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292

分节阅读 2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称低廉。草原人需要南方地盐茶香料以及御寒地衣物甚至是米面等等东西。几斤粗盐便可以换取一匹好马。到南方转手便是成千上万两地银子。这差额巨大地利益。足以让商人冒着失去生命地危险来到这遥远地草原上。

如果是往年。只有那些熟悉草原。并和草原上地贵族们有着关系地商人才可能获得收买马匹地权力。数量也有严格地限制。多则数十匹。少则数匹。少地让商人们难以忍受。而且这些交易也都是秘密进行。毕竟鞑靼人不会冒着触怒金国地危险。而明目张胆地和商人们交易。

如今不同了,金国在云中草原上的大军遭受了西夏大军的重创,几个月的战事下来,整个云中除了守卫西京大同府的金兵主力之外,金国的军队几乎被西夏人一扫而空,河东太原那边就更不用说了,金兵一战而败,被大秦打的溃不成军,传闻若不是大秦统兵元帅,大秦皇帝的哥哥,魏王李玄道受了重伤,估计如今大秦的兵锋已经到了太原了。

在这一年,自大秦起兵,在汾水之畔一战将十万金兵打的大败亏输之后,实际上金国强大无比,不可战胜的光环已经在他们头上坠落,这绝不是一场局部战争的失利可以概括的,影响必将深远无比。

比如说现在的鞑靼人,失去了金国陈于长城的重兵压制,便也没了多少顾忌。在将一群怒火中烧的乃蛮部使者送走之后,阿剌儿汗便召开了部落盟会,第一件事情就是决定明天春天在鞑靼草原上大开边市,盐茶,刀枪弓箭生铁等等所有东西都在贸易之列。

只是没想到商人们来的这么快,草原还在深冬之际,便已经有商队成群结队的涌入汪古部,几乎之前几年加起来的商队也没有今年这么多。

其实草原人和中原汉人的区别之处绝不仅仅在于他们是游牧民族,不事耕种而已,他们对于商人的尊重也远远过中原最懂得变通的官吏,在草原上更有不成文的规矩,可以劫掠敌对部落的马匹牛羊,也可以杀死那些可着不顺眼的无辜之人,但绝对不会去打商队的主意,因为那样会让商队远离他们的部落,得不到来自南边的美酒和盐茶,这对于部落来说是致命的,而除了这些东西之外,他们最需要的还是铁器。

商人们来到汪古部,虽然正值严冬,他们在这个季节带来大宗的货物,草原上的牛羊马匹都很瘦弱,这个时候交易让双方都不可能满意,但这些商人大多都是先来探探行情,瞅瞅鞑靼人需要什么,价格又该定在什么位置上,等到来年才是交易的好时候。

这些本与赵石无关,但从古到今,商人都是个除了官员之外,最懂得钻营的群体,他们甚至比一些官员更加知道权力带来的好处是多么的巨大。

而这些来到汪古部的商人虽然有来自金国的,有来自西夏的,更有来自南边汉人国家的,但无一例外的,这些商人都不会是单纯的散商,所以他们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他们无一不是消息灵通的人物儿,身后自然便有着各式各样的背景和势力的影子。

不过,不管他们来自哪里,其中汉人却是占了绝大多数,这不难理解,汉人人口即多,经验又足,不管是在哪里,都能看到汉人商人的影子。

他们来到汪古部,受到了鞑靼人的热情款待,一些熟悉草原,而又心思灵敏的商人从鞑靼人对待他们的态度上就已经知道,这次看样子是来对了的。

而随着不停的打探消息,赵石这个特殊的存在也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一个汉人,在汪古部却是畅通无阻,无论是部民还是那些鞑靼贵族,都对其尊敬有加

所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汉人在草原上毕竟并不多见,遇到一个两个可不就和故知差不了多少了吗

一些汉人商人立时大喜,不过这些人不管心性如何,却都是些老于事故的,到也没急急的上赶着来找赵石,先就派了人四下打听赵石的身份。听到回来的人一一转述听自各处的传闻,各人更是大喜过望,也暗叹这个家伙运气太好,汪古部额浑琴其海的美艳之名传于草原,怎么就没叫自个遇到对方落难的时候呢说不准就能弄个财色兼收呢。

这还不算,眼见对方来去皆有王帐护卫随行,支使起来更是如对家人奴仆,身旁不是跟着那位额浑琴其海,便是汪古部的小王子不颜惜班,又盛传对方勇力天生,是天神赐下的使者云云,众商人这才确定了对方在汪古部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于是乎,到赵石这里来请见的商人越来越多,弄的他是不厌其烦。

好像现在,眼前就端端正正的坐着两个人,“河东崔适,凤翔赵光见过鹰扬将军”

第一卷乱世可有桃花园第三百八十四章来客

一个来自金国的河东,一个却是大秦的凤翔,这样两个人凑在一起,而且好像是一道来的,神态间也没什么敌意与戒备的意思,看上去多少有些怪异。

来自河东的崔适是个看上去颇为文雅的中年人,一点也不像是个商人,到像是饱学的儒士,虽是垂着头,表示了一定的恭敬,但骨子里那种文人的傲气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河东”这些日子找上门来的商人是越来越多,目的无非就是想让他帮忙说话,如今汪古部要开边市,这个消息已然确凿无疑,但这里面的道道却有很多。

金国和西夏鞑靼的边市时开时停,限制也是极严,而鞑靼人自开边市还是头一次,这回是要什么货物,给什么价钱,在哪里开放边市等等,对于这些商人来说都是极力想要知道的,其实这些消息便等于是金钱的,这还不算,最重要的便是战马了,鞑靼这边不可能无限制的提供足够的战马,这是一定的了,那么谁能得的多,谁又得的少,可能还会有人根本买不到战马,这中间的关节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并不是大家的身家如何,而是有没有人为他们说话,人家信不信的过你的问题。

为了求他一句话,这些日子送到他这里来的厚礼已经堆满了小半个毡帐,甚至有几个更是许下了让他凭空抽上一成的纯利,也算是下了血本,毕竟他们辛辛苦苦跑来跑去,最后落在手里的真金白银最多也就是两成到三成罢了,赵石什么都不用出,更不用费事,就是一句话的事儿罢了。

但赵石是礼物全收,但在不颜惜班和琴其海面前却是连一个字都不带提的,最后反而是琴其海有些看不过去了,问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赵石也只是淡淡一句。“商人逐利,不可轻信。”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敷衍之词,这是赵石心底里的想法,这不是受到什么儒家保守思想的影响,认为商人见利忘义,无无行的思想产物。而是在经历了后世现代商业大潮之后,对于商人们为追求利润,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以及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自心底地厌恶。

商业战争,这个名词在他脑海中最是深刻,商人们对世界性范围内的资源的渴求,导致了自二战之后的一系列战争,现代战争已不是征服为主,而是对各种资源的掠夺,所谓的大国政治。多数便是商人政治。

经历了国内十年代地商业大潮之后,对于闭关锁国这一过于极端的国策的彻底摒弃,使人们开始疯狂的迷信商业和金钱。这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罢了,导致的不仅仅是人们道德理念的倒退甚至是崩溃,还有随着商人们贪婪的目光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越来越近的全球战争地脚步。

而对于赵石来说,这些并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他只是出自军人本能的对这些惟利是图,见缝插针的商人感到反感和不信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