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造神系统 > 分节阅读 101

分节阅读 1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姬喜二话不说,立即下令王室护军将女人们“护送”出宫当夜。整个襄平内外乱成了一片。城内的王室贵胄彻夜收拾财货,城外军营中更是人声鼎沸彻夜不休,比任何战场声势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次日清晨,残燕王室军马全部集结在了襄平城下。早已经散漫无度地五万余步骑竟然全数到齐了,将军士兵人皆奋奋然满面红光,往昔多见地一片青白菜色竟神奇地消失了。老姬喜大是惊喜,连呼三声天佑大燕,立即下令开拔。沿辽水北进建立北燕。

然则,便在老姬喜苍老的呼喊刚刚落点而军马尚未启动之时,四面山塬弥漫出隐隐沉雷之声。大臣将士们尚在诧异,不可思议地事情发生了遥遥相对的绵长山脊陡然立起了一黑森森的城墙,城墙倏忽变作一片片乌云四面压来,没有喊声,没有旗帜,只有一片青光闪闪的树林与连绵滚动地沉雷那一刻。老燕王与所有地大臣将士一样。都陷入了可怕的梦魇,竟然没有一个人哪怕稍微地呼喊惊叫一声

不消叙述那没有任何波澜的战场了。事实是。五万余燕军几乎还没有移动,便被秦军飞骑的巨大扇形包围了。与此同时,一支飞骑直插城下,又切断了归城退路。所有这一切,老燕王始终都只是直愣愣地看着,仿佛在看一场宏大的飞骑演练。直到王贲高声喝问燕王是战是降,老姬喜还惊愕地大张着嘴巴不能出声。第一个开口的是相国姬饶,也只是嘶哑颤抖地喊了一声:“燕王,不能战,降秦了”就是那一声喊,老姬喜还没有下令,燕军将士们便东张西望了。王贲又是一阵高喊,燕军兄弟们若是愿降,立即抛下兵器,带上女人,开到山麓扎营我军粮草午后抵达,管兄弟们吃饱几句喊话如同军令,燕军将士们竟不可思议地高呼了一声万岁,立即将刀矛剑器呼啦啦掷到了地上,在一支秦军飞骑的导引下开到山麓去了。于是,王贲又一阵高喝,王室护军若是要战,我出同等人马厮杀若是愿降,抛下兵器,退出一箭之地也是没等老姬喜下令,数千王室骑士便掷下了刀剑退出了一箭之地。直到那一刻,老姬喜才软倒在了王车上。

“你是王翦”

“你是燕王喜。”

王贲不屑于答话,见老姬喜点头,立即唤来一名都尉吩咐了一阵。当日,燕王喜与一班王族大臣便被五千飞骑押送着,兼程赶赴蓟城了。王贲进入襄平,立即召来了职司后援而颇通兵政地马兴,两人一番会商议决:鉴于辽东战事了结之快超出筹划,后续文官一时无法赶来,先留下马兴率一万步骑镇抚辽东;通往辽东地后援路径与兵力依旧不动,以利解决辽东之饥荒;王贲则率主力飞骑,立即回师灭代。当夜,两人将禀报咸阳的上书拟定,立即分兵筹划。三日后,王贲的五万飞骑又风驰电掣般西来了。

秋风乍起,赵嘉的心绪一片萧疏。

代国立起六年了,国事一无振作,赵嘉的代王生涯更是日见难堪。六年前,当赵国刚刚灭亡时,拥戴赵嘉逃亡立国地老世族们雄心勃勃。无不以为赵人尚武善战,没有了赵迁那个昏聩荒淫的君主,赵国必能再度中兴,甚或能更加强盛。此等雄心,赵嘉更为执著。赵嘉深信,自己本来就是天命赵王,若非父王被那个胡倡女迷了心窍而改立了孽种赵迁,拥有天下第一流大军与赫赫李牧、庞煖那般统帅地赵国如何能灭亡唯其如此。赵嘉君臣逃入代地立国,上将军赵平上书:“请以代为国号,向天下昭示更新赵国之气象收复失地之后,再改回赵国,向天下昭示我等君臣中兴赵国之功业”此见立即得到了赵嘉与群臣地一致首肯。从源头上说,这代国原本是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古国,在赵国先祖赵襄子时被赵氏吞并,自此成为赵氏部族地领地。战国之世便是赵国地代郡了。在代地立代国,土地城池是赵国本土,王族世族及军民人众更是赵国老民,论事实,谁也不会将代国不认作赵国。而在秦国与赵国势不两立的时刻。则代国这一名号,又或多或少可减少秦国的敌意。赵嘉君臣对这一妙用虽绝口不提,然在心底却是人人认可的。

