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船帮老大 > 分节阅读 161

分节阅读 1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开手臂,做出了霸王举鼎的姿势来

秦效礼晓得韩督军一喝酒,肚子里的话,便敞开了说,犹若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拦也拦不住了,索性也不再理会阻拦,任由韩督军说去

其余诸位,也已然习惯了韩督军的说话方式,觉着类如韩督军这样的直肠子人,口无遮拦,倒也好,至少没有多少机心,犯不着让人猜来猜去

吴先生便详细说起了鼎的用途,以及其演变发展的过程细节

远古时期,先民经过了漫长的烧烤食肉过程,从旧石器时代,到了新时期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发展,农耕文明不断发达,先民越来越不满足于简单的食物烹饪方式,由此便产生了陶器。

陶器具有聚形、恒温、匀热等诸多好处,其烧制过程复杂,常有破损情况。后来,在烧制陶器,挖掘陶土过程中,人们发现了青铜矿石,其坚硬无比的材质,逐渐将陶器替代,用作了煮肉烹饪的重要器具。

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两耳,也有方腹四足,其足间的空隙,可用于架薪置火,使其传递热量,烹熟肉食。

远古时代,人们敬畏于天,将鼎中烹肉,常常用于祭天、神灵,使得鼎的实用功能渐渐退去,逐渐地变为了礼器。

青铜鼎一旦成为礼器,用以祭祀,也便顺应成为了持鼎者的重要的身份象征,不同身份的人,铸造青铜鼎的数量,也有了严格的限定。比如,在周时,便有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之说。

随着用以等级、身份、地位的彰显功用,愈来愈强,鼎便逐渐演化为王权之象征,国之重器,国之镇宝鼎也因此越铸越重

“噢,原来是这样啊”韩督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站起身来,“来吴先生,我敬你一杯听你说话,那就是舒坦啊”

吴先生喝下一杯酒,却一声长叹,“鼎,乃国家之重器,莫说是夺鼎之心,便是鼎之轻重,也不可相问,这是对于国家权力的挑衅和嘲讽”

吴先生说,古时王者为了昭显其王朝制定法律之庄严,便将法律条文,镌刻在青铜大鼎之上,意即不可更改,不可侵犯一个新的王朝诞生,君王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铸造新鼎,将全新的法律条文,刻于鼎上,这便是所谓的“鼎革”。因而,许多人将铜鼎放在家中,其用意便是“从此有一个新的开始”

这时,韩督军忽然说,“陈掌柜,把你的宝鼎搬过来,让我们都瞧瞧”

陈掌柜看了看秦效礼,见秦效礼拿着小瓷勺,兀自喝着汤,并不发话,心下暗暗叫苦:莫非韩督军惦记起我的宝鼎了

陈掌柜尽管内心纠结,猜忌,但韩督军既然发了话,怎可不办只好起身去取鼎

八个济源盛伙计,用一根粗壮的木杠,抬着青铜宝鼎过来了,众人纷纷站起身来,走过去查看

此青铜宝鼎为圆腹三足,鼎上双耳,高高耸立,鼎腹一转,有精美的纹饰相刻,鼎内则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但无论是唐嘉中,还是卢芸凤、薛静怡,皆是一字不识

韩督军用指甲轻轻抠了抠纹饰中间残存的泥土,挽起袖子,使劲抱住那大鼎,大吼一声,大鼎却是纹丝不动,韩督军便哈哈大笑了起来,“好,好好,真是宝鼎啊”

“吴先生,你看这宝鼎里头都写些啥字”韩督军问道。

吴先生辨认一番,便念了起来,“天为广兮,其玄无疆”

吴先生一口气将鼎文读完,说,“此鼎乃是西周礼器,所刻鼎文,是祷天祭玄的应辞,祈愿国运昌盛,社稷安康,五谷丰登,吉瑞永祥”

“好”韩督军喝了酒,面色微红,听着吴先生的释义,拍手称好,而后,一巴掌拍在鼎耳上,“这是中国的宝贝儿,小小日本人,竟敢打它的主意,真是无法无天了”

韩督军转身看着陈掌柜,“你把这宝鼎,送到我督军府去,我替你保管着,我看那些东洋倭货,敢来动一根手指头”

第291章捎话

陈掌柜听见韩督军要青铜宝鼎,心尖尖都紧了起来如果给,那无疑于从自己心尖尖上剜肉哩可如果不给,韩督军的面子敢拂吗自己还要不要脑袋了

陈掌柜现在心里恨了起来,首先最恨的是沈庆非,你个的汉奸狗腿,没有你出来跳腾,哪里有这么多的事儿青铜宝鼎安安稳稳地放在我济源盛里,一般人如何晓得第二恨的是日本人,你们这些东洋倭货,漂洋过海到中国来,就是来夺取我中华宝贝的吗第三恨的是鹿恒生,若不是你嘴贱,提说宝鼎,韩督军他们,如何想到要看鼎,如何想到要将宝鼎运走

当然,陈掌柜也恨吴先生,也恨韩督军,可恨归恨,藏心里头,自个藏着吧

看着青铜宝鼎,陈掌柜仍不死心,便将视线朝秦效礼投去,希望秦效礼出来说一句话,帮帮自己。

秦效礼显然领会了陈掌柜视线的祈求之意,但秦效礼却说,“沈庆非和日本人,一日不得到宝鼎,一日就不消停陈兄,宝鼎运到督军府,也是好事儿,济源盛少了很多危险嘛”

陈掌柜一听秦效礼这话,彻底没指望了,心下一放,脸上表情反倒再不愁苦,免得惹韩督军不悦

“诸位,那我就先失陪了”秦效礼向众人拱手说,“我派人将这宝鼎送到督军府”

秦效礼带着人去送宝鼎了,陈掌柜心里空落落的,鹿恒生也显得惶惶,一是担忧卢家人提及追债之事,自己解释起来尴尬,二是担心因为自己多嘴一问,宝鼎被送到了督军府,陈掌柜心里头没准正恨恨骂着自己呢

陈掌柜起先担心宝鼎藏自己家里,倘若西京民报将此事上了报纸,自己只怕从此没有安宁日子过现在好了,宝鼎运走了,这到底是该庆幸呢还是懊悔

原先是害怕将此事上报,但现在,陈掌柜希望将此事上报,只要报纸上一登,说宝鼎已经到了督军府,那就跟我济源盛撇清了关系,从此也就不怕没有安宁日子过了

陈掌柜想跟吴先生提说上报纸的事情,但又觉着如此一说,太过于刻意,显得自己多么贪生怕死似的,反让韩督军看轻了自己

秦效礼走了后,椅子空在那里,陈掌柜看着空空的椅子,心中又不禁抱怨起来效礼啊,你倒是会寻清净,自个儿先溜了,把我留在这儿干烤

吴先生仿佛看穿了陈掌柜的心思,便对韩督军说,“韩督军,青铜宝鼎,乃是国之重器,此番宝鼎入驻督军府,我看可以搞一个活动,热热闹闹的,也图个喜庆我给陆主编说一声,让西京民报发个文章,报道一下,你觉得怎样”

“好好”韩督军觉得吴先生说话极为得体,替各方面都考虑到了,而且,韩督军自己也乐得上报纸露脸,此等大好事情,有了吴先生来串联,真是再好不过了

“吴先生,你帮着算算,看哪天是黄道吉日”韩督军笑着说,“到时候咱搞得热热闹闹的,吴先生你再来给讲个话啥的”

吴先生略略一算,便说,“明儿就是个好日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