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328

分节阅读 3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郭嘉想着想着,不由偷着乐了起来,“恭喜教主,贺喜教主。”

栾奕皱了皱眉头,析疑道:“喜从何来““嘉又想喝教主的喜酒了。”

见郭嘉有头没尾一阵念叨,一副没正经模样,栾奕心急火燎道:“哎呀我的奉孝,都火烧眉毛了,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说,什么是喜策。”

郭嘉这才收起嬉笑,乖乖作答:“教主,细看圣母教和圣女教,无论是教义还是教规亦或是宗旨、习惯都几乎一样,可是为什么两教的信徒还要针锋相对呢答案摆在眼前,咱们圣教只承认教主是主母在人间的代言,是最蒙圣母看中之人,而不承认什么圣女;圣女教则恰恰相反,不承认教主的存在,只相信圣女。于是,圣教的信徒便唾弃圣女教信徒,说他们误入歧途。圣女教信徒则说圣教信徒被伪善的教主也就是奕哥儿你蒙蔽,成了恶魔的爪牙二者谁也不服谁,越闹越僵。嘉说的可对”

栾奕点了点头,“嘉弟的分析跟现实一致。”

“所以说,整件事的矛盾就在于教主您,和所谓的圣女孙家长女尚香身上啊”郭嘉随即挤眉弄眼问:“教主可明白我所说的喜策什么意思了吗”

栾奕不是傻子,立刻明白了郭嘉的言外之意,瞪大眼睛惊问:“你是说”

“没错,联姻”郭嘉噌的展开手中折扇,洋洋得意的扇着风道:“圣母教的教主娶了圣女教圣女结果会怎么样,就不用我说了吧对于圣女教信徒而言,圣女嫁给圣母教主,圣母教主也就成了圣女的枕边人,成了至尊江东孙氏血统中的一员。”

郭嘉顿了顿,调侃道:“说起来,这身份有点像圣母的女婿。这身份虽然听起来有点尴尬,但却可以让教主迅速得到圣女教信徒的认可。对于圣教信徒而言,圣女教的圣女嫁给教主地位也就拔高起来,不再是他们口中那个妖女而是值得尊敬的,被教主圣洁光辉感化的教主夫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信徒们心中几百年沉淀下来的男尊女卑思维模式,用舆论引导圣教信徒,让他们逐渐觉得,圣女教是圣教统一思想下的一个分支。由此,既能抹除圣教信徒与圣女信徒之间势同水火的矛盾,又能将圣女教吸纳到圣教中来,将其连根吞并。如此一来,圣母教和圣女教间的矛盾可迎刃而解。待圣女教信徒逐渐接受教主和圣教过程中,教主可派遣神仆到各地传播福音。当然,传教的时候不能直接传授圣母经,当先以圣女经为主体,循序渐进,逐步让圣女教徒转化为圣母教徒。”

听了郭嘉一番长篇大论,栾奕心头一紧。他知道郭嘉说的每个字都是对的可是一想到要跟孙家联姻,脑海里霎时间闪现出三个人影。

先是貂蝉用她那双妖艳的双眸盯着自己,眼神中怨恨、不甘、愤恨的神情如同一枚枚箭矢直射栾奕心底。

再是蔡琰,带着她那惯有的端庄的笑容,嘴唇一张一合,似在说:“子奇,尽管跟孙尚香结婚吧我不怪你。”可是他越这么说,栾奕越觉得对她有愧他这辈子最亏欠的人除了萧红,就属蔡琰了。

除了蔡琰和貂蝉,栾奕又想到了孙尚香虽然没见过这姑娘,但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却一清二楚。一个彪悍的,没教养的,野蛮的吃里扒外的一个个可憎的词汇在栾奕脑海中浮现出来。

他不想娶孙尚香发自内心的不想。

想到这儿,栾奕皱着眉问郭嘉,“除了联姻,有没有别的办法”