初立代国的头两年,无论军力民力如何单薄。代国君臣的复国雄心还是勃勃跳动地。然自从与燕国结盟,燕代合军四十余万而惨败于秦军之后,代国气象每况愈下了。赵人素来蔑视燕军,然这次却无法指斥燕军。燕国在几乎所有方面都认同了赵军地轴心地位,太子丹承认了赵平为统帅,兵力部署也好,战场冲杀也好,燕军都以赵军马首是瞻。如此这般到头来还是大败而归,赵人还骂得出口么因了无法找到合理解说,而又不能就此承认赵国气数已尽,代国君臣将士的人心莫名其妙地涣散了,士气莫名其妙地低落了,雄心莫名其妙地委顿了。

赵嘉深知其害,终于找到了一个解脱困境的出口向太子丹发难。公开的说法是:太子丹急于复仇,摆脱赵军而擅自两分。致使赵军遭受惨败。当赵嘉在朝会上大肆讲说这番道理时。作为燕代统帅的赵平颇感难堪,然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一则是太子丹在战场确实没有完全按照赵平部署行事。二则是赵平自家也必须有一番说辞。否则,在多见名将的赵军眼里,他将永远蒙羞而不能抬头。虽则如此,在赵嘉得寸进尺地向燕王喜致信,要将太子丹置于死地的时刻,赵平还是说话了。赵平地理由只有一个:“没有太子丹,燕国必将溃散没有燕国,代国将失去羽翼而代国一旦孤立,则秦军必不能容我”然无论如何陈说,赵嘉也没有接纳赵平之见。赵嘉一意孤行了。太子丹地头颅被献给秦国了。赵平毕竟败军之将,从此很少说话了。

虽然摆脱了一时难堪,虽然找回了些许尊严,可代国还是没有起色。毋宁说,自太子丹死后,当年燕赵两国朝野弥散出地那种对秦国的火辣辣复仇之心,也莫名其妙地瓦解了。更使赵嘉寝食难安地是,秦国将赵燕旧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废除了燕赵法令中残余地春秋旧制,一步一步地推行着全新的秦国律法。农耕、百工、商市均已大体恢复,饥民也大大减少。驻防邯郸与蓟城的秦军,除了严密监控老世族外,不杀戮庶民,更不无端扰民。种种治情之下,原本追随王室残部逃来代地的民众,已经开始悄悄地回流故乡了。赵嘉几次欲图出兵,要卡断民众回流之道,甚或想杀一儆百杜绝此等回流。然与大臣将军们会商几次,最终却是不能决断。原因只有一个,当此根基脆弱之时,若再截断民众逃生之道,结局只能有两个:不被乱民吞噬,则必然召来秦军攻伐。然则,若听任如此回流下去,只怕不消三两年,代国老世族们便要亲自下田耕作了。

“我白头矣天命安在哉”

六年前,赵嘉尚是正当盛年血气方刚地雄武公子。那时,赵嘉目睹国破家亡,壮怀悲切,慷慨激烈,废寝忘食地谋划着复国大业。纵然艰难小城,纵然风餐露宿,纵然宫室破败简陋。纵然一无享乐,赵嘉都是勃勃风发而不知疲惫为何物。倏忽六年,堪堪四十岁的赵嘉不可思议地老了,须发几乎全白了,身架干瘦如枯竹,心力疲惫得动辄便靠在随意一处睡着了。事情一件一件地败了,子民一点一滴地没了,士气一丝一缕地淡了。根基一日一日地松了每念及此,赵嘉都伤感得仰天长叹。他,一个末世之王,终于明白了无可奈何为何物,终于明白了穷途末路为何物,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归宿除了义无反顾地追随历代先王于地下,他没有任何选择

“禀报君上,王族大臣请行朝会。”

“上将军朝会何事还须朝会”

赵平禀报说:“一班王族元老已经密谋多日。欲图东进辽东与燕国结盟或合为一体,请行朝会,大约是元老大臣们已经就此达成了一致,只要赵王决断了。”此刻的赵嘉,已经对任何突如其来的变故都没有了愤怒与悲伤。只淡淡道:“上将军也赞同么”大见苍老的赵平明朗地说:“臣不赞同,代郡乃赵国旧地,尚有地利根基,若抛弃代地而奔辽东。则不啻乞儿奔人篱下,非但失了立足根基,也必然将与燕王残部反目。”赵嘉看了看君臣两人一身粗麻布孝服,竟不无揶揄地笑了:“此身重孝我等君臣已穿了六年,泪且流干矣。上将军以为,若不奔残燕,代国出路何在”赵平默然片刻一拱手道:“臣乃赵氏子孙,誓死不离赵国本土。臣乃败战将军。无能辖制他人,只能决断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