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177

分节阅读 1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时候更是好像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到是折木清依然如故,腰杆挺的笔直,看上去极是威风的。

意态悠闲的微微一笑,“五哥镇守潼关,父皇驾崩,朕没有瞒他,不叫他回来也不是忌讳什么,只是金人哨骑已现于潼关附近,大战就在眼前,这个杨卿是最清楚不过地了,临阵换帅,军心必散,所以便以夺情处置了,便是如此,朕也怕逢我国丧,潼关戍军人心不稳呢,所以这个重任还得五哥担着。

你们先议议,看是不是从西军中再抽调些兵马往潼关援应,兵部户部那里你们也得盯紧了,粮草军需都不能有半点短缺,金人辱我太甚,长安喋血,视我大秦如无物,遭逢父皇身子不适,这事便放了下来,如今竟然又起兵犯边,这一仗不但要打,还要打的金人再不敢正视我大秦为止,你们以为呢”

众人听了他这一番话,都是面面相觑,听这话里的意思,这位新皇一旦登基就要擅起兵戈大秦立国百余年,虽是屡争西夏,但东进之心还没有哪个皇帝起过的,相对于西边的西夏,大金实乃庞然大物,疆域宽广,又兼兵戈犀利,这要是打的不可收拾,可怎生得了还要增援潼关之后五王那里可怎么个处置法儿陛下心里打的到底是个什么主意

参知政事文阁殿大学士郑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陛下,金人势大,我大秦居雄关以自守已然是勉强为之,若战事连绵,值此国丧之际,一旦失利,恐怕

“哀兵必胜”李玄谨也不等他说完,直接一句堵了回去,“再有父皇在时一直盛赞五哥有将帅之才,父皇如今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五哥的才能朕还是要倚重的,有他统帅大军,朕是放心的,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众人脸色一僵,这在正德皇帝在地时候可没见过的,一言而诀国事,如此独断实同儿戏,莫不是这位陛下想趁机处置了五王不过拿军国重事来倾轧异己,这未免有些让人太过心寒了吧

杨感斜歪在椅子上,身子已经疲乏到了极点,一阵阵的困意袭了上来,但还是强打着精神仔细听着,这时却是暗自叹息,朝臣暮气深重,而眼前这位陛下锐意进取之心又是太盛,棋局虽已布置妥当,但前途实在难测的很啊微微坐直身子道:“陛下英明,五王治兵严谨,精于战阵,实堪重任的,只要麾下兵卒足够,金人实不足惧。

不过陛下一直属理兵部,兵部尚书之职一直缺着,值此之时,应尽快补之,还有三司使一职自曾度失踪也无人任之,司务混乱,与国事无益,不如也一并而决。

尤其尤其是户部,账目混淆,人员庞杂,如今又是群龙无,臣谏陛下诏专人察查,此当务之急,不可不慎,不然外事堪忧啊。”

“此诚老成谋国之见”旁边几个人都是颔称是,心中暗自钦佩,这杨相说的真个是点滴不漏,不过听这话里的意思,怎么也是顺着陛下的想头儿来地,五王专兵在外,至今也没有一封祝贺新皇登基的折子递上来,这样的做派还要加其军权,真真是让人担忧之极。

李玄谨指节敲打着桌案,眼光闪动,他一腔的雄心壮志,局面又已经布置了一年有余,事事顺遂之下,做事便有些过于急切了些,这个时候看这几位宰辅都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心中别提有多腻歪了。

但静下心来一想,杨感所说又有道理,攘外必先安内,此时内务还有许多需要措手地事情,兵事上看来真要等上一等了。

“好,就按杨卿所说,你们下去先议议有什么合适人选,事情该如何处置,想好了递上个折子来给朕看看。”

说到这里微微一顿,接着笑着道:“你们都是父皇用惯了地老臣子了,朕是再信任不过的,但朕毕竟不是父皇

到了这里便停住了话头儿,这个不需细说,几人都是玲珑剔透之人,一想便也明白地,于是接着道:“好了,还有个事情,你们都也知道,羽林左卫副都指挥使赵石有救驾大功,国丧期间办事又极是勤谨,据说现在也没回家看上一眼的,这样的忠臣按理说怎么赏他也是不为过的,但他毕竟年纪还轻,现在已经是从五品的官职,身上又有封爵,赏赐太重恐怕有些不合适,太轻了又不能酬其功劳,你们看朕应该如何”

第一卷乱世可有桃花园第二百四十五章国议二

众人一听之下,心中都是了然,赵石此人是眼前这位陛下出京时捡回来的人才,可以算是私人中的私人,心腹中的心腹,这人际遇虽是非凡,本人却更出彩,先还是默默无闻,武举上力夺魁,力毙金国武士数人,从此得了圣宠,接着便是金銮殿上一场比斗,活活将东宫侍卫统领秦克简打死,得了羽林左卫副都指挥使一职,之后在皇城边儿上遭遇金国刺客十数人,以一人之力,尽屠来者,保世子平安无事,到好像是当年长坂坡前赵子龙重生一般,接下来圣上亲见温勉,夜宿太液池,威名赫赫之余,这恩宠也是一时无两。

西山练兵,本来以为能消停些时候的,不想才半年,又立下了拥立之功,好像全天下的好事都让这人给碰见了。

现在陛下提及此事,到多数是不想让旁人说他任用私人,恩宠太过的意思了,不然一个小小的左卫副都指挥使还不至于让他们一起来商议如何赏赐的吧看来陛下是想着要光明正大的封其官职的了。

不过此人现在虽说官职并不算高,可是如今却是权重之极,京中就只剩下了这么一支可战之军,经历了那晚的变故,接着又是给老皇帝置办丧事,朝局颇为混乱之下,到也多亏了这人手下官兵将校维持协助,不然场面不定怎么纷乱呢,有这人在侧,那几位皇兄可都是老老实实的,不过就是如此,连长安令尹都得听这人号令行事,虽说只是权益之计,但这人的权位却显太高了些,如今长安城内,提起这位左卫副都指挥使大人,都是谈之色变的居多,都道是拿人血染红的官袍,其凶名可见一斑。

这样一个人封赏起来确实也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情。最关键处却是此人年方十五,还不到弱冠之年,陛下那句话到是说的实在,赏的太重,以这人的年纪,以后还怎么给其加恩总不能封个异姓王爷出来吧太轻了好像也不行,毕竟这滔天大的功劳都是实打实地,此人如今已是代表了陛下的脸面,赏赐太轻不光是让陛下不高兴,也叫有功之士心寒不是这个火候儿着实难以把握了些。

既然想明白了此节。众人便也放下了其他的心思,气氛上也就轻松了很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