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地主 > 分节阅读 384

分节阅读 3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三叔是咱们军营所有人的大叔,义务送信,教咱们捕鱼种菜养猪,雷达站能有现在的生活水平,都离不开乡亲们啊。”

何小武也连连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这种光荣传统,一定要传承下去。

当汪政委听说赵连长退伍之后。就留在靠山屯,也不免惊讶起来,听他解释完缘由,而且好几名退伍战士都已经在大青山上岗,汪政委也不由大笑“胖子啊,你这里都快成转业军人安置办公室啦。”

“嘿嘿,有咱们徐老帅坐镇,这个办公室当然生意兴隆。”胖子也笑呵呵地说着。

何小武更加看不懂了:放着好单位不去,偏偏留在这个小山村,到底是什么魅力在吸引呢,不知道等到我退伍的时候,会不会这样

不大一会,一帮一帮的小娃子都往胖子家里溜达,借口找奇奇笨笨玩啥的,其实都是为了瞧瞧雷达站的新任连长。争取搞好关系。以后弄点子弹壳啥的。

等到李强他们也闻讯赶来,狗肉也呼好了,扑鼻子香,胖子一边吸溜鼻子。一边吵吵:“难怪都说。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桌上摆了一盘子辣白菜,一盘子苏子叶,这个也是金哲希带来的,一碟子辣酱,一碟子枯梗,朝鲜族吃狗肉必备的几样配料就齐了。

随后金哲希又端着一碗酱进来,这个一般人都不会做,专门有个名次叫“狗酱”制作的时候,用狗脑放到锅里炒,再加入辣枚面精盐啥的,还有煮狗肉上面的汤油熬制而成。没有狗酱,就不算是正宗的朝鲜族吃法。

中间是狗肉火锅,汤是呼狗肉的原汤,里面可以下一些青菜木耳和鲜大豆腐之类,吃着鲜香麻辣,而且特别滋补,狗肉汤能温中补气,温肾助阳。

旁边是一盘手撕狗肉蘸盐花,一盘狗肉炒尖根,一盘子熏狗排,一盘子凉样狗肉加辣酱。

金哲希稍微有点遗憾:“可惜没有狗肠和狗蹄,不然就全了。”

“狗蹄也能吃”胖子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除了狗肺子,剩下的都能吃。”金哲希一本正经地说道。在东北的方言之中,“狗肺子”这个词转指那些啥本事没有的窝囊废,大概就是来源于此。

胖子大笑,然后给大伙满上酒:“人家都说狗肉不上席,俺却不赞同。春秋战国时代。有多少屠狗者都是感慨悲歌之士,最后被太史公留名青史。咱们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要能在各自的工作里面使出自个最大的劲,也就足矣。来,第一口酒,欢送赵连长光荣退伍,也欢迎何连长加入咱们大青山这个山头。干”

大伙都用小酒盅,所以一扬脖,都干了一口,然后吃菜。金哲希做的狗肉席果然正宗,凉拌热炒,样样俱佳,尤其是狗肉火锅,喝得大伙腾腾冒汗,连呼过瘾。

奇奇他们几个在底桌也吃得挺高兴。然后还来了一段舞蹈。大伙都一起跟着拍着巴掌,嘴里跟着哼唱:“都拉吉,都拉吉,都哦拉吉。迎春花开都拉吉”

何小武心里也终于找到点感觉:这真跟一家人似的啊。

吃过饭,赵连长他们上山,李强他们也都随行,主要任务就是把那几袋子青稻运上去,王三炮当然也跟着一块去了,临走的时候,小声对胖子说:“把你那狗肉给三叔留点一”

胖子心里偷着笑,然后把一个狗大腿叫奇奇给送到他们家。

几天之后,汪政委跟赵连长从让返回,赵连长还要回部队一趟,处理一下相关的手续,跟胖子越好。回家过了大年就来上班。

胖子少不了给他们准备不少山货。汪政委都说了,来的时候武老头打了电话,一定要他带点青山酒厂的白酒回去。

琢磨了一眸子,胖子还是给他带点人参鹿耸酒回去,另外还有不少人参蜂王浆。武老头的身体那些年造的挺狠,所以还是以温补为好。

但是像野菜蘑兹啥的,都没少拿。另外还有几只褪好的山鸡和剥皮之后的野兔,武老头得意这口,都是王三炮给他弄的。

刚刚送走了他们,大脚嫂就找上门来:“胖子,淘汰下来的那些鸡鸭鹅啥时候处理啊,现在天天可是白白耗费粮食。”

胖子一拍大腿:“你要是不说俺还真忘了,一会咱们就动手。

“那么多鸡鸭鹅,都杀了往那卖啊”大脚嫂提醒道。

“嘿嘿,卖不了才好呢,各家分了吃肉”胖子笑嘻嘻地说着。

“欠一债呢,俺可没心思吃。”大脚嫂嘟囔了一声,然后就找李队长用大喇叭通知去了。

胖子抓抓后脑勺:“看样子就俺是没心没肺啊。”

第五百七十四章 五德

鸠场淘汰下来一千只小鸡,绝大部分都是三年的母鸡,嘎,也比当年的小鸡肉多,而且肉质也香。一般来说,要是各家来养。还可以再养一两年,但是对于鸡场来说。却已经过了产蛋的高峰期。

另外还有鸭子和大鹅,加起来也将近一千只,要是自己宰杀,估计要忙活几天。

不过现在反正也是农闲,除了酒厂之外,其他地方也不太需要人手。所以胖子这才决定自个杀。

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多增加点经济效益。鸭绒和鹅绒也是一比小收入。胖子还准备每户人家几只小鸡呢,基本上用羽绒就能补回来。

临时的杀鸡厂就设在胖子原来那所房子。外面支起大锅,快田印的。就是生产队以前做饭的那口。

一大早,不等喂食,一帮老娘们就去了鸡场。赶在没喂食之前,到时候鸡啧子里没东西,比较好弄,本来想抓那些体弱蔫巴的,可是一扒拉,一个比一个欢蹦乱跳。大伙很快就挑花眼了,不知道该抓哪个,是好。

大脚嫂只好下令:“逮住哪个,就算哪个。咱们这小鸡都差不多小一个保一个。”

这回好办了,抓空了几个鸡架。基本就够数了。然后由老爷们抬回来。唧唧嘎嘎的,热闹非凡。

“五花大王现在老了,干脆也宰了吧”有人提议说。

胖子连连摆手:“这个是元老,是咱们鸡场的镇场之宝,啥时候老死拉到。”

回到村里,胖子先叫老革命给大伙都再辅导一遍,虽然农村妇女都会杀鸡,但是毕竟不够专业。讲究的是“三小口”:杀的时候脖子拉口要小,不能弄得血糊连拉的,不好看去鸡嗦囊的口也要小,破皮就成开膛的口也要小,能把腿盘里就成,这样杀完之后,腿一盘。脑袋往膀子下面一压,基个团。

只见老革命拎起一只小鸡,膀子一别,掐住鸡嘴往过一背小把鸡脖子上的毛拔下来两撮,然后手里的菜刀一晃,拉断气管跟血管,开始倒立往盆子里面控血。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索,不愧是收购站的老站长。

“把公鸡膀子和尾巴脖子上的长毛都拔下来,咱们留着扎成鸡毛样子卖。胖子吆喝一声,只可惜母鸡多公鸡少,扎鸡毛弹子,攻击脖子上的羽毛最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