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道长来了 > 分节阅读 60

分节阅读 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谢道长指点”我拱手道。

“呵呵,这个赐予你吧。”肾虚子从怀里掏出一个什么东西,递了过来。

我接过,东西到了我手里,就从半透明变成了实体,是一部卷轴,跟古代的画卷似得,只不过缠在画轴上的不是纸,而是羊皮或者鹿皮,很软。我展开卷轴,这回上面不是满文字体了,而是汉字,繁体汉字。

“紫阳降龙十八掌”我随口念出,卧槽,降龙十八掌还真有这玩意啊

是不是地摊上十块钱一本的那个

“此套掌法乃紫阳开山鼻祖李太白所创,临死前交于弟子,为紫阳门至高武学,然而年代久远,习练方法早已流失,自第十代掌门人郭宝玉习得后,便再无人练成。”肾虚子遗憾地摇了摇头,看来他也没练成。

“等下,郭宝玉”郭襄突然喊了出来,“这么这个名字这般耳熟呢”

“郭宝玉乃大唐名将郭子仪之后,宋元时代人,起先为金国大将,后降于成吉思汗,屡立战功。”肾虚子介绍道。

“不是汉人么”我问。

“呵呵,是汉人,然大汗承天运,一统华夏,中原顺应天命者众多,故蒙军中汉人多如牛毛。”

“噢”我听懂了,就跟吴三桂似得呗

我倒是很理解这种行为,一个王朝即将落幕,新的王朝诞生,人民有权利做自己的选择,这无关民族大义,因为所谓的民族大义,乃是狭隘的民族论,华夏先后被蒙、满一统,难道顺应他们,早日结束征战,实现祖国统一就是汉奸了那是大汉民族沙文主义何况汉族从古自今,面对北方蛮族入侵,也并没强悍过几百年,弱肉强食,此为天数。

“总之,这套掌法便传给小友,若有机缘练成,别忘了自身武功出处便好他日小友即便开山立派,也勿要忘了紫阳”肾虚子郑重地说。

我心里就呵呵了,尼玛一千多年都没人练成的东西,给我有个屁用啊

算了,好歹是个精致的文物,以后要是潦倒了,还能卖钱呢

“夏朗谨记前辈教诲”我谢过,将这个紫阳降龙十八掌插进屁股口袋。

“嗯”肾虚子看起来挺满意,坐在那儿迷上了眼睛,不一会儿,身子就消失了。

我捏起显鬼诀,也没发现他的踪迹。

“要不这玩意给你保管吧。”我把卷轴拔出来,递给张凯,毕竟他才是紫阳门弟子。

“我要它有个卵用”张凯白了我一眼,“师傅让你练,你好好练就是了,我估计他是觉得你能练成才给你的等你练成了,降一条龙来,在紫阳观上空盘旋几圈儿,我录个像,发到网上去,那咱们紫阳观可就火了”

麻痹的,这货骨子里还是个商人

张凯说他还要留下做进一步考察,以便及早开工。

我和郭襄下了山,进夏利车里,开车往塔营子赶。

“你怎么了”路上,我见郭襄一直抱着手机不说话,问道。

“总觉得那个郭宝玉,跟我有点关系似得。”

“该不会就是你的前世吧”我笑道。他狂呆圾。

“放屁难道我和你在前世搞基么”

“如果有你这么漂亮的基友,也未尝不可啊”我色迷迷道。

“正经点回头我去帝都图书馆查查这个郭宝玉的详细资料,看看能否有所发现。”郭襄放下了手机。互联网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重要的史籍文献,并不能查阅得到,如果你尚觉得百度能够解决你的一切问题,那么抱歉地告诉你,你的学识还差的很远,当你有一天突然发现百度不灵光的时候,恭喜你,已经到达一个新的境界了

我是在大三那年,发现百度不够用的,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我高尚的灵魂狠狠抽了我一耳光

“会不会是这样”我用我丰富的学识推理道,“你看啊,百度上说,张三丰前世的女朋友叫郭襄,而金庸写的小说里,郭襄是郭靖的女儿,郭靖呢,最流弊的武功就是降龙十八掌,而郭宝玉也练成了降龙十八掌那么,如果金庸老师真的深入考究了历史的话,郭宝玉是否就是郭靖的原型也就是你前世的爹爹呢”

郭襄想了想,点了点头:“也许吧,算了,不去想不能想明白的事情,先把你的身世搞清楚了再说,头有点疼,我躺一会儿。”

郭襄从座椅中间爬到了后面,蜷缩在后座,拉下帽沿眯着。

我继续开车,按照地图的指引,走了大概七十公里路,才来到塔营子乡,这个乡比卧凤沟镇的地理位置还要偏僻。

我把车停在一个小超市前,下车买烟,顺便跟老板娘打听张三丰故居,还有张三丰墓的位置,老板娘说故居就在前面道边,开车两分钟就能看见,至于张三丰墓,她犹豫了一下,说并没有听说过。

我谢过老板娘,叫醒郭襄继续前进,果然,又开出去五百米,就看见路边戳着一个崭新的道观,好像还没修完,墙边的砖头瓦块不少。

进了道观,里面是个荒凉的小广场,中央戳着一尊铜像,铜像下面三个字,张三丰。

后面还有一排房子,再进去,里面又是个小广场,正北为主殿,牌匾上写着五个字张三丰仙居。

进了大殿,里面还是张三丰的坐像,像前两个蒲团,旁边一个硕大的功德箱甚是扎眼,里面绿的、灰的、粉的钞票不少,看起来能有好几千,这是钓鱼用的吧

“要不要跪下拜拜啊”我问郭襄。

“你跪你自己”郭襄白了我一眼,绕到铜像后面,正迎面撞见一位道士打扮的人,面色红润,好似刚喝过酒,我知道这并不是因为喝酒,而是因为常年在外劳作的缘故,换言之,这是个本地的农民。

“不好意思啊,刚才我去厕所了,你俩求签儿还是干啥”那个道士坐在椅子上,小眼神往功德箱里看了看,可能是判断我们刚才有没有向里面丢钱。

“道长怎么称呼”我笑问。

“我叫张建国,是张三丰第二十四代长孙”道士两个手很不专业地放在一起,抱了抱拳,脸上浮现出不悦,看来他记得里面每张钱的位置,断定我们并未往里投钱。

“呵呵我记得张三丰没有后人吧”我苦笑道,现在只要是个历史名人,肯定都能找到他们的“后人”,一个名人,好多股后人,一个名人,也会有好几个故乡,市场经济嘛,能沾古人的光,赚点钱,何乐而不为,至于真正的文化传承,又有几个人会在乎呢

“怎么没有”张建国横起眼睛。

“据我所知,张三丰道长修道以来,一生未婚,没有老婆哪儿来的后人”郭襄也笑。

“啧一看你们就不懂历史张三丰当道士之后,确实没搞对象,但他在当道士之前已经结婚了啊你们不知道,古代结婚都早,他是在老家生了儿子之后,才出家当道士的”张建国很懂地说。

“呵呵好吧”我无奈笑了笑,懒得跟他争辩,不过看来他好歹对于张三丰懂得不少,可以跟他咨询一下我想知道的东西。

我从钱包里掏出五百块钱,叠成一叠,塞进了功德箱里,张建国眼睛都看绿了

“张道长,问您个问题,您知道张三丰墓在哪儿么”我投下买路钱之后问。

“你找他墓地干嘛”张建国的脸色马上变了。

“当然是祭拜了,难道要拜你们这个人工造的那个道观不成这才盖几年啊还有甲醛味儿呢”郭襄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