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709

分节阅读 70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下,前前后后,皆有兵丁把守,府中之人已是插翅难飞了。

大变突起,从云端直接摔落下来,一直到底,之前还一个个意气风发,以为荣华富贵近在眼前的一群人,顷刻之后,却已变成了府中囚徒,这种变化,别说曲士昭,这里的人谁能接受的了

所有人的熏熏醉意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驱赶的一干二净,素有贤名,心机也很不错的二皇子彻底的慌了,小脸刷白一片,等到打探的人面无人sè的回来,说是不知道哪里来的兵士,将整个府邸都围住了。

二皇子终于绷不住,哭闹着就要入宫去找母妃,曲士昭等人连劝带哄,才让他安静下来,之后众人面面相觑,枯坐无语,之前欢呼笑闹的花厅,这时却好似变成了一座死气沉沉的坟墓。

曲士昭等人绞尽脑汁也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一点风声也不见有,就这么被围在了府里,有几个胆子大的,想要带人出府,到了府门,就被挡了回来。

有人想要硬闯,那些军兵可不是吃素的,拎起刀鞘便是一顿敲打,打折了好多人的骨头,然后将人又仍回府中,竟是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

曲士昭心中有鬼,更是惶恐无比,东窗事发几个字,已经闪过了脑海不知多少次了,但他却找不到一个商量的人,那件事纯粹是临时起意,就那么做下了,一旦事发,后果不堪设想。

他这时也只能想到这个,他却是不知,这一晚,连当今陛下都毙命于宫中,等待他们的命运只会更加的悲惨。

有的人还抱着万一的想法,毕竟二皇子的母妃还在宫中,就算陛下不知因为什么雷霆震怒,也应该还有商量的余地。

一群人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个晚上,最终商量的结果也只是见机行事几个字了,因为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事发作了。

等到第二ri,大门被叫开,如狼似虎的官兵开始抄家,许多人才算明白,一切都完了,这里可是二皇子府邸,说抄就抄了,他们又算个什么

曲士昭此时披头散发,犹自挣扎着喊,“我乃朝廷命官,你们不能这样。。。。。是谁给你们的胆子,我要入宫,我要入宫见贵妃娘娘,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这已经是最后的挣扎了,粗壮的军兵将他拖过来,见他还不老实,一个人一脚狠狠踢在他的腿弯上,一下子将他踢的跪倒在那里,干这个活计,他们明显不如长安令尹衙门的捕快,力气太足,疼的曲士昭一声惨叫,身子就往地上滚去,却被两个军兵死死按住。

木华黎厌恶的瞧了他一眼,汉人中,有像大帅那样的英雄豪杰,也有像眼前这人般的羔羊,草原上不一样,软弱的家伙没资格享受长生天赐予的任何东西是,所有男人生下来便是战士。

强忍住抽刀砍下这个家伙那颗肥大的脑袋的冲动,木华黎道,“这个人单独看着,到了大理寺,告诉他们,这个人乃要犯,不容有失,若是死了病了什么的,大将军决不答应,嗯,找几个人,专门看着他,不管他到哪里,都跟在他身边,没有大帅手令,不准任何人接近,饭菜什么的,都要小心,都掂量着办,这个人要是死了,大帅一怒之下,要死多少人,你们应该明白才对。”

那些军士凛然遵令,曲士昭听了这些,才彻底的绝望了,他无暇去想大将军是哪个大将军,被拖起来的时候,嘶声大喊,“殿下,殿下,救我啊,救我啊,赶紧入宫去见贵妃娘娘,就说那封信不是我写的,有人栽赃陷害,那封信不是我写的啊”

嫌他太吵,一个军兵上去一拳,打在他的脸上,声音顿时戛然而止。

不过木华黎却恼了,上去一脚将那军兵踢倒在地,怒吼着:“大帅说了,这个人要活的,完好无损的,谁敢动他一根寒毛,我宰了他。”

一脸的狰狞,眼中放shè的全都是凶光,让周围雄武军军兵各个不寒而栗,而这本是维护的话,却让曲士昭从头凉到了脚后跟。

一群群人像被驱赶的牛羊般押解向大理寺,事情并不算完,留下的军兵涌入府中,开始将东西一件件的检查封存,这才是真正的抄家。

长安城中,捕拿曲氏亲族的命令已经发到了各处,一些宅邸被军士围住,人被驱赶出来,押解向大理寺的,解向长安令尹衙门的,许多地方,都充满了军兵粗野的咆哮声以及犯官家眷的哭嚎声。

抄家与灭族两件事一般都连带在一起,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抄家一般都是前奏,灭族才是真正的目的。

曲氏一族人并不多,所以长安依旧显得很平静,百姓绝迹于街市,只能看见一队队的兵士在大街上巡视而过。

不过许多人都明白,抄拿曲氏一族只是个开头罢了,纷乱还在后面呢,但从曲氏开始,长安城这场风波,终于到了开始渐渐收官的时候了

月票,依旧是月票,阿草不能保证今天写多少,但会一直码下去,直到码不动为止,快吐血了,还差十多票,就是赶不上前面的,人家都完本了,怎么会赶不上去呢,赶紧的,有票的快投过来,别让阿草揪心,成败就在这半天时间了,啊啊啊啊啊。。。

第十卷天下兴亡谁人晓第八百六十三章收官二求月票

七天守灵期满,停灵百ri,送入皇陵安葬。

其实,皇家礼仪虽然繁琐,但算起来,与百姓之家的丧事要差的多,比如说有些人家要停灵三个月,有的人家要守孝三年,有的在守孝期间,不洗脸,不洗澡,不沾荤腥,不近女sè,等等等等。

当然,这些规矩要是守齐了,活人也得给折腾成死人,而且大秦民风向来开放而又淳朴,多数不会像南边那些礼仪之家那般,弄的很多条条框框,想守便守了,不守也没人说你不孝,只要别太出格,说的过去便成。

而皇家丧事,在程序上虽说繁琐,但真正较起真来,时间上是很仓促的。

不过国一ri不可无君,新皇登基往往伴随着老皇帝驾崩,所以诸事从简,已经差不多成了大秦惯例,如今又是非常之时,很多朝臣都巴不得赶紧结束了,好让压的人透不过气来的大军撤兵出城。

丧事完毕之后,新皇登基又是一套程序,又过了三天,才是新皇登基的ri子,这也是非常仓促的,但已经没人顾得上这个,新皇一ri不能登基,许多事情就没法去办,因为太子的名义毕竟在大义名分上少了许多分量,一些事情办起来便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很容易过后被人抓住把柄什么的。

所以,太子不愿意拖的太久,群臣也不愿意干耗着,所以,登基大典便定在了景帝驾崩的十ri之后。

而这个时候,除了京兆得到景帝驾崩的消息,送上丧表之外,其他州府,还全然不知长安发生了些什么呢。

京兆这些官吏也很惶恐,丧表送上去,赶紧送贺表,这都是什么事儿啊,时间太紧了,比景帝登基时候还要紧的多。因为事先根本没有一点的风声,景帝陛下正当壮年,竟然说没了就没了,而且那一晚,大军云集的样子。很多人都是亲眼见到的。更为这次皇位更迭蒙上了几许y霾。

当然,这些事情也只不过是想想罢了,谁也不敢宣之于口,不要xg命了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