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711

分节阅读 7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记得,每年多给哥哥送些过来,不然哥哥可不答应。”

赵石回道:“这个自然,不过忘了跟你说了,以后每年别老是送些俗物过来,搁着还占地方。。。。。。”

李匪一听不满意了,“哥哥那里多的就是这些玩意,又没地方显摆,只要都送来你这里了,怎么,你还不满意到是想问你一声,哥哥那里除了牛羊马匹,还能有什么你看得上眼的东西,莫不是想让哥哥送几个吐蕃黑婆娘过来,闹的你府内不得安宁才成”

说到这里,挤了挤铜铃般的眼睛,怪模怪样的道:“你那个婆娘可是对那些俗物喜欢的很呢,哥哥若是不送,你岂不是上不了人家的床了。”

说罢哈哈。

赵石锤了他一拳,锤的咚的一声响,笑道:“吐蕃多的是好东西,我听人说,吐蕃高地上有一种叫藏红花的东西,乃疗伤奇药,还有一种叫冬虫夏草,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玩意,吐蕃圣山上听说还有雪莲什么的,送些这个回来,总好过那些金银珠宝什么的。”

李匪听的眼睛有些直,记了几遍觉着自己这记xg够呛,伸手拽过身旁的一个家伙,让他死死记住,回去好好寻找,这才又道:“时辰已经不早,哥哥这就去了,再次相聚也不知是他娘的什么时候,,不过咱们兄弟之间,贵在知心,只要有那个心意,天涯海角,也是不远,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赵石点头,“相聚之期遥遥,三哥擅自珍重,兄弟就不远送了。”

“你也珍重,朝廷这些家伙,就爱使心眼,哪天呆的不舒服了,自来哥哥这里。”

说着话,已是翻身上马,一抱拳,朝送行群臣道:“咱这就走了,各位大人不用再送,回去禀报陛下,李匪给他辞行。”

接着又朝赵石点头,一带马缰绳,调转马头,呼哨一声,带着亲卫汇入了乌压压的吐蕃骑军当中,马蹄声沉闷的响起,带起漫天的尘土,向着西边渐行渐远

赵石望了半天,这才回身,率送行群臣回城,许多人看着他们谈笑,看着他们言欢,看着他们分别。

心里只有两个字,震撼,传闻远不如亲眼所见来的震撼,这两人嬉笑怒骂,旁若无人,一见便知,乃是生死之交。

想想传言中,大将军赵石危难之间,只凭片纸相召,这位吐蕃归义王便千里来援,只想想就让人有豪气满胸,荡气回肠的感觉。

这两位皆乃人中之杰,世间奇男子,这等可以托付生死的交情,真真是让人眼红,有这等强援在,又有谁能撼动大将军赵石分毫

不提这些人怎么想,随着吐蕃铁骑的离去,长安终归恢复了些平静,之后各部秦军陆续撤出长安,回转驻地所在,长安城内竟显出了几分冷清,让许多人在之后半个多月的时光中,都有些不习惯,想想都让人有些可笑。

各部领兵之人也各有所得。

种遂接任殿前司禁军指挥使一职,正式代替王佩成为了大秦大将军之一。

张承身有大功,奈何官职不如种遂,背景也不如人,得了延州镇军副都指挥使一职,看来张家在西北还是那么稳固,没了张祖,也是一般,甚至于,西北张家子弟,进入其他各部任职的ri子,也不会太遥远了。

宁向岳履任成都知府,一跃而为封疆大吏,前成都知府姓王,乃王氏族亲,虽还未捕拿进京,但也快了,正好由宁向岳接任。

而成都靠近南蛮,正是用其才干的地方,也是满意而回,八千蛮兵,损了几个,其他到长安城下走了一圈,可谓是轻松之极。

而他们押送来的贡品,都被皇帝陛下笑纳了,对宁向岳也很是嘉奖了几句,还说若非宁向岳官话将的不好,不然就把他留在京师任职,当然这只是当笑话听了,但皇帝陛下跟你开玩笑,这是多大的荣宠,是个人就知道的,所以宁向岳这次的收获,真的是丰厚无比,让人着实羡慕

七更,最后三个小时,大家顶住,五一的月票阿草提前预定,但阿草需要歇一歇了,明天肯定有更新,但更的肯定没有今天多了,提前说声抱歉。

第十卷天下兴亡谁人晓第八百八十六章靖佳求月票

跟编辑说了说话,一听,吓了一跳,双倍月票竟然持续十天,也就是一直到五月七号才结束,阿草听了有点吐血,没有存稿,全靠努力,真的让阿草有点撑不住了,不过撑不住也得撑着,尽量。

所有有功之臣皆有封赏,便是大将军张培贤,也已再次出镇河洛,而首功自然是大将军赵石莫属,这封赏也是少不了的。

金银绸缎无数,这自不必提,抄夺王氏家财,发卖王氏奴仆,朝廷国库又丰厚了几分,连这次赏赐有功之臣的诸般物什,都不用朝廷出了,百年世家,底蕴丰厚,比之皇室,也丝毫不会逊sè。

光王氏各处产业,便是一笔常人难以想象的财富,皇家美其名曰富有天下,天下人所出,以供一家之所用,其实这才是扯淡,皇家的东西确实是皇家的,但天下人之所出,断不会供一家之所用。

税赋交上来,转手用下去,比如兴修水利,比如赈济灾民,比如用兵花费,比如官吏俸禄,等等等等,皇家能剩几分

而皇家用度又非是一般人家可比,所以自古以来的皇帝们,ri子不好过的多的是,穷奢极yu,不顾他人死活的皇didu是昏君,紧巴巴过ri子,维持个皇家体面,让天下百姓也能过得去,这才是大多数皇帝们所过的ri子,也就是所谓的守成之主,而能开源节流,自己过的舒服些,臣下们满意些,天下百姓的ri子富裕些的,就是不得了的贤明之君了。

所以说,皇帝们的ri子其实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舒坦,大多数时候,他们甚至过的不如大臣之家,大臣们不用掏自己的腰包来补贴国用,到了自己手里的就是自己的。

像王氏这样的京城豪族。百多年经营下来,不用什么贪渎,身家就丰厚的让皇家都有些自叹不如,皇家內库中的东西是不少,但王氏府库中所藏百多年积蓄,琳琅满目。比之用度繁多的內库。犹有过之。

加上百多年置办下来的各处产业,啧啧,即便是其他门阀世家子弟出身的朝中重臣们见了,都摇头叹息,果然是百年门阀,底蕴确是非同凡响。

这还是大秦吏治清明,王氏就已积蓄如此,也怨不得后世,那位留下不少骂名的满人皇帝。抄了些贪官污吏的家,就把国库亏空补了个七七八八。

若非八分田亩制已经施行了一些年,王氏田产这些年少了有三分之一还多,不然的话,这又是一笔庞大的令人咂舌的进项。

若是以往,赏赐有功之臣田产。是最让臣下们欢欣的,那可是可以传之于子孙的好东西,可以让没出息的子孙们免于冻饿之苦,但如今嘛,田产这东西就不怎么受欢迎了,前些年蜀中大片的良田,由于人力不足。而至于荒芜,就都是八分田亩制给闹的,加诸于其上的田税,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土地这东西,头一次在大秦受到了冷落。

所以赵石的封赏当中,田产反而不算太多。

封赏之前,成武皇帝将赵石召入宫中,密谈了一番,之后,赵石的封赏便下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