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禛馨纪事 > 分节阅读 27

分节阅读 2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的寿辰,府中不敢大肆铺张,只在园里办了简单家宴,唯我与大福金、李姐姐、格格、阿哥们数人而已。

左右等不见他的人,正欲差人去请,却见了苏培盛行至我们面前,道:“奴才给福金、格格、阿哥们请安。爷说了,福金、格格、阿哥们自行用膳,无需等他。”众人不由面面相觑,这寿筵少了寿星,还怎么进行下去

无奈匆匆对付了晚膳,大家各自散去。

天气渐冷,我却不想回屋,不自觉地来到书斋,拾裙进去,微暗的烛光中,他双手交握,俯首其间,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屋门吱呀的一声响,惊破寂静。他愤怒的抬起头,将书桌上的物品扫落,狂躁的说道:“不是说不要打扰我滚”

几本折子飞过来,我来不及躲闪,直直打在身上,那么疼,我不敢说出。

“胤禛”他为何这样动怒我轻轻拾起落在地上的折子,眼泪滑落,滴在折子上,我若无其事的拭去泪痕。

正想为他收拾书桌,听见他说道:“不要收拾了。”

我把折子放在他面前,转身便想离去,他却紧紧拉住我的手,我淡淡的回头看他。

“方才,我未看清是你对不起,馨儿,不要生气。”他愧疚的说道。

“我知道,”我笑着说,“你的眼睛看不清楚。”

“折子打到你了么”我摇摇头,阻止他的愧疚。

“如果我不是雍亲王,如果我得不到想要的,是否众人都会离我而去”我坐在他身旁,听见他低声问道。

“胤禛”我拥着这个孤傲的男子,唤着他的名。不要这样悲伤。

“馨儿,不许离去。”他紧紧拥着我,仿若乞求的轻声说道。

“不会。只要你不叫我走,我绝不离去。”

叹了一口气,听见他缓缓说着,门人戴铎已经失望的想到了“将台湾作将来之退计”1。

“储君未定,不过见着十四出征,他们倒慌着为将来作打算了。”他冷哼一声,说道。

“戴铎是个聪明人,他折中言及的计策不过是为你,又何须生这么大的气呢”我不解的问他。

“戴铎的聪明不过是自作聪明。你知不知道,他居然去向李光地打探立储之事,更甚者,他胆敢向李光地允诺,若能助我,将来富贵共之2。”

“真真是胡说妄为了”我惊得出了一身冷汗,“若叫皇帝知晓,认死你希图储位,便是国之贼,法断不容3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冷冷的说道,“好在李光地五月的时候故去了,这话应该还未传到皇阿玛耳里。不然”

停了片刻,他又说道:“这些个门人,俱是不中用的。”

“是,我家阿玛,已然致休,帮不上半点;我家大哥,除了做官,样样儿在行;我家姐夫,胆小、怕事,除了忠心,一样没有;唯有我家二哥,才情么,略高人些,就是不服管”

他忍住笑,仍旧装样儿摆着脸。

“还有,我呢,一样不会,只顶着个雍亲王侧福金的名号,也不知道要作甚么”

他止不住笑了起来,“哪有人这样说自家人的。看看你把亲生大哥都说成什么样儿了。”

我扬起笑,道:“逗逗你么,只有牺牲一下大哥哥了。”

见他有了笑容,我问道:“今儿是你大寿,不出去热闹么”

他复又冷了眼,说道:“还有谁记得么现下众人只谈论西边用兵,唯有十四才是旁人关注的对象”

“这话醋味儿好浓,”我笑着将手放至他脸上取暖,“真真赛过先唐那位房夫人了。”

不提防他伸出手,笑问道:“我的寿礼呢”

“你不说我倒忘记了,”我离开他的怀抱,进内室取来外褂,道,“走,看寿礼去。”

“还要出门么”他疑问的看着为他穿衣的我,“什么样儿的东西”

我但笑不答,拉他到府门,便见小太监牵了马来。我二人各乘一骑,扬鞭而去。

登上玉泉山顶,俯瞰京城,赛过天上繁星的璀灿。

我移开掩住他双眼的手,说道:“胤禛,你眼前的这片美丽,是我送给你寿礼。”

天空无声的开始飘雪,柔柔的像柳絮一样上下翻飞。星空下的世界如此洁净,悲伤遁形,只留下对眼前美景的震撼之情。

“你,怎么发现的”他喃喃的问道。

“哥哥告诉我,难过的时候抬头看,泪就不会流下。如今,满天繁星都在我们脚下,哪里还会有悲伤呢”

他看了良久,说道:“这个也算寿礼么馨儿,你倒会捡现成的。”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放心,园子里还备有玉如意和几方上好的徽墨呢。”我笑看着他,说道。

他展开披风,将我纳入他温暖的怀抱。

“我想要的寿礼已经得到了。”

注:

1语见文献从编之戴铎康熙五十六年奏折:“时为主子默祷静听好音,不意近闻都门颇有传言。台湾道一缺,兼管兵马钱粮,若将奴才调补彼处替主子吞屯聚训练,亦可为将来之退计。”

2语见文献从编之戴铎康熙五十七年奏折:戴铎向李光地云“八王柔懦无为,不及我四王爷聪明天纵,才德兼全,且恩威并济,大有作为。大人如肯相为,将来富贵共之。”

3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康熙谕:“当废胤礽之时,朕已有旨,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

其五十五 用晦而明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事

十二月十三日,他随了皇帝谒陵。我闲在院里无事,拿了画笔胡乱绘着花草,突听见红鸾来报:“主子,二舅老爷家的大少爷来了。”

我忙放下笔,笑迎了上去。

“几年未见,都比我高了。”我拉着侄儿的手,高兴的说道。

他欲给我行礼请安,我只不许,轻声说道:“又没有人,我们还照家里的称呼”

“小姑姑”我未说完,他就唤出声来。

“熙儿”我俩亲热地互相唤着,又哈哈笑出声来。

二哥哥的长子熙儿略小我些,自他额娘故去之后,便由他祖阿玛抚养,二哥哥去四川任上时,才随着去的。我俩自小一块长大的情分却未因时间、距离的增加而有所改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