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极品丫鬟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何能信当着姨娘的面是一套,背着姨娘又是一套。”

朱姨娘眸中瞬间聚起光华:“到底是商户人家出身,忒会钻营。”

“姨娘,只怕不是钻营这么简单。”

“你是说”

高锦葵缓缓的点了点头:“山秀,你进来”

一青袄圆脸丫鬟掀了帘子进屋,朝朱姨娘行了礼,便垂手立于炕沿前。

“把你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说于姨娘听”

山秀清脆道:“姨娘,奴婢黄昏陪着小姐去夫人那里请安。因多喝了一盅茶,有些内急。奴婢见夫人院里人多,便打算去院外头找个无人处结果”

“结果如何”朱姨娘忙追问道。

山秀噪音一沉,低低道:“结果奴婢看到夫人院里的孙婆子和何姨娘院里的容妈妈黑灯瞎火的凑在一处说私房话。”

“可听清楚她们说了什么”

“那孙婆子说夫人怕是撑不过这个冬日,过几日崔家会来人,让何姨娘早做打算。”山秀大着胆子一口气说完。

朱姨娘倒吸一口凉气,身子一顿,瘫倒在绣着鸳鸯的锦垫上。

作者有话说:感谢十二幻的打赏,么么哒

第十六回 昏素搭配

更新时间2015121 9:07:02字数:3110

高锦葵摆了摆手,示意山秀去外头守着。

她往朱姨娘身上靠了靠,一边轻轻帮她顺着气,一边道:“姨娘,我就说那个何氏不是什么好人。这夫人还没怎样呢,就算计上了。”

朱姨娘心头大慌,一把抓住女儿的手,急道:“她这是什么意思”

高锦葵看着慌乱成一团的生母,心下暗暗叹了口气。一点城府也无,若不是仗着外祖家在高家还有几分薄面,早就被那两个厉害的踩到脚底下了,哪还有如今的安稳日子

朱氏闺名朱寻雁,其生母在临产前一日,不知何故梦到了一群大雁围在她头上盘旋,故取名寻雁。

朱氏的父亲朱京原是工部员外郎,从五品的小官。倘若这官早个一百多年,正值莘国建国初始,百废待兴之时,那便是个肥得不能再肥的差。

朱京在员外郎这个职位上一呆便是五年,后来也不知道如何开了窍,从南边找了两个绝色的女子,死拽活拉的把当时还在位上的高家老太爷高明请到府里喝了一回花酒。

那一晚,高老相爷怀里踹着厚厚的银票,步履蹒跚的被两个绝色女子扶上了马车,三人绝尘而去。

没过几个月,朱京便调到了礼部任郎中。虽只升了一个台阶,却是从清水衙门一举跳到了热门单位,待遇虽同,小费不同。如今已是礼部右侍郎,官至三品。

朱寻雁是朱京最小的女儿。有道是么儿得宠,朱寻雁在父母,哥哥姐姐的多重呵护下,一路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稍不留神,就被那高则诚一张俊脸,一身气度,给拐回了家,做了高府第三房姨娘。

初时,高则诚因见她容貌艳丽,天真活泼,一颗心只围着他打转,比着另两房妻妾,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因此不免偏宠些,两人如胶似漆了半年的时间。

何秋玉一进高府,朱寻雁立马落了下乘。

如果说朱寻雁是一盘清粥小菜的话,那么何秋玉便是燕窝鱼翅。

那何秋玉有个做名伶的娘,又生得丰姿冶丽,好似那水晶盘内落明珠,真真是从头看到脚,向下跑;从脚看到头,向上流。直把那高则诚迷得是七晕八素,恨不能死在她身上。

好在咱们的高相爷虽然贪吃,却懂得昏素搭配,知道挑食的结果便是妻妾相斗,内宅不宁。更何况为官之人,向来擅长玩平衡,一时倒也相安无事。

如果说何秋玉在高府内宅的战将力指数为八的话,那朱寻雁至多是三。好就好在,朱姨娘生了个聪明的女儿,背后又有朱家众人撑着,十多年下来,倒也没吃过什么亏。

“姨娘,这还不明白吗,她是想坐正房夫人的位置。”

“什么做她娘的春秋大梦。论辈份,论资历,论什么也轮不到她。”朱姨娘啐道。

高锦葵比大小姐高茉莉略小几个月,过了年便十四岁了,鹅蛋脸,柳叶眉,清新可人。

她小嘴轻轻一抿,叹道:“姨娘,夫人身子一向不好,这次生病来势汹汹,怕是早晚的事。何姨娘敢动这个心思,必是有备而来的。姨娘忍心往后的岁月,都被她这样一个人踩在脚底下”

朱氏目露寒光,娇美的脸上有了几分扭曲,阴:“明日,我回朱家一趟,这事找你外祖父,舅舅几个商量一下。她何秋玉想骑到我头上,我呸,没这么便宜的事。”

高锦葵长舒一口气,脸上有了几分笑意。

“姨娘日后与那何姨娘走得远些,夫人跟前不防勤去。父亲瞧见了,对姨娘总有好处。”

朱氏自知脑袋不甚灵光,对女儿的话言听计从。

“姨娘心里有数。你日后离那四小姐也远些,别一不留神就着了人家的道。”

高锦葵眼波流转,拢了拢耳边的几缕碎发,轻笑道:“姨娘,女儿怕是要违你的意了,我不仅不能离四妹远,相反得走得更勤快。”

朱氏心下一动,抬眉喜道:“你是说”

高锦葵微微点头。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月华楼雄伟的殿顶,一轮寒月冷冷的挂在枝头。覆盖着黄瓦的红色宫墙似守候了千年的武士,长剑在冷月下幽幽散发着光芒。

大理石莲花雕刻的地面纤尘不染,紫铜鎏金大鼎兽口中散出淡淡轻烟。

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一中年男子身着黄袍,脸色微黄,斜斜的靠在御座上,看着手里的奏章。

身后的小太监抱着秋千,面无表情的盯着眼前的三尺青石。

朱色宫门吱呀一声打开,一女子着浅红流彩暗花云锦宫装拎着食盒袅袅而来。

中年男子闻得声响,放下奏章,见来人,朝身后的小太监挥了挥手,笑容渐溢。

小太监朝来人行了礼,掩着门退了出去。

“何苦又亲自送来,宫里这么多下人,难不成朕养着她们是用来看的”

女子肌肤白晳,面似桃花,然走近了,才隐隐发现眼角的皱纹已长。

“皇上也该歇歇了,已经二更了臣妾替皇上亲手熬了碗清粥。”

中年男子剑眉微挑,眼底微暖:“朕吃遍天下美食,还是皇后的清粥最暖朕心,快拿来给朕尝一尝。”

女子一边放下食盒,一边轻笑道:“皇上吃了这些年,也该吃厌了。”

男子接过玉碗,俯首一闻,清香扑鼻。

“朕便是吃一辈子,也没有腻的时候。朕还记得,朕尚在宁王府时,每日清晨,必有一碗清粥置于床头。那些年你不在,也有王府丫鬟给朕熬粥,却不是那个味道。”

女子微微一笑,不再紧致的脸庞散发着异样的光彩。

“那些年皇上不在臣妾身边,臣妾想皇上怕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连熬粥的心思也没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