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末日之无限兑换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们呼啦一下跑出来,用那仅有的十五分钟抓紧时间玩耍,李阳是谁都认识的,毕竟这些孩子都是涅槃佣兵团的家属,有些胆子大的还趁着李阳闭目养神的功夫,抓了一把花生,发出小计谋得逞的声音笑着跑开,小伙伴们三两颗的分食,也是一种别样的风味。

李阳也乐得与他们做这个心照不宣的小游戏,有时候还童心未眠的故作惊醒,抓住一两个小鬼头,用手指拍了拍他们的脑袋屁股什么的。

还有更胆大的,走过来捧着盘子就走了,领着一帮流着鼻涕的小鬼头分赃,李阳也只能无奈的看着。

这样的人在这个学堂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蓝糖糖,一个是诺诺。

李阳只能无奈的看着他们那份得手后的小得意,静静的喝着茶水,等铃声再次响起,都消失去上课后,李阳再从不知什么地方再掏出一盘花生米放在方桌上。

这就是手下人得力的好处,只要把握大方向,其他的事情,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小兔崽子我就知道你要逃课给我回去”一个大嗓门伴随着一个魁梧大汉手上拎着一个消瘦的小男孩从正门口走了进来。

那个小男孩挣扎着踢腿,不过那大汉已经超过两米的身高,小臂比着小孩子腰都粗,小孩子哪能反抗。

“刘岩啊,小点声,孩子们正上课呢,把艾洋扔进去就行,这小子就是坐不住。”

“李团长,我不要上学,我要当兵,我要杀怪物,我在这是浪费时间”艾洋不服。

“滚蛋,连枪都抬不起来,跟我讲什么当兵,去上课去,只有武装了你的头脑,你才能在未来走的更远,这是照顾你呢,别不知好歹。”

“我扛不动长枪,但是能拿手枪啊,把你的手枪给我,我照样杀恶魔”

“还盯上我的手枪了去上课吧,你要是不好好学习,想混到拿手枪的级别,且不容易呢。”

“就是小孩不大,眼光还挺高,给我上课去”刘岩拎着艾洋就走向教室了。

等艾洋不情不愿的进了教室后,刘岩说道:“对了,老板,外面来了一个男的,叫什么孙奇,说要见你。”

李阳一听,苦笑的摇了摇头,说道:“你个傻大个,脑袋都是石头了吧,赶紧把人请进来。”

孙奇笑眯眯的走进来,看着李阳悠闲的躺在藤椅上,笑着说道:“李兄果然是稳坐钓鱼台啊,还有这般兴致在这饮茶”

“现在又没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何苦为难了自己来,孙兄也坐下,尝尝我这上好的铁观音,现在可是喝一两少一两的东西。”

孙奇笑着坐下,接过茶杯,贪婪的闻了闻,说道:“确实是好东西,不过李团长,你要是不早作打算,可是没有嘴巴享受了。”

“天大了有个高的扛着,你奇迹佣兵团家大业大,什么事情能轮得到我。”

“你在攻城前发粮食那番豪言壮语,守城时的那番魅力十足的个人演讲,已经传到了刘司令的耳朵里,刘司令现在对你可是忌惮的很。”

李阳把花生米的盘子往孙奇身前推了推,说道:“别说得那么严重,真要有事情,我早就没命了,既然孙兄来了,就是有办法的吧。”

“李兄是知道的,我孙奇有些军方的关系,所以才添居第一佣兵团的位置,我看李兄真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这么不明不白的栽跟头,有些不忍心,所以才提前跟你打个招呼。”

“也算是代军队给我一个警告吧。”

“你怎么想都成,现在最适合李兄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就地解散佣兵团,政府给你一个高位,让你衣食无忧,只要你手下没有枪杆子,你就能一直过现在这样的悠闲日子。”

看李阳悠闲地继续续水,孙奇就无奈的说道:“第二条就是带着你的人加入军队,我给你使使劲,扩编后的部队一个团长的位置应该没得跑。”

“如果我冥顽不灵呢”李阳似笑非笑的说道。

孙奇声音变得严肃起来:“六月十日,就是新佣兵法的公布,到时候,李团长如果真的不接受军方的善意,那就只能接受军方的恶意了。”

李阳点点头,表示理解,说道:“这两条我是都不选的。”

孙奇脸色一变,这人真的为了那所谓的权势连命都不要了

“我有一个想法,孙兄听听看,军队能不能同意。”

“孙某洗耳恭听。”

“我李阳带着我的人,离开双营山聚居地,刘司令是否能给李某一个活路呢”

孙奇听后,整个人靠在躺椅上。

这倒不是不可能。

毕竟军队只是忌惮李阳的影响力,但要是离开这里,那影响力就有限的很了。

第90章 青林聚居地

六月五日,天朗气清,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东北这地方是老工业基地,城市里都是些老旧的机器,运转起来,弄得城市都是乌烟瘴气,尤其是生活在辽中省省会的李阳,作为号称华夏最大的汽车城,这里的工业污染程度,更是尤甚于其他的地方。

电能消失也有电能消失的好处,至少灾变以后,李阳呼吸的空气是一天比一天清新了。

李阳带着郑晓斌、曹霖、刘岩跟曹霖的班,十二三个人骑着自行车,在沿着省道向双营山东北方向骑去。

而作为一只暗中保护的力量,龙祁峰带着黄远,伪装成一个卖粮的商队,带着二三十人,跟李阳错开时间,也出了双营山聚居地。

这一次的目的就是青林聚居地。

也就是李阳研究后,确定的第一个根据地。

青林聚居地出了双营山聚居地东门,沿着省道向东北方向,大约四十九公里,向南几百米就能到达,那里曾经是一个大村子,背靠一个水库,水库里灾变前刚撒的鱼苗,水库解冻后,成片的鱼群,当然让不少人停在了那里。

在四月份的时候,与双营山的通道曾经一度打通,也有不少的粮食运到青林,而青林的鲜鱼也不少运到双营山聚居地。

李阳选择这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虽然这里只是依据一个村庄建起来的聚居地,但是却有着太多天然优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