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造神系统 > 分节阅读 81

分节阅读 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将军们终于敞开喉咙喊了一声。

次日清晨,非但秦军各大营立即紧张起来,整个河内河东两郡都紧张沸腾起来了。此时,秦昭王已经秘密抵达河内野王,紧急下书河内河东两郡:十五岁以上男子。携带铁锹铲耒等农具,悉数开赴长平;除去病弱,能走动之妇幼老者,全数在各个县城外结成军炊大营,日夜舂面舂谷,赶制硬饼、酱肉与饭团;征发全部牛车马车,源源不断地将制好地现成军食装好口袋运往军前。秦昭王又向官民当即颁发行赏书令:两郡庶民,人各先行赐爵一级;援军功劳。大战后以秦法之军功爵法论功行赏。如此一来。庶民立即欢呼起来,有吃有住有军功。不亦乐乎旬日之间,太行山以南至大河北岸地广袤原野上,车马人流不断,鸡鸣狗吠相闻,炊烟昼夜袅袅,山川如同鼎沸一般。

秦军将士的紧张与赵军恰恰相反。第一件大事,加固旧营垒,构筑新营垒。所有开来地民夫大队都迅速编入了各营,除了与兵士们一起掘壕筑壁,便是采集搬运各种适合做滚木礌石的粗大树段与锋利山石。最大的调遣是,河内山塬的南三陉营垒的十余万兵力全部向北推进三十里,重新构筑新营垒。这道营垒与西部老马岭营垒遥遥构成了一个巨大地“”形,两道营垒间是水流湍急水面宽阔的丹水。

老马岭秦军却另有一番忙碌,加固壁垒的同时,在临近丹水河谷地山坳里修筑六座粮仓,通往粮仓地山坳出口构筑最有声势最为坚固的防守壁垒。后世将这道山岭叫做空仓岭,便是因了这六座粮仓。这是后话。除了这最要紧最费时地劳作,再是隐蔽安置源源不断运来的大型防守器械:重型连弩、猛火油车、塞门刀车、抛石车、铁轮冲车、望楼云车、铁皮木牛等,都要在旬日之内安置妥当,且要不为远处察觉,当真也是颇费工夫。

朦胧夜色之中,白起地百人马队飞向了河内的铁骑大营。王陵、赢豹两员铁骑大将听完白起对军令的反复申明与叮嘱,又秘密计议得半个时辰,各自带着两万五千最精锐骑士偃旗息鼓地进了太行陉与白陉,插入上党腹地去了。两支铁骑一出发,白起立即下令河内原留做总策应的剩余五万余步骑大军连夜进轵关陉北上,在狼城山背后隐蔽驻扎。白起对统率这支大军的主将桓龁严厉下令:“非老夫亲令,不得擅自驰援出击”

日月交错,倏忽间旬日过去,一场旷古大战终于在满目苍黄地秋日来临了。

第127章纸上谈兵

创世更新时间:20150917 12:51:23字数:13359

第一次犯难了,赵括在行辕大帐反复转悠着揣摩着,总是不能决断。

赵括之难,在于选定一个确定的进攻方位。斥候反复密探,证实秦军主力集结在老马岭营垒与丹水南三陉营垒,西部沁水营垒不是重兵;秦军丹水营垒已经北进三十里,与另两道营垒隐隐然形成了三面照应,似乎只给赵军留下了上党东部的回旋地带。从大势看,赵军在长平关外与丹水两岸已经集结了五十余万大军,背后又有十多万大军防守百里石长城营垒,大军退路以及与邯郸粮道的畅通是完全可靠的。说起来,赵括也不是全部放弃了防守,而是在确保背后营垒的前提下,集中南路大军攻秦,态势上是进可攻退可守,不失为完善方略。更重要的是,秦军总兵力也是五十余万,与赵军大体相等。赵括精熟兵法经典,回忆一番,谁也没有对军力对等之时的战法有过论述,能记起的只有孙子一句“敌则能战之”。而孙子此句,说的恰恰是兵力对等时要设法战而胜之。也就是说,对等之时最能体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根本就没有拘泥一道之战法,唯有一点明白无误,这便是战胜敌方。赵军之长原是轻锐猛攻,若充分施展大举进攻,当有极大优势。孙子又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据此论断:秦军兵力既不能包围赵军,也不能进攻赵军,更不能分割赵军;但要决战,只有三种情形,或对峙互守,或相互进攻,或一方主动进攻。时至今日。两军对峙已经三年,秦军依然没有进攻态势,剩下的只有赵军猛攻了,否则便是永远地在上党对耗下去。赵括对秦军战略意图的判断正在于此:名将不在,攻取上党没有胜算,只有长期对峙,以国力拖垮赵军。敌之所欲,我自不为也。秦军要久拖。我便要速决,否则,赵国陷入泥潭甚事也不能做,第二次变法更是梦想了。

