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281

分节阅读 2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机后。毫不犹豫取來钱财抢购城中铺面、宅邸、厂区。

更有甚者。直接运來成车的圣券。瞥一眼城区沙盘模型。大手一挥。“这条街归我了。”

这个时候。中华民族“跟风”的传统美德得到淋漓尽致体现。教区各地百姓。一听说“洛阳售地所”日日人满为患。商贾一掷千金买下海量房产之后。教区各地的豪门望族着急了。他们本就瞧不起商贾。觉得只有他们才是大汉真正的经营。那些商贾不过是些偷奸耍滑、坑蒙拐骗的卑劣存在。堂堂都城洛阳的房子若是都让这些低贱之人买了去。那还了得。以后洛阳岂不成了鱼龙混杂的贼窝。

想到这儿豪门望族们坐不住了。他们的积蓄虽沒有商贾多。但买房置地完全沒有问題。随即。他们带着满箱圣券坐上马车直奔济南。也成为“洛阳售地所”中的一员。

既豪门望族之后诞生置地的便是教区各地的平民百姓。。

这年头。随着朝廷和教会不断改善民生。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虽沒有达到家家户户有余粮的水平。却也基本实现只要勤快、肯干、愿学都能赢得一份不错的收益。攒下一定的积蓄。

其中。有普通士人和学者。这类人之所以想在洛阳购得一席之地。主要是看中洛阳城中将要建成的几所高等学院。他们少年之时沒赶上好时候。不能像现在的孩子那样接受教会的系统教育。于是。他们希望这份失落能在孩子身上得以弥补。便决定动用全部积蓄在洛阳买处住所。以便将來子孙后代可以在大汉最好的学府里就读。他们所购得的房产便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最早的学区房。

继工匠之后。获得教会认证资格的高级工匠们也行动起來。作为大汉新兴的富裕阶层。他们中有的人决定在洛阳买处厂房。以便将來自主创业。建立自己的工坊。还有人则看中未來都城的工商业气息。想换个发展所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身价不一而足。

相较士、工。教区的富农们更看好洛阳城外那些良田。听人说。这些田地过去都是皇帝奉上给封疆大吏、王公贵胄的。每一块泥巴都沾着贵气儿。连味道都比其他地方的要香上许多。

这样的土地种出的庄家还能差的了。贵是贵了点。但好在它不像洛阳城里的宅子。需要七年之后才能交付。而是现在给钱。当场给地契。可以立马下苗播种。更为重要的是。教主说了。未來五年司州将免除人头税和田秣税。也就是说农人在司州耕种五年。不许像朝廷交一文钱税负。这样一來。就等于把田价高出來的那部分抵消掉了。横竖都对老百姓有利。百姓怎能不趋之若鹜。

于是乎。在教区各州各阶层百姓带动下。“洛阳售地所”里的生意超乎寻常的火爆。。买房的队伍竟排到一里开外。达到一房难求的程度。占地一万两千多亩的洛阳城在短短三个月之内销售一空。厂区、铺面、宅邸以及城外良田一个不剩。

时至此刻。抢购热潮仍未停止。很多沒有买到房产的商贾、望族、工匠只得寻找那些抢先一步。囊括甚多之人请求转让。后者则借此机会坐地起价。大赚了一笔。

一笔笔房产再交易火热进行。其价格往往要比购买期房时多出许多。更有甚者翻上一番有余。

在这些交易中收益最多的大部分都是商贾。看到海量的财富涌进自家荷包。他们无不喜笑颜开。直赞自己当初高瞻远瞩、决策英明。洛阳城还沒个影就先赚了这么多。待将來城池落城那收益还了得。

当然。商人们这些额外的收益与栾奕无关。他所关心的。是透过这次预售洛阳宅邸朝廷能获得多少收益。

经帐下首席账房逄先生核算得到的答案则是。所得收益不但足够支付洛阳城所有建筑的建设。还能余下一笔不小的收益。

对于这一答案。连栾奕都为之一惊。“逄先生所说的所有建筑指的是。”

“商铺、宅邸、厂区、皇宫、教主府、所有官衙、教堂、城墙及基础设施所有。”逄掌柜恭敬作答。看向栾奕的眼神中充满崇拜。建立一座城池所需要消耗的钱财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想当年秦穆公建咸阳城时。为募集资财大费脑筋。最后用了整整三年才凑得启动资金。让城池建设勉强动土。在随后的时间里。咸阳工程曾因资金不足中断数次。致使秦国这座都城历时二十余年才彻底建成。足可见建设一座城池有多困难。

可是。如此大的困难却丝毫难不倒栾奕。他用他的雄才伟略竟在短短三月之内凑足了建造新洛阳的全部费用。。是全部。而不是启动资金。

要知道。洛阳可不是咸阳。他的面积是咸阳的十多倍。连这样的困难都能轻而易举化解。试问这世上还有什么难事可以难倒他。

逄先生却是不知。栾奕本人也沒有想到事情会进展的这么顺利。原本他只是想借期房缓解一下府库紧张的现状。先筹集一批资金把建城之事启动开來。却沒想到预售房产一事竟有这么大利润。不但募得了所有款项。还有盈余。

而这笔盈余恰恰正是栾奕现在最为急需的。。他要造船。造大船。而造船的基础就是需要建立船坞。

于是。在新洛阳城破土动工的同时。两座船坞分别在寿春逍遥津港以及青州胶东半岛东北角沿海投入建设。

409大船

新建的两座船坞中,逍遥津船坞主要针对江东孙策,为将来渡江南下制造船只。出厂的船支均是依据眼下大汉造船技术制造出来的大型楼船,以及水战走舸。

与逍遥津船坞不同,按照栾奕的设想,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莱船坞主要制造海船。

熟悉世界近代史的栾奕,深知只有征服了大海才有机会征服世界。反过来讲,即便不去争夺世界霸权,只有将制海权牢牢攒在手里,才能保证领土完整不受海外民族侵犯。

19世纪的中国就是因为制海权的缺失,饱尝了血教训。欧美列强的军舰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便开进了大清王朝的港口,展开对华夏文明的入侵。华夏文明百年屈辱史自此开始。

为了保证子孙后代的尊严不再像历史上那样被外族人践踏,栾奕决计从此时此刻开始便开始不遗余力投入研发航海及造船技术。

为此,栾奕在洛阳售地利润的基础上,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从栾家商会支取白银一千万两专门用来建造船支研发厂房,并面向大汉州高薪聘请造船高手。除此之外,他还从自己旗下产业中抽调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木匠、铁匠投入了东莱船坞,以便早日制造出符合设想的海船。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在花费了海量的投入之后,那些所谓造船高手制造出来的船支个头还没有在河里航行的楼船大。这样的小船根本不可能远洋航行,最多在近海打个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