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341

分节阅读 3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炸过后,一节仇台低矮的土墙消失在茫茫烟尘之中。仇台城里的百济人看到这番景象,别说作战,站都站不稳,纷纷跪地请降。

借助仇台一战,帝国大军威名大震,所过之处再无百济人敢于抗衡,帝国大军还没到就早早的挂上了白旗。

两日之后,一万五千帝国卫士炸开了百济都城慰礼城的城门涌入城中,战事无比顺利,帝国卫士几乎没费一兵一卒便将皇宫围了起来。

唯一值得遗憾的是,百济国王溜的很快也很坚决,连囤积在皇宫里的财富都没有带,只拿了些便携的财宝和衣物便领着妻儿家小和部分亲随逃到高句丽去了。

留在城里没来得及走脱的百济贵族、富翁乡绅以及百姓看着眼前包裹在鲜亮铠甲内的侵入者。在此之前,他们听说了中原人在草原上的残暴行径,几十万鲜卑人死于非命,致使整个鲜卑族群险些被灭族。

他们害怕自己会步鲜卑人的后尘,怕世代祖先存留下的财富被侵入者掠走,更怕丢却宝贵的性命。

然而,他们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他们迅速发现,进城之后,中原人的兵马非但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冲进家中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反倒主动维持起秩序,捕获了不少想趁混乱打家劫舍的恶人。他们还取出军资资助了不少城里的穷苦百姓。

对于无人防守,囤积入山财宝的皇宫,他们亦是毫无觊觎之心。在中原将领指挥下,中原士卒在皇宫四门贴上了封条,并派遣专人看护,不得任何人闯入。

此外,每日清晨,中原人还会派出翻译官四处喊话,告诉城中百济百姓不要害怕,神圣华夏帝国的军队是善良的军队,是带来和平的军队,只要不予帝国为敌,帝国的卫士不会危及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百济人暗暗嘲讽,既是带来和平与安定的军队那么之前为什么要屠杀鲜卑人呢

那位翻译官似是听到了他的心声,解释道:帝国不会滥杀无辜。之前,帝国大军之所以给鲜卑人灭顶之灾,是因为鲜卑人屡屡与帝国为敌,数十年来多次扣帝国边关,屠戮、掳掠了十数万帝国百姓。血债终要用血来偿,帝国是为了报仇雪恨,才对鲜卑人采用血腥政策。与之相对的,百济与帝国往日无仇近日无冤,帝国绝对不会像对待鲜卑那样对待百济。

听到这番话,百济百姓悬着的心放下了不少。再结合这几日帝国卫士亲善的举动,部分胆大的百济人开始敞开家门,与街上会说百济话的帝国翻译官有所交流。

透过翻译官友善的、彬彬有礼的、亲和的言语,他们愈发相信眼下这这中原大军对他们而言是无害的,且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足够的庇佑。

百济百姓们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越来越多的百姓走上街头,如战前一般做生意、采买食物,城内诸事井然有序的恢复了起来。

与于禁顺利攻占百济截然相反的,徐晃攻打新罗的战役受到了新罗百姓顽强抵抗。

他与于禁同时出海,只不过于禁是在东莱登船,乘坐北海舰队的战船,而徐晃则是在寿春出发,搭乘的则是文聘所辖长江水师的大船。

由于江船不似海船那么坚固、耐浪,文聘的战船便没有深入大海,而是一路沿着海岸线将徐晃送到了新罗。

498抢滩登陆

得道帝国水师抵达新罗海湾的消息,新罗国王在震惊之余立刻安排专人在全国范围内征召青壮,并借此机会向新罗百姓宣传中原人对待鲜卑的残暴手段,并暗示他们,一旦中原人打进新罗,将与鲜卑人承受相同的苦难。

新罗的百姓们畏惧中原大军,但更畏惧死亡。所以,面对来自海上的侵略者,他们选择誓死捍卫自己和家人的生命,“用血肉铸造成抵御外来侵略的城墙。”

在帝国水师靠岸的时候,三万余,由新罗军队、地方百姓构成的联军组成了重重防线,不记伤亡的阻碍着帝国大军登岸的进程。

事实证明他们也的确给帝国的卫士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新罗人乃是东夷人的一支,而“夷”字又是由“一、人、弓”三部分组成,足可看出新罗人自古以来人人善射。

新时代的新罗人继承了他们祖先善射的特点,新罗地区独有的冢杉树木材制作的硬弓更让他们如虎添翼。他们拼了命的将漫天箭雨射向乘舟登陆的帝国卫士。

虽然帝国卫士的重甲成功抵御了一轮又一轮的箭矢,但是他们所乘坐的登岸木舟却抵挡不住如此精准而狠厉的飞箭。

数艘木舟在经历过箭雨狂风暴雨般的袭击过后,漏水下沉。数百名身穿重甲的帝国卫士连挣扎都没来得及,便被重甲拖入了海底。另有几艘木舟本就明显超载,吃水线严重下降,落上几百枚箭矢后,船身再次加重,几艘木舟当场倾覆。

还有几艘岌岌可危。这个时候,帝国卫士展现出世间罕见的大无畏精神。舟上的卫士们发觉船沿与海面近乎平行,海水在海浪波动下涌入船舱,立刻意识到是现在船体载重过大了。

几名勇敢的卫士站起身来,高喊一声“为了圣母的荣耀,圣母保佑兄弟姐妹旗开得胜。”随后,毫不犹豫跳入冰冷的海水之中。在海水里留下一串不见了踪影。

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成功减少了木舟的载重,木舟的吃水线随即恢复到了正常标准,船上的其他袍泽保住了性命。

他们虽然死了,但是他们的性命却永远刻在了同船袍泽的记忆里,并即将刻在洛阳英雄碑,专属于圣元二十二年的区域里。他们的死不单单让船上的其他袍泽活了下来,更为他们增添了履行使命的勇气。

“为了圣母的荣耀,为了死去的兄弟,杀杀杀”

然而,虽然五千名帝国先遣卫士战意浓浓,但是登陆作战不似平原厮杀,大海无情的延长了他们与仇敌间的距离,敌人犀利的箭矢仍在不断收割着他们的生命,将他们送入浪花滔滔的海底。

徐晃一看这样下去,索性下令鸣金收兵。

看到帝国的木舟退回大海,海边的新罗人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欢呼和嘲笑的言语。徐晃虽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但可以想见定然不是什么好话。他登时气得吹胡子瞪眼,当天晚上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一面筹划下一次登岸的策略,一面让文聘派出快艇赶往百济海岸,向北海舰队水师都督太史慈求助,请求他率领治下宝船到新罗来协助登陆。

百济战局已定,北海舰队除了继续向百济运送兵源和粮草辎重,没有其他作战任务。

所以,在收到徐晃的求救信,在征得百济方面友军主将于禁的同意后,太史慈留下十艘宝船和二十一艘海行楼船保护百济海上粮草补给通畅,自己则亲帅北海舰队的二十二艘宝船和六十艘海行楼船驶离了百济,驶向新罗海岸。

四日后,太史慈抵达指定位置与徐晃、文聘汇合,经过一番商讨过后,制定出了由徐晃徐州军主攻,文聘长江水师协同,太史慈北海舰队提供火力掩护的海陆两栖登陆作战方案。

翌日清晨,北海舰队二十二搜宝船齐头并进,驶入距离海岸百步以内。太史慈原本还想进一步向前,却在从望子口中得知宝船吃水过深继续行驶很可能面临搁浅危险后不得不暂且止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