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地主 > 分节阅读 321

分节阅读 3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样一口窖池,它的价值实在难以估量。

胖子卡吧几下小眼睛,目光落在那口圣泉上,心里琢磨开了:这口泉水就有古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孤零零坐落在这里,估计就是以前酿酒取水用的。看来啥时候有时间,一定要查查山屯的历史,没准还能有啥现。

“咱们这边的都先别挖了,先把窖池清理出来,然后再根据它重新建厂房。”老吴头嘴里吆喝着,就像一个捡到最心爱玩具的小娃子。

众人虽然不知道窖池到底有啥用,但老吴头的架势,也都不敢怠慢,顺着木板的里面,向纵深方向拓展。

一边挖,大伙一边吸溜鼻子,都吵吵有香味。车老板子又开了腔:“以前每年夏天,下雨之后,在这周围就能闻到这股香味。大伙都还以为是圣泉井里面散出来的,现在想明白了,估计跟这个窖池有关系。”

圣泉井,在大伙的心目当中,一直有点神秘se彩,因为谁也说不清楚,这口井是什么时代建造的,为什么建造。但是既然挂着一个“圣”字,肯定就不一般。

“好像还有酒糟呢”挖了三尺深之后,有人就嚷嚷起来。地面上挖出来的显然已经不是黑土或者黄土,应该就是在窖池中酵的酒糟。

“好”老吴头使劲砸了一下拳头:“能有这股香气,说明窖池还能继续用,窖这些酒糟千万别扔,也都是宝贝啊”

看到有人已经开始把池子里面的酒糟往外扬,老吴头连忙出声制止。

这也给挖掘工作带来一点难度,大伙只好做起表面文章,不再往深挖。一上午的工夫,竟然清理出三个窖池,再往后就没有了,看来当初这个酒坊的规模也不太大。

窖池都是长方形,面积并不太大,长度大约五米,宽度还不到两米,因为里面的酒糟还没清理出来,所以不好判断它的深度。

可以看到,边缘的木板已经全部拖落,里面是夯实的黄土,竟然有一米多厚,可见当年也下了不少工夫。

整个一上午,大伙就在兴奋和惊喜中度过,尤其是老吴头,现在明显劲头更足。有了这三个窖池撑腰,他有信心酿造出最好的白酒。名字都取好了,就叫青山老窖。

不过胖子对这个名字不大满意:“俺看最好跟古井扯上点关系比较好,一听历史就悠久。”

结果这个很好的提议被老吴头直接否决:“井水再好能当酒啊,主要是在窖上,水是其次,必须叫老窖才行。”

胖子刚要跟他争辩,结果就看到奇奇呲牙在那咯咯乐:“吴爷爷,胖叔叔,你们先别争了,酒还没酿出来呢。”

俩人同时一愣,然后一起哈哈大笑。胖子挠挠后脑勺:“是啊,咱们俩先别吵,怎么感觉就像打猎的那哥俩,现大雁过来了,一个要蒸着吃,一个要煮着吃,最后谁也没吃到嘴。”

“臭小子,谁跟你是哥俩”老吴头使劲瞪了胖子一眼。

就在吃饭的时候,李五爷忽然拄着拐棍来了。刚一进门,就听一片喳喳声:“您好,您好”

几只小鹦鹉一边叫唤,一边绕着老头飞,乐得李五爷眉开眼笑胡子翘:“奇奇啊,这鹦鹉跟我亲,gan脆就送我两只吧。”

“这几只现在都不属于我了,有丫丫姐姐两只,吴琼一只,二丫一只,都先叫我给喂着,真没办法。”奇奇竟然叹了一口气,一提起这事小家伙就难受,好歹给剩两只也成啊,都给瓜分了。

李五爷拍拍奇奇的小脑瓜,然后这才被胖子搀到炕沿上坐下,把烟袋点着,老头这才慢条斯道:“听老辈子讲啊,以前咱们这地方还真有个酿酒的作坊,那还是大清国的时候的事呢。今天你们挖出了酒池,估计这事是真的啦”

“来吧,咱们边吃边唠。”大辫子早就准备好了碗筷,李五爷也不客气,捏着酒盅说:“那时候犯了罪的,有一个法子叫流放,咱们这地方,就是专门流放罪犯的地方。”

胖子挠挠脑瓜,心里忽然觉得有点好笑:那俺算不算被那个盒子给流放啦啊

第四百七十八章 新病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胖子忽然想起纳兰容若的一词,在清朝时候,戍边和配到东北的人还真不少,榆关指的就应该是山海关一带,过了山海关,就算是关外了。

或许在当年,山屯也是这样一个凄凉之地,不过既然有人,有个酿酒小作坊也就不足为怪。也正因为如此,才被胖子拣个大便宜。

一顿饭吃下来,从李五爷的介绍当中,胖子也估摸出个大概,反正对山屯来说,这是个好事。

重新绘制了厂房地基之后,大伙的gan劲都更足了,都想早点尝尝,用百年老窖酿造的白酒到底是啥滋味。

看着工地上大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三口重新修整的窖池,胖子心里美滋滋:“老祖先办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咱们这三要素都占全了啊。”

确实如此,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才能有山屯各项事业的蓬勃展而圣泉井旁边的三口百年窖池,更是彰显出地利的优势而山屯的乡亲们齐心协力,gan劲十足,才是百业兴旺的根基。

尤其是在这个月份,正值秋收,家家户户没有一个闲人,全都跟抢粮食一样收割地里的庄稼,可是依然派出最好的劳力,投入到酒厂的建设之中,这不就是“人和”吗

咂咂嘴,胖子心里叨咕着:大伙好好gan吧,等这边忙活差不多了,剩下的人又该去南洼子开荒了。

青稻的大丰收,更坚定了胖子的信心,力争在今年秋天再开垦出百亩稻田,来年的总产量又能翻一番。

所以在地基挖完之后,只留下二十名小工,剩下的人,在修整了一天之后,都拉着铺盖卷,去南洼子开荒。

这事根本就不用动员,大伙在尝过了青稻之后,都吵吵太少,就算小娃子也能吃好几碗,一百斤大米,也就是十顿八顿的事。

想要吃上大米,那就继续开荒,所以,李队长用大喇叭通知完之后,家家户户的牛犁就开始行动起来,全部奔赴南洼子。

酒厂那边也不用胖子指挥,所以他也成为拓荒者中的一员,另外还有左膀右臂笨笨和嘟嘟。这哥仨要是一起上阵,每个都能当一头老牛使,拉犁肯定没事。

随着秋天的到来,南洼子也显得有点空旷和冷清,闹哄了半年的候鸟全都没影了,黄乎乎的草甸子一眼望不到边际。生活在里面的动物也都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或者是囤积食物,或者是找个合适的地方冬眠,各有各的道道。

虽然何满仓被县里请去做辅导,张良他们也押送着青稻进京,但是大伙在开春的时候已经知道怎么修建稻田,甚至都不用胖子指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