赵家这里。

就算县太爷,县尉,主簿之类的怎么想要公平处断,但顾忌到大将军在朝中的权势,也要多少偏袒赵家这边一些。

因为这已经不是十年前了,大将军旧部渐多,巩义左近的禁军将领,皆为大将军旧部统领,县中大族,都已结好赵家为荣,这么一来,想要在巩义县这里平安为官,却无法强项的起来了。

不然的话,磕磕绊绊,难免要灰溜溜的滚出巩义,这其实和当年赵石平蜀时,遇到的那些据地而守的地方大族已经没什么两样。

好在是赵家那边也不是毫无约束,家中族老,都是当年农人出身,还没到欺压乡里,祸害一方的地步。

这两年的大事小情,也都是小纠小纷,就说当前这事,若非那女子太过烈性,也不会弄到对簿公堂的地步。

而且,赵家这边也有说道,只不过当街说了几句话,又没把那姑娘怎的,至于回到家中,那姑娘是生是死,又关他们什么事

不过赵家这边的人可是一厢情愿了,县太爷可清楚的很,当街调戏民女,按照大秦律,最少流放一年。

而现在流放已经不成了,已经改为罪役,这还是当年大将军平蜀的时候定下的新规,以取代部分民役,节约民力,现在却要用在赵家子孙的身上,宁不可笑

而调戏,损人名节之后,又差点闹出人命,只能是罪加一等。

县老爷目光闪烁,心里盘算着,已经开始为这锦衣小儿寻找脱罪的办法了,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赔付银钱,只要递状子的一方同意,这事也就完了。

至于你个平头百姓,见官不跪的罪过,县太爷也不愿计较了,赵家势大,连带兵入京的事情都干的出来,还能指望旁的什么

就在堂下小儿开始不耐,县老爷打定主意,轻咳一声,打算调解一番的时候。

县里的王捕头快步走了进来,径直来到县太爷的身边,低声耳语道:“张家有拜帖,请您明晚赴宴,有范家老爷作陪,还请了李县尉,张主簿两位,还说,银子都是小事,今年捐些银钱,为县中父老尽力,”

县老爷一听就明白了,心想,张家,范家知道消息可快。。。。。。不定就是这些差役,跑去报的信。

为了一个小儿,能劳动这么多的长辈,可见,这个后生小子在赵家确实地位不同。

心情立即松缓了下来,甚至有那么几分喜悦,他来县中不久,也才刚刚一载,若是能趁着这个机会,跟几个大族人等见上一面,也是不错,可惜,张大人回京去了,不然的话,到是可以跟他请教一下,该怎么处置。

再者,张大人在时候,县里可没闹出什么事情出来,连赵家那边也都加着小心呢,唉,到得什么时候,咱才能有那样的威势

“大人,我家少爷站的已经累了,您看是不是弄把椅子,让坐一坐”

一直陪在锦衣少年身边的汉子,眼光灵动,一看就知道是个机灵之人,只是一开口,就知道不是一个见过什么世面之人,在县衙大堂之上,自家少爷又没有官身,能站着就不错了,还想坐下

县老爷一听,这脸色顿时一变,要是让人坐下,那这个官不做也罢。

他瞪着那主仆二人,嘿嘿一笑,“你真想坐下跟本官说话”

到底不过是仗着赵家的威势,县太爷这阴森森的话一说,那汉子顿时身子一颤,眼珠儿转动着,凑到满脸怒色,就要说话少年耳边,嘀咕了两句,少年重重哼了一声,才沉默了下来。

此时,旁边的那家人又开始喊冤了,他们也知道赵家势大,但一口气还是咽不下去,到了这个地步,也没什么好说的,秦川之人,最不缺刚烈性情,豁出去了,求个公道罢了。

若是公道求不成,瞧那跪着的两个年轻小子眼睛通红的样子,没准之后就能闹出大事。

求月票,求赞,哈哈,十二点之前,阿草还行吧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小儿

县衙外的百姓们也是议论纷纷。

若是旁处,定然没多少好话,但巩义这里到底不同,当年大将军赵石在巩义的时候,乡人受惠颇多不说,而且赵大将军起于寒门,十数年间,纵横天下,威名赫赫,巩义县百姓提起来,各个都引以为傲。

所以,虽然近些年巩义赵氏渐显横强,不过到底闹出来的都是些小事,并无多大恶迹,就拿如今这事来说,也不过是乡间浪荡儿的行径,若没有之后的故事,多数也是民不举官不究的过去了。

所以,围在这里的百姓,大部分心里感叹大将军族人不肖,为大将军脸上抹黑之外,到是说好话维护大将军名声的居多。

有那经历过当年之事的老人,还连连晃着脑袋,言曰当年大将军福泽乡里,巩义县哪个都得念其好处,这点小事,还要追究个什么,赶紧将人放了也就是了云云。

秦人百姓生性淳朴直爽,到真不觉得赵氏这边有什么大的不对,再者说了,和大将军的功绩比起来,子弟或有不肖,大家伙容让一下也就算了,闹到对簿公堂,好像有些过了。

当然,没有深受其害之人,也就是如此了,若此事真的落到自家头上,也不定会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