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血 > 分节阅读 27

分节阅读 2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士太子少师杨感杨抒怀的府邸,杨感出身西秦将门杨氏一族,其祖杨业字继业,乃西秦名将,历任金明寨都统,秦凤西路统治副使,延边镇都指挥使同知,后左迁京兆府宣抚使,殿前司指挥使太子少保,后戍潼关,威名赫赫,被当时北方的契丹人称为杨无敌,当时西秦高宗见了他也只呼令公而不名,此时杨氏一门已一越而为西秦豪门之列。

杨氏一门以武传家,到了此时已有二十七代,到了杨感这一代,却是出了他这么个异数,杨感自小聪慧绝伦,六岁能文,七岁能诗,却对舞刀弄棒丝毫不感兴趣,兼其心高气傲,也不要朝廷恩荫官爵,八岁中童生,九岁举人,十五岁就已进士及第,殿试之时,一篇时论针砭时弊,字如珠玑,令群臣侧目,皇帝龙颜大悦之下,亲赐表字抒怀,是为天子门生。

至此,杨感官途坦荡,再加其才干非凡,虽说少年成名,锋芒太盛了些,但还是以三十岁的年龄一路升迁为吏部侍郎,就在人们以为这位年轻而又野心勃勃的大人终究有一天会入主中枢的时候,西秦昭武帝却老来糊涂,不顾群臣反对,一意孤行,起兵伐夏,最终却是损兵折将,更有西镇指挥使任得敬断后被围,降附西夏,满朝哗然。

昭武皇帝下罪己诏,退位,皇长子李从业即位。

而杨感因为和任得敬交从甚密,再加上木秀于林,锋芒毕露的缘故,也就成为了皇帝一时冲动之下,最好的遮羞布和替罪羊,被贬至岭南烟障之地,这一去便是十年,直到平帝李从业病殁,正德帝李晔即位,四十岁的杨感才在杨氏一族的努力之下,被新君招回,这位当年曾名动长安的少年才子经历了这次挫折之后,却是锋芒尽敛,实心任事,一步步,历二十年,终是坐到了这个位极人臣的位子上。

此时正是初春时节,风中带着些暖意,实际上却是冰凉刺骨,再加上冬天大雪,此时冰雪还未全部消融,天气自然暖不到哪里去的。

杨府本就阔大,这后园也小不到哪里去,如今虽说各国并立,重演春秋故事,但终究都是汉家子民,南方的建筑风格在唐时就已传入北方,建宅造府都讲究的是一个山水相映,门廊九曲,尤其是园林方面,讲究整齐雄浑,左右对称的北方建筑风格已经融入了不少的变化,所以杨府后园一眼望去,却是林木森森,遮遮掩掩之下,才能看见少许斗角飞檐,可见已是深得南北园林之要,这时虽是初春时节,但从别处移植而来的桃梨丁香却已经开了个满园,映着园中一片湖水,再加三两亭台措措落落,一眼望去,立时有胸垒尽去之感。

当此之时,几棵犹带冰雪,却依然绽放的梅树之下,两个身姿娇俏的小丫环左右站立,一个手上捧着香烟渺渺的香炉,另一个则捧着一柄带鞘长剑,两女身上都穿着名贵的胡裘,乌黑的长随意的系在脑后,对应着这满园的春色,更是显得肤如凝脂,人比花娇。

梅树之下铺着一张胡毯,毯上有几,几上有琴,琴声叮咚,却带着一股让人静而忘思的禅意。

弹琴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子盘膝而坐,看不清高矮,身着素色袍服,中年人脸上颇有风霜之色,一条疤痕自额头起直贯鼻尖,看上去有些狰狞,但只要配上这人一双明亮灵动的眸子,却使此人透出一种别样的成熟男子的魅力。

第一卷乱世可有桃花园第九章十八

琴音平缓自然,如清泉细流,润物无声,只要倾心去听,便有迷醉于其间,不可自拔之感。

琴声错落间,中年人手指一挑,呯然一声短音传出,旁边侍立的两个丫环都是一惊,只觉得心间好像突然被重锤敲击了一下,立时有些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还没等她们醒悟过来,琴声已变,铮然之声接踵而至,这突然的转变就如同细流归入江河,立时变得奔腾狂暴,浩浩殇殇。

琴音越来越急,隐隐间已是带了金戈之声,中年人此时脸上的逍遥洒脱之意尽去,肃穆中带着一丝狞厉,灵动的眸子中也带了几许癫狂,额头上更是汗迹隐然,有些吃力。

突然,呯的一声爆响,琴声嘎然而止,琴弦已断,崩断的琴弦在中年人的脸上划出了一道细痕,两个侍女都惊呼了一声,其中一个立即从怀里掏出雪白的绢帕,要给中年人擦拭。

但中年人闷哼了一声,一把推开,长身而起,这时才看出,此人身量极高,四肢长大,可以称得上魁梧雄壮。

中年人闷不做声的走了几步,两个侍女却也知道此人的绢狂性子,并不以为怪。

中年人这时却是长叹了一声,那个掏出手帕的侍女跟进了一步,掂起脚尖,一边给他擦拭血迹,一边温声道:“先生,您每次弹琴都是如此耗费心力,这可如何得了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是啊。”

中年人苦笑了一下,愁色愈深了几分,“我又何尝不知了只是琴乃心声心声啊唉”

接着又是蔚然长叹了一声,神情微动间却是恢复了往常的淡然表情,这两个侍女虽然跟他日久,但他的心事却不欲说于任何人听的,今日说了这些,已觉有些失态,立即住口不言。

两个侍女却也知道这个主人行事虽然不拘小节,但却有满腹的心事,她们身份卑微,也知道似这等惊才绝艳的人物,心性傲岸,特立独行,他的心事也绝不是她们两个相府的侍女能劝解得了的。

旁边那个一直未有说话的侍女却是机灵,立即引开话头道:“先生的琴技出神入化,已然名动京师,又何必如此自苦昨儿个还有漱玉坊的惠儿姑娘叫人稍儿话儿过来,求您一曲子呢,不如哪天您到漱玉坊坐坐,那惠儿姑娘的才情相貌都是拔尖儿的人物,似先生这样的人,又有哪个女儿家不想作您的红颜知己也能排遣排遣不是整日里闷在这个园子里,不定哪天就得闷出病来”

旁边那个温婉一些也咯咯笑着凑趣道:“香儿妹妹怕是自己想出去逍遥吧不过香儿妹妹到也没说错,先生的曲子在京师可是传疯了的,那曲临江仙在惠儿姑娘口中唱出,不知引了多少才子的追捧,更不知引起多少闺阁少女的心事”说到这里,她随口唱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一曲唱罢,两个本是漫无心事的小丫环,神情也不由得有些黯然。

“先生作的词曲真好,就是太悲了些,若是哪个女儿家听了不心动,那心一定是石头作成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