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442

分节阅读 4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叫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呢。

思忖再三,赵石本来打算只留下两千兵马在汉中,供张承,郭猛调遣,但现在嘛,却足足留下了七千兵马,几乎将整个中军都暂时留在了汉中,又与张承等商议,一旦蛮族举族而来,却不能给蛮族许多自主之权,不然之后必要得寸进尺,留下尾,不过这恩威并施之策,却还要张承两人自己琢磨,赵石这里也只能报京师长安,催促朝廷派遣能吏急来汉中。

在汉中等上半个月,那是等不得的,多拖延一日,蜀中战局也就不知会生多少变故,哪里耽搁的起

最终,宁向岳走后,赵石便率领三万余兵马拔营而去,沿汉水日夜行军,不数日,便于驻扎于汉水之侧的李金花所部汇合,两日之后,将俘获之汉中乱匪留在金州,大军随即拔营过汉水,终是又踏上了利州地界。

此时已是大秦景兴三年五月夏,青山叠翠,绿意迎人,一路行来,满眼都是蜀中景致,但比起往日的利州,却是少了许多的人烟,一路上,人迹渺渺,田地荒芜,偶尔碰见几个村落,也已空荡荡的如同鬼蜮。

也正如赵石所料,利州一路,乱匪几乎绝迹,而幸存的利州百姓见到大军,已如惊弓之鸟,大军还没到的时候,就都逃了的。

景象虽说凄凉,但赵石却未有多少怜悯之心,乱匪能在利州一处聚兵二十余万,起初那些杀官造反,助拜火神教起事的终归还是利州百姓,不然拜火神教才几个人哪里会有二十多万人马

当然,这其中没有谁对谁错,此乃国战,蜀中百姓心向故国也说不出什么错来,还是那句老话,份属敌国,没有无辜一说。

大军一路行来,却未碰上什么敌人,到是一些险要之处,百姓聚集,大军一过,有的当即逃了,有的却是门户紧闭,一片的敌意。

大军到得西县,这里本是蜀中重镇,当初不但是汉水大营的粮草囤积之所,更有数万百姓于此聚居,但是现在,却是残垣断瓦,满目疮痍,荒草已经长出不少,进去一探,间或还能现些死人骸骨,一片焦黑之下,也不知西县被毁当日死了多少人,若非时日还短,留下许多痕迹,不然这座千年古镇看上去就好像从来没存在过一般。

看了这等惨象,不光众将默然不语,便是赵石也长长叹了一口气,就在这废墟之上,赵石下了一道军令,派兵四出,纷高各处村县城镇,大秦援军已到,命各处百姓自归家园,不得有误,若再有敢手持刀兵,结寨自守者,杀无赦。

众将皆是不明所以,却是不知大帅要做什么,不过现在赵石在大军之中威望越来越高,解了汉中之围后,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众军皆以其为军中砥柱,即便是那几位京兆殿前司禁军出来的也收起了多余的心思,就更不用说旁人了,其实换个说法,就是胜仗越打越多,这军心士气也就不用再担心什么,而领军之人在胜利的光环之下被底下军兵无限的神化下去,于是,一支令行禁止的劲旅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一声令下,众将即使心中存疑,却也都凛然遵命,并无一人多问什么,在这一刻,赵石在军中的威望也是尽显无疑。

不过赵石领兵日久,虽说控制强了一些,但对于领兵之道却也是越来越熟悉,众将不问,他已经开始解释。

“蜀道难行,阴雨连绵,这一路急赶,众军已然疲惫,再向前去,就是利州城,说不定要厮杀一番,在这里整兵五日,梳理一下地方,也好让蜀人瞧瞧我大秦兵威。”众人一听,都道大帅英明,多少觉得大帅行军布阵,总是有章有法,该急的时候急,该慢的时候慢,实是让人心服。

其实赵石这里除了如上所说之外,也有他自己的打算,从金州起兵之时他就已经让赵飞燕将手下人等都派了出来,此时一个月已经过去,却是到了看看效果如何的时候了

绵谷县西南,背靠松竹岭,有一处寨子,此处名为成家寨,之所以以寨称之,主要是因为成家祖上据说也是后蜀开国之臣,后来告老还乡,回了故里,这位成家先人却是出身草莽,干的原是无本的买卖。

