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59

分节阅读 5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情传到太子耳朵里了不过随即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若是太子想管这事,早就管了的,还用等到现在

想到这里,试探的说道:“这事下官到是知道一些的,庆阳之事后,显锋军有些士卒受的伤颇重,已经不堪征战,便结伴回乡了,一些家里没什么牵挂的就到了巩义县,听说到了那里就又入了禁军,收容他们好像是个经历了庆阳之战的护粮军队正,叫什么下官忘了,不过虽然这样做有些于规矩不和,但这些显锋军的士卒无家可归,又多历战阵,像他们这样的人,回到乡里总会无故生事,很是不安分的,如今有人收留他们,又能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岂不是正好,所以下官虽然知道此事,到也没怎么在意的,殿下现在提起”

李玄持听了他这番解释,心里着实想一个窝心脚踢过去,正好杀了他这些年苦心经营才聚拢在手里的人手那么多人,表面上他毫不在意的样子,但这心里早已经开始滴血了,李武那个窝囊废竟然将这些凶悍的镇军士卒就这么放走了,真真是个废物,他是什么人,李严蓄虽然极力掩饰,他一听便听出了其中的味道,准是那个李家的公子哥又干了什么龌龊事情,才惹的这些士卒兵也不当了,一起回了乡。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但话却不能这么说,只是装作漫不经意的说道:“那个队正是个叫赵石的,如今已经是个旅帅了,在巩义县那个地方很有些势力的

看李严蓄依然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心中也明白了,一准儿是那个公子哥没把庆阳夺功的详情告诉自己的父亲,他心里这个气啊,于是肃然向李严蓄道:“回去问问李武李将军,他肯定不会忘了这个人的

李严蓄出了太子府,有些茫然的上了自己的官轿,犹自不知道太子殿下是的哪门子脾气,不过是个禁军旅帅罢了,至于这么郑重其事吗看来回去还得问问小五儿

第一卷乱世可有桃花园第八十七章清明

前面的时间有些不对,阿草把阳历和阴历弄混了,清月中旬左右,前面写了个晚春的字样,已经更正,望大家不要笑话阿草才好。

有没有月票了兄弟们本来想着既然进不去前十,要不要月票都无所谓了,但前些天才知道分类小说的月票榜已经启动了,前六名有奖,大家看是不是能努努力,看能不能进去现在应该在十二三名上面,应该很有希望的,但要大家帮帮阿草的忙,阿草自然会以更精彩的内容来回报大家的

时间一晃而过,天气渐暖,大地回春,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清明的前一天。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变为鹌,三候虹始见。”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里已经是巩义县地界,一行二十四人信马走在官道之上,这些人里面有男有女,除了领头儿模样的几个人之外,其余人都是身形彪悍,腰间挎刀的汉子,不过在这个时节,没有这群人到也没什么稀奇的,看他们的神情就知道,这是一群家事不凡的公子小姐带着护卫来野外踏青。

不过在他们身后不远处,是两三辆驼车,十余个散碎人等,这些人身上大包小包带着不少的东西,看装束大多是些庄户人,那几辆车上坐的却都是商贩儿了。他们不即不离地跟着前面的队伍,既不上前打搅,也不离去,这一前一后的队伍看上去不由有些古怪。

其实到也简单,巩义县如今在大秦西边也算的上是声名远播的了,这里一波接着一波的闹匪患,一批批的人头以及活捉的盗匪先是被送到县里,接着通过驿站送到团练使衙门,这一路上得有多少双眼睛看见想不出名也不成的。

至于赵家村。如今规模越地大了,因为这里已经不像是个村子,又以赵氏之人作为主导建起来的,所以口口相传,便成了巩义县赵家庄,如今在巩义县这个地界儿赵家庄的名字自然也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了,随着名声的传开。每逢年节,附近的百姓,不管是富裕人家,还是平头百姓,官府的差役,以及商贩儿,甚至数十里之外地人们都会聚拢在这里。热热闹闹的举办一次庙会,且一次比一次盛大,其中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了,名声在外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这里驻扎着五百禁军,这些禁军吃的好,穿的好,手脚也大方。还不欺负人,来到这里的人们第一次尝到了甜头儿,那么就有第二次,来地时候还会将自己的亲近之人怂恿来,自然是一次比一次人多了,再一个,这里背依青山。前绕绿水。一排排的木屋错落有致。掩映在一年比一年高大的树木当中,一眼看去。真个是别有一番景致的。

跟在后面的这群人自然便是去赵家村赶庙会的人们了,清明将至,春风送暖,正是办庙会的好时节,为家里添些物什,或是卖上些东西,换些银钱支使,若是过了清明,雨水一下,则就到了春耕之时,不趁着这个机会出来走动一下,之后哪里还还有机会

至于跟在人家身后,还不是前些时由闹了一次匪患,大家都提着心思,大家都听人说了地,几千人马来赵家村,也就是如今的赵家庄给年前死在这里的贼人报仇,半夜里就开了打,据说厮杀的声音连几里外的人家都听得见的,你说这些贼人不是找死来的吗那五百禁军大家都见过地,一个个都是人高马大,胳膊上能跑马地汉子,不说一个顶十个,看那样子,三五个汉子上去总是个白给地了,只千十多人,就敢来赵家庄这地界寻仇没听见县里已经传开了的,“宁遇阎罗,不碰一虎,宁闯鬼关,不路赵庄。”,说地是谁,那不就是赵家村里那头猛虎吗

果然,不到天明,那群不知死活的贼匪便被杀了个干干净净,据说还有胆子大的到厮杀的地方看过,尸体到是没看到,只是说那血水流的,整整几里都被染成了红色,远远一看,便像是到了十八层地狱差不多。

在这些平民百姓眼里,那五百禁军,实在是已经和天兵天将差不了多少了,西北这个地方本来就是民风彪悍,听闻巩义县出了这么一位英雄豪杰,不光是县里的年轻人,便是临近府县那些正当年的汉子们也都活动了心思,慕名来投的不在少数,但人家任你说的天花乱坠,就是不收,显然那些没见过血的愣小子们根本不入人家的法眼的。

不过话说回来,那五百禁军虽然厉害的像是神仙下凡,但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可不是什么刀枪不入之体,该小心的还得小心,前面那伙人背刀挎剑的,看上去很有些安全感的,跟着他们遇到贼匪也不

白丢了性命,所以这群人的身后便跟了这么一支由各的队伍,还有越聚越多的架势。

前面的队伍初时还很是警惕,也派人过去问过的,在知道了这些人的意图之后,也便不再理睬了。

这些人以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为,这人眼角眉梢总带着一股凌人的傲气,身上穿着一身藏青色对襟胡服,脚上踏着一双流金云纹胡靴,一眼看上去,干净利落,透着一股勃勃的英气。

此时他嘴角含着莫名的笑意,正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身旁那个三十多岁的文士说的话儿,在说完前面的几句之后,这个文士也是来了兴致,看了一圈周围听的聚精会神的护卫,笑着道:“今天本来是古时的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源于春秋之时,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护送重耳逃亡,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地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