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纵横异界时空 > 分节阅读 281

分节阅读 28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又分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是六道凡夫所依止的居所,凡在三界内,都要接受轮回,因此佛经说三界犹如一座火宅,火宅也就是比喻三界之中,受生死烦恼无明之火所烧。

第四百九十九章 轮回

行十不善业因缘故,要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行十善业道因缘故,则生天界及人界。所谓天界就是“神界”,乃是正直福德的灵魂所居之境界,此境界虽然享福,但是福报总有享受完的时候,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但一堕落,仍然要轮回的。

至于阿修罗境界,就是精灵世界,停留在精灵世界的灵魂,固然生前也修善业,但,走了一步邪路,所以不能称为“正神”,只能称为“邪神”或“邪鬼”了,阿修罗境界的环境是最复杂,“邪神”亦有神通力,故作祟人间者,以此类为最多。

故人若有“正气”,邪气不能生。人若有邪念,“邪气”乘隙而入。因此,所谓“走火入魔”就是人先有邪念,邪气乘隙而入者也。

六道轮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如此,六道轮回可以说苦多于乐,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脱道论来说:“戒定慧,是解脱之道,守戒的人,是威仪的意义,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乱。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觉。所谓解脱,就是离开束缚的意思,用戒为初善,定是中善,慧为后善,如此产生禅定力求灭苦,最后才得解脱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有二项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六道轮回有四项是无形的,即是“天道”、“阿修罗道”、“恶鬼道”、“地狱道”。有形的称为“有器”,无形的称为“无器”。教中虽然有“因果报应”的理论,但更正规的提法是“因缘果报”,那么“缘”是什么意思呢

佛教中“缘”的内容及其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条件”。比方说:蛋可以孵成鸡,但是孵成鸡需要一定的温度,这个一定的温度就是“缘”。

虽然蛋可以孵鸡因果条件具备,但是,不具备一定的温度缘,蛋是不会成鸡的。因此,佛教中叫人“修行”,脱离六道轮回,就是从“缘”字上下手,不令多生累劫造得恶因变成恶果;而让多生累劫造得善因,尽快成熟,变成善果。从而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

六道的颜色,天道微白,阿修罗暗绿,人道淡黄,畜生道淡蓝,饿鬼道亚红,地狱道烟雾。

人死后三日半至四日后中阴身苏醒,此时为中阴身第一日。以下为每一日所见到的六道轮回之光以及佛光,若投入六道之光,便进入轮回,若投入佛光,便脱离生死之苦。

有关于六道轮回的,还有一副六道轮回图,又名“六趣唯心图”、“六趣生死轮”,龛高78米、宽48米。龛中刻有一个直径为27米的原形巨轮,名“六趣轮”。

按照佛教的说法,此轮是载人于三界六道中生死运转的车轮。轮外刻“转轮圣王”,头顶“三世佛”,面目丑怪,蓬头獠牙,脚踏鳌头,口衔轮彦,双臂环抱巨轮,以此表示人生之“业力”不可逆转。

六趣轮可分为四层。内层中心刻跏跌坐的卷发修行者。其左侧有一只猪,右侧有一只鸽,坐下有一条毒蛇。三种动物,分别表示愚痴、贪染、瞋“三毒”。

佛教认为,人生有诸多恶业,其中尤以“三毒”为最,成为产生诸恶业的根本。故有称为“三不善根”,列为“根本烦恼”之首。

另从行者胸部圆心,发出六道毫光,直射轮外,将巨轮分为六份。第二层的六份就是所谓的“六道”,即六种“业力”产生的果报。第二层正上方为“天道,刻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有安宫殿。此道清洁光明,富丽堂皇,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天道之右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为世人所居、人类之所。

“天道”之左为“阿修罗道”,刻一位三头六臂,手持诸般兵器的阿修罗像。阿修罗原本是一位骁勇善战,百战百胜的天神,能力同“天”。但因瞋心太重,又多怒好动,故而被撵出“天道”降至“阿修罗道”。

第二层正下方是“地狱道”,刻有漆黑的地狱门,一马面狱卒正欲把一“罪人”扔进油锅中。此道为众苦聚集、悲惨至极之所。

“地狱道”之右是饿鬼道,刻饿鬼手擎一人,口咬人头。此道中的饿鬼是诸鬼中最苦的,不但常受饥饿,千年万载难得一食,即便得了,也会立即被猛火所焚,烧成灰烬。

“地狱道”之左是“畜牲道”,刻一狮一牛一马任人驱使,互相蚕食。此道是一切动物群聚之处。第三层造像表现了“十二因缘说”的基本内容,即展现众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状”。

第三层上方正中的小圆龛中刻一罗刹将军。身着将服,手持宝剑,危襟电坐。以下沿反时针方向依次刻:一老者悠闲而坐,旁摆瓦轮;一猿猴结跏而坐,一渔翁撑船捕鱼;一修行者静心参禅;一对男女双手互摩;一女子站立,想坐着的男子诉说;一母亲怀抱婴儿;一青年脚踢瓦罐,殴打老妇;一著朝服官吏面呈怒容;一孕妇;一侍者搀扶一老者;一病者;一棺材,两位女人扶棺痛哭;两男女并坐交谈,面露愁容;一男子双手掩面,心生悲痛;一妇女背着小孩,与男子惜别;一男子紧挽缰绳,牵马不骑。

这些造像,依次表现了“十二因缘说”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人生彼此互为条件或互为因果的十二个环节。

为了更形象的说明生死轮回的具体过程,于是第四层分为十八格,每格于瓦官似的套筒中刻出一个个生灵转世轮回的图像。从“天道”开始,反时针方向依次为:人头人尾,人头畜尾天道;狼头人尾,牛头畜尾,狮头畜尾阿修罗道;禽头畜尾,畜头蛇尾畜牲道;马头蛇尾、鱼头人尾,蛇头畜尾地狱道;人头畜尾,畜头畜尾饿鬼道;猪头畜尾,龙头人尾,鸟头畜尾人道等等,这可能表示生死受胎像,以头示生所属,以尾示亡所属。

在一个人死后,会经历一个叫“中阴期”的过渡,然后再次轮回。轮回的范围是在六道之内,亦即天道、人道、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及畜牲道。在天、人及修罗道三者中转生,痛苦为较少,所以它们合称为“三善道”。地狱、饿鬼及畜牲道中,痛苦极大,所以它们合称为“三恶道”。

所谓中阴身,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

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人死后皆有中阴身。然大善大恶者则无。一人生前积极行善,认真修行,对三宝及净土深具信心,断气后毋需历经中阴阶段,刹那间往生极乐。升天及下地狱者亦等同此速。

生前未闻佛法,但奉行十善,乐善好施,为世间之大善人,百年之后,亦得瞬间投生天堂。生前作奸犯科,烧杀掳掠,瞋恨恚怨,烦恼习气厚重者,强取豪夺,此等极恶之徒,命终直入无间地狱。至于贪念重者则堕鬼道。中阴又称「中蕴身」、「中蕴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