“没了”郭嘉晃了晃扇子。

栾奕遂既将视线移向徐庶、庞统、诸葛亮、戏志才、贾诩

众人或低头或摇头,表示无计可施。

“教主。既能解决问题,又白赚个漂亮媳妇何乐而不为”郭嘉规劝栾奕,道。

戏志才知道栾奕与几个妻妾夫妻情深,猜出了他心中所想,“教主奉孝之策实乃上策,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的你可不单单是几位夫人的夫君,更是千万人的领袖。为了江东和平与安定,纵然你有千般不愿,哪怕是怀着牺牲的心态也得迎娶孙尚香。”

栾奕为之一怔。真得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至少在他本人看来真得没有了。他拉着脸,灌了一口茶水。“老戏说的对为了天下百姓,我就再娶一门亲。老戏,提亲的事就交给你了。”

作为鸿胪寺卿,戏志才自是对提亲的规矩牢记入心。

他找了个临近的勉强可以称之为良辰吉日的时候,领着一票人马吹拉弹唱,带着三牲牛羊豚,五禽鸡鸭鹅雁鸽,七金金、银、铜、玉、翡翠、玛瑙、琉璃,来到秣陵孙府,径直找到受封荣华夫人的吴国太和孙策,向他们进献纳亲礼,并表明了联姻的意愿。

在此之前,戏志才早就找孙策通过气。对于栾奕的为人,孙策自然十分满意。加之栾奕位高权重,未来终有一日将问顶九五,如果孙尚香能和他联姻未来就是皇妃,生下孩子就是皇子这对孙家未来的长久兴盛是个大好事。所以,这桩婚事他自然不会反对。

479校场

作为一家之主,孙策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家族的决议。他不反对栾奕与孙尚香的婚事,华容夫人吴国太自然也不会反对。

大婚就这样走上了流程,纳亲提亲、问名问对方生辰八字、纳吉定亲、钠征送彩礼,按部就班。接着是请期也就是告知孙家结婚日期,并征得对方同意。

最终婚期定在圣元十六年四月初一。

这是栾奕这辈子的第四次大婚。第一次是在十七岁那年,迎娶蔡琰和貂蝉。他到现在还记得大婚那日的每个环节,记得灵帝忽然出现在他的府上嚷嚷着要为他证婚,还记得袁隗、袁绍、皇甫嵩一张张逝去的面庞,他甚至连细节都记得,院角那张桌子的桌布没有铺平整等等。那一日,他的整个精神处于高度集中,以至于看什么都过目不忘,肌肉在紧张和激动之中频繁战栗。

第二次大婚娶得是昌平公主。对于这桩婚事栾奕已经记不得许多了,只依稀记得婚礼当日十分豪华。具体哪里豪华又说不出,只是觉得婚礼既然是在皇宫里举行的自然少不了派头。他唯一的记忆就是大婚当日他喝了许多的酒,醉酒的原因却跟“洞房花烛”兴奋毫不沾边,而是源自于忧闷这场婚事并非他的本意,是在利益集团有意胁迫下被强行推上婚礼的主角的。

至于第三次迎娶杨婉,记忆就更空乏其陈了。唯一留在脑海的,就是那一日娶了一个爱他,并且值得他爱的女人。

有过前三次婚姻,到了眼下的第四次,栾奕已经失去对大婚的热忱,甚至还显得有点懈怠。

他在婆姨的引导下,机械的完成着一道道复杂的程序。像个木偶一样,走进孙家大寨,从孙策手里接过了缠着新娘的绸带。又踏着悠闲的步子,将新娘带回了自己在秣陵的临时宅院。

宅院里的宴席,随着新郎、新娘到来,规模庞大酒席开始了。数百名教会和江东旧臣大吃大喝起来,栾奕也在换过衣服之后前来敬酒。

如往常每一次大宴一样,栾奕这次又喝多了,且因为新郎的身份,敬酒的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不过一个多时辰,栾奕便喝了个酩酊大醉,醉到竟然主动找酒喝。

他先跟张飞拼起了酒,你一碗我一碗,已经喝了不少酒的张飞就趴到墙根大吐特吐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