衣锦还乡,一门皆贵,后蜀朝廷赏赐众多,那位先祖却是豪杰之气大作,立了这成家寨,说是寨子,其实和小城差不多,有城墙围着,背靠松竹岭,也算是成就了一方人物。

成家后代子孙虽然没先祖那个福气,能赚个五品以上的官职回来,但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举足轻重的望族了,县太爷到这里上任,先要见的不是衙门中人,而是先要见一见成家老天爷,之后才能平平安安的在这个地方呆下去。

成家子孙繁茂,只这一代就有五子,都是嫡支所出,其他旁支子弟加起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成家福禄绵延,到得现在这个地步,子孙行事也渐渐张狂了起来,这一代的五个儿子就号称成门五虎,各个都是横不能走路都横着走的角色,绵谷县之人私下里皆称之为五霸。

太平时节其实也就罢了,这五人就算再是嚣张跋扈,只要不想着谋逆,也惹不出什么滔天大祸来,但方今乱世,五人却是给成家招惹来了灭门之祸。

秦人来了,成家寨没事,因为成老天爷还在,将家里惹是生非的几个愣头青圈在家中,自己则带人率先去秦军军营劳军,秦人也无意与乡中百姓士绅为难,大军一路并无所犯,就过了绵谷县。

这里刚将心放下,没过半载,利州又闹起了匪患,这回见多识广的成家老天爷也捉摸不清到底该是如何了,事也凑巧,松竹岭上就有一伙儿强人,人数不多,只有数十人而已,这些家伙见利州大乱,立马打着趁火打劫的念头下了山。

说来也是好笑,这伙强人中到有一半儿是被成家强占了良田,这才被逼上山的,下山第一件事自然是找成家报仇了,这个根本就不用问。

而成家树大招风,还有几伙儿乱匪也盯上了成家的家财女人,于是乎,成家就算想安稳也安稳不得了,先是松竹岭上的强人趁夜而来,想要将成家满门杀个鸡犬不留,但成家到底不是好惹的,外间闹的纷纷扰扰,寨子中能无防备

这伙儿强人也才几十人而已,而寨子里佃农,家丁,以及成家的子孙亲朋等等,近千人居住于此,这伙强人一来,就如羊入虎口,让成家那五个恶霸小子带人杀的杀,擒的擒,一个都没逃的出去。

后来的几伙儿人也是如此,几仗下来,成家却是打出了些名声,周围村县百姓纷纷来投,成家为了自保,来者不拒,一时间,成家寨是人口剧增,不多时便已有数千之众。

这人一多,粮食,食盐等物也就紧了起来,最后是成家五虎中的老四一拍脑门,想出个主意来,也没告知老太爷,伙同几个兄弟率人径奔县城,此时利州大乱方兴,像绵谷县这样的大县,却有地势有些偏僻的所在,还没吸引那些大伙儿乱匪前来。

成家五虎带人进了县城,直奔县城官库而去,见这伙人人多势众,气势汹汹,却是无人敢管。

成家的这五个愣头青不管那许多,带人便砸开官库,将其中粮米等物,尽皆劫到了成家寨,这一下可是出尽了风头,来归之人更多,便是一些乱匪也听闻了绵谷县这里有成家寨,和大家伙儿乃是同道中人,杀官造反,很是有些声势,即属同道,大伙财的地方很多,也就不去绵谷县人家的地盘上讨食儿了。

这么一来,成家虽说是为了自保,却真还保全了一县之百姓,若照此下去,等蜀中平定之后,也算有功无过,继续过他们的太平日子了。

但坏就坏在成家五虎见人越聚越多,人人恭维,各个谄媚,竟然还有那无耻的将他们几个与三国时的五虎将相提并论,这般下来,心气儿可就不同了,再不管家中老太爷之类的长辈唠叨,都觉乱世出英雄,所不定他们还真能干出点惊天动地的大事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