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615

分节阅读 61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会想旁人提起的。

而观陛下重用之人,也各个如比,这变相证明了他猜的一点都不错。

但话说回来了,反其道而行之附和于中书诸人那更不成,一旦掺和进去,惹得陛下心中不快不说,日后的麻烦也必然会接踵而至。

而陛下这个时候单单问他,除了示群臣以信重之外,是不知道他的处境吗,那断然是不可能的,陛下圣明烛照,哪里会不清楚这点关节是故意为难于他那更不是了也许,不过是见他一言不已经心有不李承乾想到这里,心中已有些后悔,这个时节,闭口不言,就是大错啊。

所以这左右为难之处,除非身处其中,旁人就算知道,也不会真正体会到其中滋味于万一的。

众臣注目之下,李承乾面sè不动,其实心思却已经转了不知道多少,片刻之后,他终于咬了咬牙,开口直言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得胜伯领兵渡河北上,本为偏师,进军临汾,已是大险,再若坚守,实乃不智,张大将军所虑不错,为大局计,当严令得胜伯回军。

避重就轻,谁都不会满意,但着实不愿卷进这番风bo当中,无奈之下,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果然,许多人目中出嘲讽之sè,转过了头去,但李承乾哪里顾得了那么多只是微微抬头,向陛下那里瞄了过去。

景帝笑意未减,还微微点头,摆手示意李承乾退下,但平静之下,所含的失望之意,让李承乾如坐针毡,不过是顾着他的颜面,没有细究而已,若是换个人,估计就不是这么轻描淡写了。

这一刻,李承乾后悔之余,却是将那远在河中,还带给他天大麻烦的赵石恨到了骨子里

李承乾看的不错,皇帝陛下有些失望,皇帝陛下甚至在想,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承乾也变得这般圆滑了,当初赵柱国曾言,可以数千兵马,破李承乾所率数万大军,当时

他不以为意,心中还道,朕要的是兵部尚书,又非领兵大将

但现在想来,也许赵柱国说的根本不是这个,许是

一旦心xg变了,人也就变得让旁人不认识了

当然,这纯属皇帝陛下触景生情,胡思乱想而已,要不怎么说,没人愿意招惹皇帝陛下身边的近臣呢,道理就在这里了,身在帝侧,一言一行,也许都会对皇帝陛下产生影响,即便当时未有那个效果,过后却也难保陛下不会记得,应景的时候,可不就有了作用真真可谓是防不胜防,这也正是近臣们足可自峙的地方,和常人所说的枕边风之类的类似,关乎的却乃旁人荣华富贵,甚至是身家xg命罢了。

但失望归失望,景帝却已经有子决断,微微tg直身子,沉声道:“下旨”

随着这两个字,随时候在殿外的几个御前待诏立即便被引了进来,陆续坐于众臣之后。

“晋羽林中郎将,猛虎武胜军指挥使,明威将军赵石平虏将军,加兵部shi郎,领东宫卫,掌河中事,许便宜行事之权。

群臣大震,连李圃和汪道存都惊愕的望了过来,又如当年平蜀故事但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胆敢开口说话

这还没完,大殿之中,除了几位待诏下笔之时的刷刷声,便是皇帝陛下清晰而又坚定的声音在回dàng。

“晋潼关镇守使,总掌大军事,明远将军,加兵部shi郎张培贤征东将军,太子少保问他,朝廷加恩至此,可有为大秦开疆拓土之志若无,朕当亲征”

到了这个时候,群臣真的是面无人sè,尽皆惶恐无措了。

“晋潼关镇守副使,大军留后,兼转运使,扬威将军折汇平寇将军,卸大军留后,转运使之职,为大军副,可随大军出征。”

“诏,委京东路安抚使韩聪,领潼关镇守副使之职,领大军留后,粮草转运使,圣旨到日,不须回京述职,即刻上任至于京东路安抚使之职,应由谁来继任,中书议一议人选,奏上来便是。”

半个多时辰之后,候在外殿门外的宫人们眼瞅着诸位朝中大人鱼贯而出,没有赐宴,都径自出宫去了,众人不由心里松了一口气。

但诸位大人们失hun落魄的样子,还是让多数人吃了一惊,更让人惊悚的是,一位四品大员,在出殿的时候,木呆呆的,根本没有留意脚下,结果在殿外台阶处狠狠摔了一跤,帽子滚出老远,手脸都摔破了,还没待震惊的宫人们上去搀扶,自己却已经利落的爬了起来,找到帽子,就这般心事重重的走了,看的一众宫人又是好笑,又是心中战战,也不知生了多大的事儿,竟让诸位朝中重臣失hun落魄至此,连失了官仪都不顾了呢。

他们哪里知道,随着皇帝陛下一连串的旨意搬下,其中隐藏的可都是陛下的雷霆之怒,当庭下旨,表达出来的,便是皇帝陛下已是不满到了极点,所以这一棒子下去,真的让人有些胆战心惊,也就难怪一众大臣们如此了。

尤其是其中两桩事,一个自然是赵石,朝中争论着许多时候,却是又成全了此人,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以领兵大将之身,而行节度使之事,若说当年事急,还可从权论之,但这次呢是陛下一时意气,示群臣以威还是早有此等打算个例,真的开不得啊

有的人真想当庭便说一句,唐末藩镇之乱殷鉴不远,怎可导其覆辙做如此想的人不少,但有勇气在这个时候说话的,却是没有一个。

而相比赵石,张大将军就显得有些倒霉了,虽说晋升到那个地步,稳稳压住了赵石一头,但听陛下的语气对于张大将军却也有了不满,也是,王佩已经战败回京,赵石又远在河中,张大将军还不依不饶的两位大军副帅,要都被弄回京来张大将军难逃专权跋扈之名啊。

一些人不由后悔,虽说事涉军机重务,但事情绝不能说有多重要,偏偏赶的时候不对,于是牵扯下来,这次委决不下,到底是惹怒了皇帝陛下,得了这么个结果,弄的大家都是提心吊胆,何苦来哉

不管中书怎样,枢密院怎样,这次的争论却已经是尘埃落定了,谁也没有讨了好去,而这样的碰撞,不是第一次,也必然不会是最后一次,随着大秦越来越是强盛,疆域不可避免的变得越来越是广阔,可以想见的,这样的碰撞也将越来越ji烈。

诸国争雄,bo澜壮阔,这样的时代从来不缺机会,也少不了风险,正是天下豪杰,大显身手之时,注定不会少了这样那样的精彩,而大秦朝堂之上的这一幕,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罢了。

不提大秦朝堂之上的这些纷乱,回到河中。

临汾重镇,不会因为秦金交战,而有什么不同,依旧tg直身姿,立于汾水之畔。

临汾东北三十里,这里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大雪初融,各处已经显出了几许春意,遮蔽道路的积雪慢慢融化,出下面斑驳而又肥沃的土地,看上去有些丑陋,但却深蕴生机,几许绿sè,从泥土中倔强的爬出来,于风中招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