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隋末我为王 > 分节阅读 156

分节阅读 15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快起来,快起来。”陈应良赶紧把朱粲搀起来,又低声说道:“朱班头,说到报答,我不敢贪图你的报答,我对你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请陈通守吩咐,卑职赴汤蹈火。”朱粲赶紧答道。

“我刚才说过,我没有直接给你任命官职,有两个原因,第二个我已经说了,现在该说第一个了。”搀着朱粲,陈应良压低了声音说道:“我不想让人觉得你是我的人,就是想通过其他渠道提拔你后,让你替我去接近一个人,以第三者的身份与他倾心相交,取得他的信任,在关键时刻把一些重要情况告诉我或者在背后替我重重捅他一刀”

“原来是想让我去当内奸”朱粲心中一凛,忙问道:“敢我陈通守,你说的是何人”

“唐国公李渊。”陈应良也不隐晦,坦然说道:“我和李渊之间的恩怨,想必马三宝已经告诉了一些,但实际上他知道的也只是一些皮毛,我和李渊之间的真正关系,等你与他接触之后,就能慢慢明白了。怎么样,朱班头,能帮我这个忙么”

“愿为陈通守效力,请大人放心,小人若有机会,定然全力争取为大人办成此事”朱粲连眼皮都没眨一下,马上就稽首答应至于心里怎么想,就只有朱粲自己心里才能知道了。

“那就多谢朱班头了。”陈应良大喜,赶紧向朱粲还礼道谢,还低声叮嘱道:“记住两点,第一是到了大兴或者东都后,你一定要宣扬我对你的赏罚不明,甚至可以说我是嫉贤妒能不肯任用于你,让人觉得你对我充满怨恨,但千万不要让人知道你是我举荐给云少卿的。第二,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是他的得力帮凶,你如果实在无法与李渊接触交往,和这个李世民交朋友也一样也可以收到同样效果记住没有”

朱粲大力点头,郑重回答,神色刚毅之至。陈应良大喜,忙又拍着朱粲的肩膀微笑说道:“朱班头,你放心,你正式入仕之后,我会动用我的一切力量暗中照拂于你,尽力替你摆平官场上必然会遭遇的麻烦。还有,你随云少卿离开谯郡后,我会暗中照看你的父母家人,不会让他们受半点委屈,也会时常接济他们钱粮,你只管放心的在云老叔的麾下大展拳脚,不必有什么后顾之忧”

“多谢陈通守,多谢。”朱粲嘴上连连道谢,心中却在冷哼,暗笑道:“想拿我的父母家人做人质操纵我喜欢的话你就尽管拿去吧,那两个老不死和那个丑婆娘真被你宰了,我还省两笔丧葬费,也乘机可以换个名门闺秀做媳妇”

对朱粲说了这番话后,第二天清晨,陈应良还真的在私底下提出把朱粲送给云大少卿,本就打算开口要人的云大少卿一听大喜,赶紧也是假惺惺的谦虚,说不好意思让陈应良割爱,陈应良则是舌灿莲花,说什么自己是担心老叔叔就任左御卫将军后身边没有可靠得力的人,会被老丘八老兵油子欺负,所以这才决定把既能打又能带兵的朱粲孝顺给老叔叔,云大少卿听后欢喜异常,一再道谢后也就毫不客气的接受了小侄子这份宝贵礼物。

事还没完,云大少卿接受了朱粲之后,陈应良又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希望云大少卿把降将苗海潮也带走,云大少卿惊问其故,陈应良也终于说了些实话,说苗海潮是下邳首举义旗的大贼头,在隋炀帝面前挂了号的任务,自己如果把苗海潮留在谯郡,只怕会给自己和苗海潮都带来麻烦这可是事实而不是借口。所以陈应良在对苗海潮说明了情况后,想恳求云大少卿把苗海潮带回隋炀帝面前,当面隋炀帝请罪,恳求隋炀帝宽恕苗海潮的前罪,也多少封一个官职以做表彰,树立一个回头是岸的榜样。

考虑到苗海潮在这次永城大战中出力不小,替他求得赦免问题不大,同时也知道陈应良如果胆敢任用苗海潮这种在隋炀帝面前都挂了号的大贼头为官为将,确实会惹来许多麻烦猜疑,再加上陈应良这次在报捷奏章中多少给云大少卿分了一份功劳,拿人手软的云大少卿稍一犹豫后,也就点头答应了陈应良的要求,并且答应那怕是求得宇文述出面,也要尽力保下苗海潮,为朝廷也为陈应良树立一个招降榜样。

再次向云大少卿真诚道谢后,陈应良又向云大少卿说道:“老叔,你替苗海潮求得赦免后,如果再能替他求得官职,不妨可以让苗海潮也在你的麾下效力,苗海潮虽然算不上什么猛将,但他能治军能凝聚军心,能够让士卒为他而死,老叔你如果让他替你治军,相信你的麾下一定能出现一支绝对可靠的亲兵卫队,能够让你在千军万马、矢石如雨的战场上稳如泰山,安全无忧。”

“贤侄指点得是。”云大少卿点头,也认同陈应良的观点,道:“上次永城大战时,老夫也是亲眼看到了,苗海潮的队伍被包围得那么严,还几乎没有什么人背叛降敌,宁可战死也不出卖他,这样的人才,是值得我重用。”

陈应良嘴上附和,心中却道:“苗海潮,朱粲,机会我给了你们,接下来就看你们自己的了,希望你们别让我失望。还有,李二,希望你也别让我失望,我记得你刚出道时,第一个官职就是云定兴这个老不要脸麾下获得的,但愿这个历史细节不会改变。”

第141章自找麻烦

云大少卿带着天生反骨的朱粲走了,苗海潮也辞别了他带来的下邳队伍,跟着云大少卿一起到东都洛阳去向隋炀帝当面请罪了。临走时,苗海潮还向陈应良千恩万谢,因为陈应良已经把情况对苗海潮说得很透彻,说苗海潮如果不到洛阳去走这个过场,陈应良就算任用苗海潮也不敢重用,将来更不敢随意提拔,而苗海潮如果去隋炀帝面前走了这个过场,不仅可以彻底洗清之前的罪名,还可以获得更多的飞黄腾达机会。

觉得陈应良言之有理,也明白陈应良真心是在为自己考虑,苗海潮对陈应良当然是感激涕零,临走时还特意交代他从下邳带出来的核心老人,让他们老实听从陈应良的命令,不要给自己丢脸,也不要让自己为难,跟着苗海潮一起投降的下邳队伍含泪答应,也就老老实实的接受了陈应良的打散整编,个别居心不良者想在陈应良队伍内部自成一派的如意算盘也就此落空。

打跑了外部强敌,也解决了内部隐患,陈应良也就又获得了一段太平时间,可以腾出手来专心种田养兵,以便迎接已经逐渐到来的天下大乱。而内政方面的首要大事,也就是大业十年的春耕了。

做为一个主要负责军事的通守,陈应良当然可以把春耕这样的事踢给太守徐敏廉和董由等县令去操心负责,但为了收买人心和树立自己爱民如子的良好形象,陈应良还是花了些力气表演作秀一番,什么亲临田间地头慰问春耕百姓,组织军队帮助孤寡老人犁地播种,亲自下田扶辕抡锄,同时又拿出自己珍藏的一批棉花种子,向百姓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