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542

分节阅读 5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是天文数字。

现在国武监大兴土木,又是在国库并不宽裕之时,户部那里已屡有微词,对国武监如此耗费钱粮多有不满之意,若非皇帝陛下那里被赵石言辞打动,咬着牙让户部挤出银子来投在国武监上,国武监必将举步维艰,说不定夭折在银子上也是可能的。

坐在讲武堂后间,就着飘渺的茶香,赵石想的就是此事,其实从大兴土木到现在,有意无意的,从武学转换为国武监,并未激起多大的波澜,从招收生员,到大半年来,走马灯般游走于六部之间,他处置的都还妥当,便如当年入主羽林左卫一般”几乎是悄无声息间,练就出了一支强军,终在那惊心动魄的一晚之间,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辉。

所以,以他的性子,事情办的还算低调,国武监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恐怕朝中没几个人是清楚知晓的,若是亲眼看到如今承恩湖畔场景,十九都要大吃一惊。

不过面对国武监越来越大的开支,户部那里才真的是越来越惊讶,这可不是一万两万银子的小事,从去岁到现在,已花费不下十余万两银子,而这只最好是刚刚开始,怕是越到后来,花费还要更大”没有上百万两银子支撑,哪里完成的了这还不算国武监缓慢而又坚决的在逐渐吞并周遭的土地,这都是不花钱的,若是按照后世土地的价值,花费恐怕还在十倍以上。

这么多的银子,几乎可以肯定,越到后来,户部那里的关口也就越多”一日没有见到国武监的成效,日子也只能越来越是艰难,等到皇帝陛下的耐心耗尽之日,国武监的下场和武学也就并无二致了。

虽然应该还有两年的转圜余地,但随着国武监尖木工程的延续,以及国武监各类开支的增长,银子这阿堵物的重要性也就会逐渐凸显出来。

自己掏腰包那只能是一个笑话,别说他没那么多的钱,就算有,想要花在国武监这样的国学上面,那绝对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不够惨的愚蠢行为。

其实按照后世的法子,解决这事的法子有许多,但靠谱的还真是就没几个,比如说,有的人就会想了”这么多的土地,买卖上一片两片的,岂非就能赚的盘满钵满,那纯粹是胡说。

诚然,土地对于当世之人来说,具备着无与伦比的诱惑力,但这个时候的土地却也是最便宜的一种资源,为什么这么说只因人太少,地广人稀,土地自然便宜,大家不必争抢,只要土地兼并别那么重,天灾别闹的那么凶,土地人人皆有并非难事,即便是当世最繁华的城市里面,一处宽敝的宅地的价钱也不会太高。

这种情形其实从汉唐以降,再到明清,都一直在延续着,而书上多云,有豪富家资巨万,良田千倾,仆从如云,等等等等,后世之人一想,那得多大的地方确实豪富不假。

但只要稍微想想也就明白,那等豪富之家,多数是不用交田税的,这才早就出了许多史上说的豪门世家出来,若是一旦与平常百姓一般,交了田税,恐怕多数世家都要倒霉,因为田地本身价值不大,再要交税,以及等等相关支出,最终所得就要入不敷出,加上天灾的,怕是风险也就高的让人难以想象了。

所以说,在这个人口基数只相当于后世一丁点零头的时代,土地的价值远远达不到后世人们观念中的底线,想靠这个弄银子,只有脑袋坏掉才会做的出来了。

只有银钱和货物流动起来,而消费跟上,才能构成完整的商业链条,而在这个时代,商业也注定不会被人所重视,因为条件缺失的太多,想要靠行商暴富,那只有在水网交织的江南才有那个可能,在天寒地冻的北国,嘿嘿,只有马贩子,贩私盐的,以及那些做无本买卖的了。

就像是传说中的直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想象一下,一来一回就要好几年,再想象一下其中的风险和收益的比例,就知道,那多数都是粉饰盛世的美好传说罢了,真说赚钱,不是穷疯了,或是官家派出的敢死队,谁又愿意过那个独木桥当然,穿越所带来的不管不顾的金手指是例外

而按照赵石之前所想,在国武监周遭弄些茶肆酒楼之类的,于国武监也不无少补,与南十八等几个一商量,起初几个人都不以为意,但听到后来,几个人脸都绿了,国武监经商或是从中抽税乖乖,莫不是大人被银子的事儿弄的疯魔了,怎么想到这么个馊主意出来

等到几个急赤白脸的文人一解释,赵石算是明白了,商人在这个时代那就是渣,凡是和商人沾了边的,也等同于渣,国家经商,那叫与民争利,官员经商,那不但是与民争利,还是道德败坏的典范,杀头的大大的。

从商人那里抽税,自负盈亏做梦去吧,商人到是乐意的紧,但这不但犯了朝廷律法,且国武监就等着遗臭万年吧。

想靠着脑子里那点可怜的商业知识到古代来弄银子,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因为商业是当世国家严厉监管却又最最鄙视的行业,还是那句老话”悄没声的自己弄两处产业,那没什么,但想弄的光明正大,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在几个幕僚临危救主一般的规劝下,赵石无奈的接受了现实,想要金手指一把的心思胎死腹中,而且以后长了心眼儿”再不提此类话题了。

所以说”银子还得从国库里弄,但要怎么弄,还要弄的细水长流,不让户部的人抓狂,才是考校人的地方。

想到即将开建的公主府,赵石摸了摸下巴,有了些头绪看来要跟那位太子殿下多走动一下,宫里也要常去”在那位皇帝陛下的眼前也得多晃悠,时不时的敲敲边鼓

看来真应了那么一句,人事大于一切啊,没来由的,心里感慨了一声”头一次办学,摊子铺开,才省得世事维艰的真谛,反而是在军中,能如鱼得水,顾虑要少的多的多”这许多时日耗费下来,也不知结果如何,若在军中”也不知练就了几许强兵出来了的。

正沉思间,有人已经走了进来”禀道:“大人,生晏皆已到齐,大人这里””

赵石放下不知什么拿在了手里的茶杯,瞅了来人一眼,微微颌首,心里却在乱七八糟的想着,这个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的家伙就是他现在的书记官了,其实所持诸事和秘书差不多少,此人是国子监出来的,而国子监那里估计是将美风仪这一条贯彻的分外的彻底,眼前这位就是个标准的良家美少年的模样,在一群粗横的大老爷们中间,那叫一个显眼儿。

所幸,用了些日子,于实务上略有生疏,但接人待物,却很是不畏不亢,让赵石颇为满意,唯一别扭的是,身边老是跟着这么一位,未免让旁人浮想联翩断背山可不是后世的专利,这个时候好像也是颇为流行的

“今日休沐之期,幸好,幸好,和王螃蟹约了这么个日子,不然的话,老子可就回家中快活去了,瞧瞧,瞧瞧,这缺了多少人等那些小子回来,可不得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不过,这人是不是少了些督学怎么就挑了这么个日子””种五换了身干净的学服,颇有些幸灾乐祸的念叨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