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358

分节阅读 3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不会放过川。所以,自帝登岸的那一刻,侵略便正式开始了。

沿着岸边的土,帝一向内陆行军。走没多远,一座倭人的村庄从边浮现出来。

见这所村依山背风,孙策便决定将这里选作帝登陆后的首个据点,于村外安营扎寨。

村里的倭人在此之前听到了妖怪的传说,看到帝到来,死死关上大门躲在屋里瑟瑟发抖。

孙策随即令甘宁带上罗瑛,领一队卫士到村里四处喊话,告诉他们帝事来营救他们的,不会伤害他们的性命,更不会侵吞他们的财产。

村里的倭人躲了大半天,见帝国的士卒确实没有侵犯他们的意思,这才放下心来,用充满疑惑的眼神透过窗户打量这群陌生的来者。

接着,罗瑛按照吩咐透过村中倭人之口,打听到了村中几个大地主和富贵人家的住址。并查清了他们手中土地所在的位置和大小,回报给孙策。

孙策闻言一笑,“很好”他转向甘宁,道:“甘兴霸,责你立刻帅两千人马,罗瑛说的那些人家里的男丁全部抹杀。十五岁以下的女人都留着,将来赏给有功将士。”

一听这话,罗瑛吓了一哆嗦。全杀了,那可是灭门啊果然,这群神圣华夏帝国人来者不善啊

正在他惊恐万分的时候,孙策呼唤了他的名字,“罗瑛,责你立刻带几个人到村中敲锣打鼓,告诉姓。明日午时帝队要依据挨家挨户人口数量把地主家那些土地分给他们,让他们尽快把家中人数报给你。”

“啊”

“啊什么啊还不快去办。”

“是”罗瑛向孙策深鞠一躬,领命而走,将分田地的事挨家挨户的通知了下去。

当日,在这个小小的倭人村里,哀哭者有之,那是富人地主家的妇人少女,她们在为家人逝去,自己沦为奴隶而伤心愤恨;兴奋者更有之,他们是村里贫苦大众,他们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好几代人都没能攒下几许土地,现在海外天兵的到来,让他们有了咸鱼翻身的感觉。

两日后,当他们亲手领到田地,以及神圣华夏帝国颁发的临时地契时,他们激动地热泪盈眶,齐刷刷跪倒在孙策面前。

孙策温和的摆了摆手,“倭国的兄弟姊妹们,你们自由了。去你们自己的土地上,收获你们的未来吧”

倭人们喜悦万分。当天晚上,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

接下来几天,孙策将手下一分为四,以扇形队列向九州岛内陆杀去,九州岛几倭人尝试反抗,可怎奈帝国大军实在强大,他们有限的反抗瞬间被帝国的火炮轰的烟消云散。一座座倭人小城和村庄插上了帝的血红十字大旗。

无论是城还是村,帝开入之后一概不骚扰平民,只杀富人,将富人的财富和土地分给倭国的普通姓。

一时间,倭国的姓们沸腾了。他们一以为自己在做梦,或者帝国的兵马在欺骗他们。可是感受到金银财宝兵粮的感觉,体味到土地泥土上的香味后,他们不得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523对倭之战下

在过去的成百上千年里,倭国的平民们始终深陷在贫穷之中,他们没有土地、没有财富更没有人权,他们深受权贵剥削、欺压和蹂躏。

尤其这几年,随着王朝覆灭,列国时代征战不休的时局更让倭人们雪上加霜。他们本就是国内最贫苦的人群,频繁不绝的混战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中,作为国内人口最多的族群,他们不但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在诸侯混战时冲杀在前。

他们恨透了奴隶主和地主,恨透盘剥和压迫他们的倭国政权。

所以,虽然帝乃是以侵略者的身份降临了他们的故土,但是在帝铲除了倭国的权贵,将权贵的财富的和地产分给贫民,并且解除他们奴籍之后,倭人们无不将帝国大军视为解放自己的天兵点将,对帝国大军感恩戴德。

于是乎,无需帝国宣传,也无需号召,倭国的百姓们自发四处奔走,将帝国为解放倭人付出的努力和事业做出的善事宣扬了出去,还有倭人投到帝中恳求为帝卖命,更有身处未被帝国占领区域的倭人自发组织起来,在倭国各地发动武装暴动,反抗地方诸侯的暴政,迎接帝的到来。

一时间,倭国九州岛深陷在土地革命的浪涛之中。

帝借机四下攻伐,位于九州岛的三川、肖卢等五路诸侯先后覆灭。

将整个九州岛掌控在手里之后,帝并没有急着杀进倭国本土,而是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

圣元二十七年六月,首批五百名帝国官员、神仆及五十名帝国大学外语系倭语专业的毕业生渡过大海,抵达九州岛,依据帝国朝廷新近制定的行政划分,在各自辖区相继上任。

如果说,帝国的军队给倭国的百姓带来了财富和自由的话,那么帝国的官员和神职人员则给倭国送上了文明和信仰。

他们不但为倭国的百姓们带来了优惠的政策,为了方便管理,他还依据华人的百家姓,给倭人起了名字。

别小看这再平凡不过的名与字,在过去的时候倭国内只有权贵才有资格拥有姓名,穷人是没有资格染指的,只能随便起个代号方便称呼。所以在倭人的眼里,姓名是身份的象征,人权的代表。帝国官员赐予他们姓名,就是赐予他们与权贵同样的人权,是对他们的尊重。

对此,他们感恩戴德。

教会的神官们抵达九州岛以后,一座座草庐搭建的简易教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林立起来。教堂筑成,他们开始手把手教授倭人更为先进的耕作技巧,并为他们带来了更为高产的水稻种粮,以及可供低价租赁的高级耕作、灌溉器具。他们还为当地百姓奉上了圣母经,并以圣母经教材教授当地的孩子识字、学经。

吃着自家土地种出来的粮食,用富人的钱添置衣服,读中原人的书,写中原人的字,这若放在过去,倭国的百姓连想都不敢想,而现在,却在帝国的帮助下成为了现实。让深受苦难煎熬的倭人们,一度以为是在做梦。

但是现实却告诉他们,身边的变化都是真的,而且会在神圣华夏帝国的带领下,越来越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