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283

分节阅读 2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单名一个亮。”

栾奕为之一振。暗惊:竟然是他。“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将庞统招到麾下之后,栾奕没少派人去打听诸葛亮的下落。可是南阳那么大,搜了一圈也没能找到罗贯中笔下所写的卧龙岗。久寻无果,再加栾奕平日事忙,时间一久便把这件事逐渐给淡忘掉了。千想万想却没能想到诸葛亮找上门来,竟在这里相遇。

昨日,栾奕还在纳闷,这世上到底是谁竟能惊动黄月英大驾陪他一起参加诗会。今日方知,原来是小月英命中注定的夫君啊

“你就是诸葛孔明”栾奕惊呼,道。

“在下正是孔明“话音刚落,诸葛亮方觉不对。他分明记得自报家门时并没有说出表字,怎么眼前这位齐王竟能直接以表字唤他呢

诸葛亮万分疑惑,黄承彦亦是疑惑万分,便心直口快的询问栾奕,“家婿虽在南阳略有薄名,但在大汉却是名不见经传。齐王殿下又是从哪里得知他表字的呢”

栾奕面貌一囧,扯谎道:“之前听庞士元提到过,荆州有一人名唤诸葛亮,表字孔明。其人堪比管仲乐毅,才学渊博。想来便是你了”

诸葛亮遂即释然,“在下与士元兄仅有一面之缘,得兄长如此赞誉,亮汗颜之至。”

“诶小友莫要谦虚,适才我听了小友那曲梁父吟,借那首歌足可见小友之才并非以讹传讹,乃是真才实学。”将诸葛亮招致麾下的愿望,栾奕不是想了一天两天,今日诸葛亮就坐在面前,栾奕毫不犹豫抛出橄榄枝,“方今朝廷整治用人之际,不知小友可愿留在济南为朝廷效力”他本以为,自己在大汉手眼通天,正值蒸蒸日上之际。诸葛亮定然不会拒绝他的邀请。

然而,现实却与他的想象截然不同。诸葛亮拒绝了,而且眼神举止透着鲜明的斩钉截铁意味。

栾奕竟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自来到东汉之后,栾奕见过的所谓历史名人数都数不过来。已经不再是二十多年前那个第一次见到幼年郭嘉时激动地浑身发抖的历史丝,成为全身心的融入在东汉社会中的一员。或者更为精确的说,他本人已经变成东汉这个大时代中最大的名人。

别看诸葛亮在后世历史上是被世人评价“智几近妖”的大人物。但是放到当下,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子。与之相对的,栾奕二十年前便以幼年之龄成名,青年时连创聊斋志异原富大作,名扬海内。十六岁之龄领兵东征西讨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现如今更是大汉八州的实际掌控者。万人之上,连大汉天子都要听命于他的大汉齐王。

位高权重的栾奕向诸葛亮发出邀请是给他面子。现在被诸葛亮断然拒绝顿感颜面大失。他毫不迟疑认为诸葛亮这是在沽名钓誉,想将用在刘备身上的“三顾茅庐”之法原封不动搬到他身上。让他屈尊三番四次前来拜会力邀,诸葛亮从而最终实现直接攀登高位的愿望。

栾奕心中冷笑。孔明啊,孔明。那你可算打错了算盘,历史上刘备是因为身边无人可用,无奈之下才会低三下四求你出山。

想我栾奕,且不提帐内名动天下的谋士就有数百人,可堪大用的上将过千。此外教会各所高等院校还在源源不断向教会、朝廷基层衙门、教堂供应有学识的士子。人用不过来,何缺你一人

你不愿应邀,我还懒得招你

思及此处,栾奕便未再继续跟诸葛亮谈论效力之事。当然,他也没因一时的气愤给诸葛亮甩坏脸色。毕竟他身处高位多年,应有的气度还是有的,尤其诸葛亮还是黄承彦的女婿,算起来也是他的晚辈。作为长辈他也不能跟诸葛亮这个小娃娃一般见识。

短暂的不快,在栾奕爽朗的笑声中一闪而过。栾奕随即主动切换话题,跟黄承彦商讨目前建造大船所面临的困难。

在这方面,栾奕过去几天做过些总结。就栾奕来看,现在之所以造不出巨船原因就在于当下船体的龙骨结构不够科学,只有设计出更加坚实的龙骨结构,才能制造出更加巨大且奈风浪的船体。

对此,栾奕给出了设计方案。建议黄承彦接受造船适宜后,塑造出以若干个三角形共同编制成的巨大三角框架。

看了栾奕手绘的设计图,黄承彦、黄月英和诸葛亮一愣,不解询问栾奕为什么非要选择三角形做龙骨的框架基础而不是常见的长方形。

栾奕随即给他们进行了详细诠释,并随手从黄承彦的木料堆里取出四根木棍,向他们解释长方形在受到外力影响时,四个边很容易发生位移,变成菱形。而三角形则是不然,三角、三边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更能保证整体结构的完整。

听了栾奕的解释,黄承彦恍然大悟。决定采纳栾奕的建议,表示未来造船时不但龙骨是三角形,其他吃力较多部位,比如风帆和船头也尽量采用三角结构。即便无法直接使用三角形为主体,也可采用技术手段予以切割,形成多个三角形的组合。

举个简单的例子,传统的船头都是四边形平实木板。现在完全可以将这片四边形木板一切为二,笼成一个尖再予以缝合。这样既能减少船体航行的阻力,有能借用三角结构,加强船头的稳固程度。

412入闱

每次跟黄承彦一起探讨技术难題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转眼间上一刻刚从山头升起的太阳这一刻就跑到了相反方向大河河坝的边缘

栾奕见事情大体谈的差不多了再做多说也是纸上谈兵具体细节只能待将來一边时间一边探索

这一次他离开朝廷已经两天还有很多公务堆在书房等待他料理他不能继续在这里耽搁随即向黄承彦请辞表示自己还有要事需要立刻赶回历城

临走之前带着几分礼貌同时还掺杂着几分不甘栾奕再一次向诸葛亮发出邀请的请求

结果不出栾奕意料诸葛亮还是拒绝

栾奕低叹一口气沒再多说什么接过栾福递來的缰绳翻身上马冲黄承彦一家拱手一拜绝尘而去

望着夕阳下栾奕远去的身影黄承彦问诸葛亮“孔明依你看咱们这齐王如何”

诸葛亮道:“之前常听人说齐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学之渊博亘古未有侄儿曾一度以为此乃世人过誉之言今日见到齐王当面闻听三角架构稳固之理方知那些赞誉并非空穴來风齐王之才当真天下罕见”

他随后补充说:“更为重要的是齐王才高八斗少年成名如今身披功勋、位居高位却不自傲來到伯父小民之家丝毫沒有架子饮百姓水食人间烟火让人大为感动此外谈话时齐王邀孩儿入朝时被孩儿婉拒却面不改色丝毫沒有动怒也可见齐王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得这等至仁至义之人统御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黄承彦点了点头对诸葛亮的话表示赞同“既然亮儿如此看好齐王为何齐王两次力邀亮儿却屡屡拒绝”

诸葛亮一脸向往地遥望历城县方向答曰:“孩儿并非不想追随齐王之所以拒绝邀请乃是觉得如果今天应邀在齐王殿中效力外人会说侄儿乃是借了叔父的关系攀高枝走后门谋得了差事而不是凭借真才实学正所谓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如此行事即便入朝为官也难以立足”

黄承彦细细一想诸葛亮说的也不无道理“可是你拒绝了齐王的邀请又如何入朝效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