方略既定,剩下的只是进攻时机与进攻方位了。反复思忖,赵括将开战日期定在了八月初。此时白日晴空万里,夜来月黑风高,昼夜皆对攻方有利。然则。这第一拳打向何处才能打得最为响亮结实赵括却是颇费思量。

“禀报大将军:斥候营总领急报”

中军司马急促的声音使赵括恍然醒悟,只一挥手便坐到了帅案前。斥候营总领匆匆进帐是一躬道:“禀报大将军:我营斥候乔装老韩民进入秦军营垒,探得老马岭新建了六座粮仓,隘口处有重兵布防。我斥候在山中带回一个老韩药农,熟知粮仓四周地形。”

“请老人家进来。”赵括平静地吩咐一声。站了起来步下帅台,对着走进来的干瘦的白发老人一拱手,“老人家,请入座。来人。军食一案。”片刻间一案军食抬了进来,老人说声多谢,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马奶子干肉黄米饭团一股脑儿扫了进去。末了,老人抹着嘴角一声长叹,秦人虎狼,饿煞老韩人也赵括问起粮仓之事,老人摆起案上碗筷盘盏做比方。细细地将六座粮仓地山势水流地形说了一遍。赵括才思挥洒,当场用木炭在木板上画了下来,看得老人直是啧啧称奇。送走老人,赵括一番转悠揣摩,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太阳初升。薄雾尚未消散。长平以南的赵军大阵出动了。。手机直接下载小说

在线阅读7787

这是赵括的第一波试探攻势。中央步军十万,两翼骑兵各五万,总共二十万红色胡服大军,如秋色中的枫林。火红火红。中央方阵是赵括的攻坚主力分做三个梯次的步军方阵:第一梯次三十列每列千人的牛皮盾牌弯刀兵。第二梯次三十列每列千人的长矛投枪手;第三梯次三十列每列千人地强弩弓箭手。如此九万人方阵之后,是赵括亲自统率的一万最精锐的刀矛两备的步军与那个千人飞骑队。方阵两侧各有一座三丈多高的望楼云车。猎猎飞动着巨大的“赵”字红色纛旗。两翼骑兵尽皆阴山胡马,人各一口长刀一张弯弓,千骑一旗,部伍极是整肃。二十万大军之后,是分驻长平关南北的两大营三十六万主力大军。如何投入这三十余万主力,赵括要视今日第一次攻势战况而定。毕竟初次大战,孤注一掷是没有必要的。

一阵嘹亮劲急地号角,秦军营垒的大军出动了,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阵势,秦军大体也是二十余万,连阵势都与赵军大体相同,两翼骑兵中央步兵。这是实力堪堪抗衡而风格却是迥异的两支大军:秦军是坚甲重兵,步卒是又窄又高的乌铁盾牌;赵军是轻锐灵动,牛皮盾牌又大又圆;秦军是阔身短剑,赵军是弯月战刀。两翼骑兵之不同,在于秦军铁骑之战马有护甲,骑士也是铁甲长剑背负长弓,而赵军骑士却是轻便的紧身胡服牛皮软甲。秦军中央纵深处地云车上一面黑色大纛旗,大书一个斗大的“王”字。王龁立马云车之下,轻蔑地望着赵军只是冷笑。秦军大阵隆隆推进之时,阵后烟尘大起,加上薄雾遮掩,老马岭营垒完全被湮没在烟尘秋雾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