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686

分节阅读 6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越少,当然,这里面也有王不见王的意思。

当年杨感为相时,身兼两职,压的旁人都抬不起头来。

但杨感去后,当今陛下趁机将同门下平章事与枢密使分了开来,所以朝中又是一番局面。

而李承乾却是知道,当年汪道存想与李圃结成儿女亲家,但却为李圃所拒,当时还是一桩笑谈来着,说李圃惧内,所以亲事才未成了,但试想一下,这么两家结亲的大事,怎会因妇人之言而作罢不过是想保住两家颜面罢了。

一个婉拒了亲事,一个落了面子,两家看着还和气,但自那以后,走动就越来越。

他将汪道存抬出来,就是要死死堵住李圃的嘴,话儿说的可不软。

李圃微微一笑,心道,晓得你便会如此说,这么一来,赵大将军那边却好说话,让他去寻你打擂台便是,至于得罪些旁人,却也无关紧要

两人又说了两句,李承乾便起身告辞,李圃也不挽留,起身相送,自杨感去后,中书之于兵部,掌控渐弱。

不但如此,兵部尚书李承乾乃皇帝近臣,兵部一旦有事,便可直入陛下耳中,枢密院向来与兵部不睦,也就造成了中书有事,传兵部,兵部一看不满意,则便推诿到枢密院身上,实际上,枢密院又指使不动兵部,所以,兵部在李承乾任内,反正是有点dui于中书,枢密院之外的意思了。

不过这也只是心照不宣的事儿,兵部如今虽权重一方,但钱粮紧紧握在中书手中,将士任免,大半儿职权归于枢密,大军调拨,兵部话语权要重些,但还是要与枢密院商议才成,这么一来,其实兵部是两头儿受挟,加之兵部尚书李承乾常以景王府旧人自居,又好权柄,多为朝堂重臣所不喜,所以说,兵部的ri子并不算太好过。

与其说是成了dui王国,实际上近乎于被孤立了出来,这等朝野政局,根子上,却在当今陛下那里,是好是坏,实在难以说的明白,帝王之术罢了。

李圃自然瞧的明白,所以对李承乾这位兵部尚书并不稍假辞sè,三言两语,便将李承乾打发走了。

但李承乾身在局中,反而有些糊涂,回转兵部的时候,在轿子中便有些恼火儿,觉着以往自己以入枢密院或中书任职为荣,实在有些愚蠢,如今入了中书才晓得,什么事都要商量,什么事都要从长计议,什么事都要从众之议是多么的难受。

受制于人就不说了,如今一入中书,他便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无论大事小情,他到是能说得上话,但真的是附和者稀,而中书中也显不出他来。

中书有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坐镇,几位参知政事皆是大族出身,六部尚书,吏部为,户部次之,兵部再次,但人家礼部尚书方谦也是陛下近臣,职权上也并不下于兵部,如今还是用兵天下的时节,若是等天下承平,礼部定然一跃居于兵部之上的。

工部每每都是哭爷爷告角sè,有了兵部在,也只不过多了个哭诉对象,人家一点也不在乎这个,刑部职权使然,疏离于其他诸部,朝堂之上虽然说话的分量轻些,但一到地方上,刑名之事却是重中之重,一点也轻忽不得的。

瞧瞧,瞧瞧,兵部都快成他娘的后娘养的了,想到这里,李承乾不由喘了几口粗气,转念心想,是不是该和方谦方文谨多走动走动了呢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谈笑,声音不高,但就在轿子左近,他自然听的真真儿的。

“听说赵大将军昨ri去了彩”

“真的胡说,你小子咱们又不是不知道,许见过赵大将军”

“就算没见过,但咱表弟可是羽林军校尉,见过大将军不只一次,昨晚半夜,他饮酒归家,亲眼见大将军从天香楼出”

李承乾听到这里便是心中一惊,转念便是一喜,皇后大丧虽已过了有半年多了,但这头一年,别说iáo宿娼门了,连宴饮也是要禁的,当然,大秦律上本就禁止官员去青楼厮混,但这一条已经浮于表面,多数人是不会理会的。

国丧过去也有多半年了,连皇帝陛下年关时也是大宴群臣,所以禁宴饮一说,也就是那么一说罢了,不过位高权重的朝堂重臣却不能视若无睹,一旦被人参上一本,一个德行有亏的罪名肯定逃不掉,别说去iáo宿了,他与赵石有隙,心里立即便想,要不要参上赵柱国一本呢

宦海沉浮这么多年,李承乾的城府可不是闹着玩的,当时便清醒了过来,掀开轿帘,盯着两个方才谈笑的护军,冷冷呵斥道:“这般轻浮,以后不用你们两个随本官出行了。”

不管两个脸sè煞白的护军,李承乾眯了眯眼睛,心中冷笑,想借老夫的刀行如此鬼祟之事,却是将老夫当成什么人了

第十卷天下兴亡谁人晓第八百二十七章王氏二更,继续求月票

ri暮,天sè渐暗。

一顶青sè小轿姗姗的被人抬着,来到长安王氏府邸侧门前,落轿。

“老爷,咱们到了。”行在轿旁的老头附在轿子旁边,低声道。

吏部侍郎王汉卿疲乏的揉着酸涩的眼睛,低头从轿子里行了出来,直起腰杆儿,也没说什么,等人敲开侧门,背着手踱了进去。

王府在夕阳之下,氤氲之气浮动,为这座屋舍连绵的府邸蒙上一层梦幻般的sè彩。

前面有人领着路,后面有人簇拥,离内院还有些距离,便有丫鬟迎了上来,替下前院的家丁,还细心的带了灯笼,这就是百年世家的排场。

穿门过户,入了内院,立即便有人问,“老爷,今晚在哪房里用饭安歇”

王汉卿淡淡道了一声,“就六夫人房里吧”

即有人小跑着去准备了,估摸着还是先跑去六房知会一声,也好顺便讨个赏什么的。

长安王家,百年大族,嫡庶旁支,子弟数不胜数,用一句枝繁叶茂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经历了这许多年的风雨,王家依旧矗立在长安繁华之地,与李郑等门阀,并称豪族,门生故吏遍布于朝野内外,盘根错节,实是非同小可。

但说起来,自正德一朝,杨感为相开始,长安大族在这位相爷手下,是被压的一个个抬不起头来,有如此治世之臣辅佐。也让正德一朝平静安稳的度过了三十个年头,大秦渐渐兴旺,大族门阀到虽受压制,但实力不减反增,当年武帝罚下种下的恶果,也终于渐渐消去了影响。

不过没有人愿意仰人鼻息的过活,这些大族门阀,包括王家在内,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杨感去了相位的那一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