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887

分节阅读 88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脸上带出了些笑意,相比容易意气用事的李吉,他更能沉得住气,胆子比李吉更大,更敢说话。

从来,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便不是一个面团团的老好人,和当年杨感相比,李圃少了几分文采,或者才干心胸也都有所不如,但他这人胜在厚重,敢作敢为,这让其人耿直端方之名,传于朝野内外。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情形,他并无多少意外,而他也很高兴,赵石能挫一挫这位堂弟的锐气。

景兴鼎革至今,他在朝中政敌渐多,与王家,郑家之类的大族也都渐行渐远,即便是在家族之中,威望在远不如从前了。

以李吉为首的一些人,正在挑战着他的权威。

但他看的很清楚,大势如此,没有了他李圃,也会有另外一个人来行此事,景帝立意鼎革,决心非同一般。

而继位之成武皇帝,比先帝,还要急进,还要强硬的多,王家因此而烟消云散,郑家那里,下场也未必是好。

当今皇帝陛下是如此的年轻,李家若有何反复,朝秦暮楚,定然不会落得好去。

当年长安五大世家豪门,另外两家在先帝一朝,已经渐渐淡出朝野之外,王家满门抄斩,只剩下了李郑两家。

这样的情势,多么的触目惊心,他又怎能不早早为家族打算。

和李吉深谈了两次过后,他便不再跟这位堂弟说什么了,因为这位堂弟还在幻想着,建立唐时郑崔那样的大阀豪门,根本看不清眼前的态势,也许自秦以后,再不会出现那样的上可逼君王,下可凌朝臣,富贵荣华,金玉满堂的百年大族了。

而由他亲手推行的八分田亩制,也正在摧毁着这些大族存在的根基,没有了土地的供养,那些人口众多的大族,必定会四分五裂。

所以,除了约束族人不得妄为之外,在朝堂上,也多数避开郑氏那边的锋芒,显得很是低调。

实际上,这更加剧了李吉等人的不满,想要插手兵部的心思也更加急切,他却不知道,堂兄的目光已经越过了他,在年轻子弟中,寻找着适合接任李氏家主的人选。

李氏的没落已经不可避免,但天下那么大,当天下承平之际,李家子弟,当可寻机觅势,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才对,也可避免像王家那样,落得个凄凉下场。

这些长远的打算,没有什么人能够明白,也没人知晓。

李圃只是瞅了一眼有些灰头土脸的李吉,心想,当自己离开相位之时,也许就是李家真正没落的开始。

但他绝不会允许,李吉将李家带上绝路,为此,让其离开户部尚书之位,也在所不惜。

他在心里叹息了一声,开国名臣,哪里是那么好当的,李吉根本就不明白,在自己之后坐在同门下平章事这个位置上,绝对不会是姓李的,和姓郑的,两家谁要是争了,只会死的更快。

而将来接任枢密使的人选,很可能便是眼前这位大将军,若是此人在京里多呆两年,将来自己这个位置,未尝也不能坐一坐,因为这人与皇帝陛下太过亲近了,功高震主什么的顾忌,好像已经不适用此人了一般。

心念电转间,李圃转开了话题,“听闻金国战乱不休,已呈日暮途穷之势,于北地情势之上,没人比将军更熟悉,于此事上,将军有何打算”

话题转移的有些大,但也不算太远。

赵石有些捉摸不定李圃的心意,虽然问的还是北地之事,却没有半点诘难的意思,赵石瞅了瞅这兄弟两人,想了想,只是道:“李相说的不错,金国覆灭已在不远,至于是我大秦,还是旁人得利,却还要看将来战局如何。”

李圃笑笑,紧接着便道:“瞧将军传回来的战报,老夫到是觉得,那些蒙古人,或许可继女真契丹之后,为祸北地,不如早早图之,以免养虎为患啊。”

赵石轻轻摇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赵石以为,现在插手,时候过早,中原未定,还有西夏窥伺在侧,若挥兵河北辽东。。。。。。难免腹背”

说到这里,赵石一下便顿住了,抬头看了看犹自没有恢复过来,有些懵懵懂懂的李吉,再望向含笑不语的李圃。

李圃却是举杯示意,道了一句,“将军目光长远,看来已有定计,我大秦有将军,实乃幸事啊。”

这个老狐狸。

求月票,天又热起来了,裸奔了差不多三个星期,终于这个星期有了推荐,哈哈,阿草高兴啊,如果天气能再凉快点,阿草就更舒服了,说起来,半个多月过去,成绩比起前几个月来,真的很让人无语,不过阿草确实越写越觉着艰难了,头疼啊。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人情

赵石目光闪了闪,被人套话,在所难免,他一直琢磨着的,其实是,能不能趁此机会,争取一下李圃的支持。

当然,这么做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年后攻取西夏的事情,在他想来,还是在御前说清楚的好,那个时候,有成武皇帝压着,圣意也已明了,像李圃这样的人,很可能在权衡一番之后,便会选择站在皇帝陛下一边。

如果此事在私下提起,李圃的反应很难预料,就像方才李吉那样针锋相对,是不是出自李圃的授意

到底是试探,还是表达其他一些什么,他可没有南十八,陈常寿那样的本事,所以,冒然提起此事,他心里可没底。

还是等入宫面圣之后,再商议一下吧,其中难免有些波折,但因为耐不住性子,而坏了大事,可就不应该了。

打定了主意,他微微拱手,“李相过奖了,金人之败在于何处,李相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到是东北蒙古诸部,赵石要比旁人多了解些才是真的。”

李圃点了点头道:“我大秦上将之中,也就将军曾北上草原,我等于草原部族之了解,全出于将军,在这个上面,自然是将军的话更有见地,不过胡人屡兴于漠北,而今中原还未安定这天下纷争,到底何日是休”

一边顺着赵石的话头说着,一边心里想,听方才之言,这位大将军看来近些年应该是无意于金国了,那么。进兵的方向应该是哪边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李圃已经感觉到。战事迫在眉睫了。

张培贤已经接连上书求战,折汇那边的求战之心也不比张培贤差到哪里去,殿前司禁军无论军制,将校军官,兵力,粮草辎重也都日益完备,就不信种遂没有其他打算。

到是夔州的赵方,还是那般安静。作为蜀中降臣,是个什么样的心境,也到可以理解。

不过到底是后周,还是西夏,就不太好说了,大将军赵石回京,听风声,好像要停驻京师一段时日,这般说来,应该是攻伐中原才对。

但话说回来了。赵柱国回京,也有可能是向陛下进言。掉头攻取不过也不用着急什么,不论用兵于何处,近日可能就要见分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