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261

分节阅读 2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实现会怎样。于是,他尽最大努力帮衬奕哥儿,在努力过实现过之后,他着实发现奕哥儿所想的一切对当下时局对改善百姓生活起到极其积极的作用,在看到百姓安居丽业丰衣足食的同时,他为之骄傲和自豪,满心都是成就感。他觉得这样是快乐的、幸福的,并且只要待在奕哥儿身边就会这样一直幸福、快乐下去。老毛的这一观点得到了我们所有人的认同。”

郭嘉抿一口美酒润了润喉咙,盯着戏志才的眸子道::“除此之外,我还觉得追随奕哥儿可以实现我们儿时的理想。老戏,你还记得咱们儿时的愿望吗”

“愿望”戏志才怎么可能忘记。十岁那年,他、栾奕、郭嘉、毛玠、徐庶曾对天立誓要让大汉的百姓“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务,学者有所识”。只不过随着年岁增长,这份愿望对于他而言越来越像句口号,被世俗的云雾遮盖在了心灵的最深处。

“没错,愿望”郭嘉点了点头,接着道:“奕哥儿有个习惯,每天无论工作再忙他也要抽出时间把当日所做的事简明扼要的记录下来。他称之为记日记。在他每天写日记时,第一句话必然就是那句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务,学者有所识。他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儿时的梦想,人生的目标啊正因为他这份坚持教区的百姓越过越好,已经基本实现我们儿时定下的目标了,现在我们正努力将这样的美好生活惠及大汉其他地方,若能实现,那是何等的丰功伟绩所以,我愿矢志不渝的追随奕哥儿左右,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为达成理想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嘶”戏志才为之一震。来时的路上,他亲眼观察了教区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确如郭嘉所说,教区内世族门阀圈占土地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百姓可以在教会以低价租赁土地耕种,并借耕种圣田积攒下来的收益购得些自留地,成为自耕农;与农人相比工匠的生活更加惬意,只要有手艺,人勤奋,都能有事可做,且收益不俗;还有那令人啧啧称叹的义务教育,无论富贵贫寒都有学习知识的机会这不就是“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务,学者有所识”嘛

“老戏你说你心里对奕哥儿抱有不满,但那些鸡毛蒜皮的积怨与成就大汉崛起、百姓安康相比孰轻孰重如果你选择前者而刻意与奕哥儿与教会为敌,那就太令人失望了。莫说是我,就算福哥儿、老毛也不会原谅你。你以后就是我们的敌人”

“敌人”戏志才浑身猛地颤了一下。他们可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啊

恍惚间,又听郭嘉道:“话又说回来,你对奕哥儿有多大的仇恨,非得跟他作对不可你恨奕哥儿,奕哥儿可不恨你。相反的,他还有我们都很想念你。有一次,奕哥儿说他做了个梦。梦境中他在沙场上碰到了袁绍,于是他便提着他的大锤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怒火攻心之下,他抄出铁饼,奋力向袁绍砸去。眼见铁饼即将击中袁绍,却发现袁绍忽然摇身一变变成了你,铁饼正中你的脖颈,当即取了你的性命深夜,他从噩梦中惊醒,再也没能睡着觉,第二天一早就把我叫去,让我安排人手赴河北专门保护你的安全。并每月定时询问你在河北的情况。还有,平素里我们兄弟几人偶尔也会雅聚。聚会饮宴时,虽只有我们七人,却总会摆八副碗筷。那个空置的座位是奕哥儿特意为你预留的啊奕哥儿待你兄弟情深,而你却说恨他,真是可笑。”

379简单任务

听完郭嘉一席话,戏志才顿觉羞愧难当。是啊从小到大,栾奕待他何其宽厚。儿时他寄居在姨夫家中时备受冷眼,栾奕闻知此事,当即将起凤阁赚到的第一笔钱全都交给了他,让他在外置宅安家,给他做最好的衣裳,还送给他一辆十分奢华的马车,为的就是让他气气那些给他脸色看的远房亲戚,让他们看看,我戏志才虽只有九岁却能赚下偌大个家业,我不是无用之人。

与之同时,栾奕还让他在起凤阁的舞台上向往来宾客讲故事。这对于一项自闭的他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他只好硬着头皮上场,在这过程中,栾奕一直在身后支持着他,不停鼓励他,“你行,你肯定行。以你戏志才之能,这世上没有可以难倒你的事情。”帮助他从生涩,走向侃侃而谈。若非这番机遇,他绝对练就不出眼下这副引以为傲的铁齿铜牙。

按理来说,像他这样罪臣之后,是不可能师承名家的。可是他却做到了,不但做到了还拜在当朝太学祭酒,首屈一指的名师门下,成为了蔡邕的徒弟。且不提他在蔡邕那里学到丰沛知识,仅名望上拔高作用就非同一般。这一切也是栾奕的功劳,如果没有栾奕从中穿针引线,他永远也达不成这样的宏愿。

再后来,他们游学进京,在袁隗的寿宴上栾奕以一曲明月几时有惊动四座,赢得了许子将亲睐,并当堂揭示月旦,赋予他们兄弟八人救世八贤才之名。救世人才戏志才之名得以四散流唱。

可以说,在他短暂人生历程中,无论是名还是财都与栾奕息息相关。栾奕恩赐了他那么多,此时他却反过头来说恨栾奕他顿觉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他忽然想起那段自己曾经讲过不下百遍的故事东郭先生与狼。

思及此处,他怆然泪下,哇哇大哭起来。

郭嘉见劝导的言语说的差不多了,再次问:“老戏别走了,留下来吧我们兄弟几个一起去实现儿时的愿望吧”

戏志才点了点头,呜咽回应:“好”遂既猛抹一把脸上的鼻涕和泪水,举起酒杯高呼:“为了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务,学者有所识干杯”

“干”

栾奕在官渡中军大帐得知郭嘉说服戏志才,将其劝至教会门下以后,兴奋得一夜未眠。当夜颁发圣母教主令,赐戏志才赤红主教神袍,封其为天礼红衣大主教,主掌教会教义传播和对外交流事宜。朝廷方面少帝刘协俨然成了个空架子,尚书台和玉玺完全在栾奕的掌控之中,遂既责令尚书台即刻拟旨封戏志才为鸿胪寺卿,秩比千石。

一入教会便成为十二大红衣主教之一,位列九卿,戏志才自然喜不自禁。但是令他挠头的是,栾奕在任命太尉天礼红衣大主教的同时,还给他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回冀州邺城,说服袁绍的三儿子袁尚归降。

闻知使命内容,戏志才大为怵头。虽说袁绍死后,袁尚、袁谭二人因河北正主之位征战不休,一年之内互战三场有余,内耗不断。但袁尚手头孬好还有七八万兵马,内有郭图、逢纪辅佐,外有颜良文丑攻伐,岂是那么轻易愿意归降的

戏志才苦思冥想,始终想不出该拿什么理由说服袁尚,以及他身边的郭图。

郭嘉见其愁眉苦脸,便问其故,得到答案后哈哈大笑,“老戏不必犯愁。你什么都不必准备,只消穿上你的红衣神袍风风光光回一趟邺城,冀州唾手可得。”

“怎么可能”戏志才一脸不可置信,立刻跟郭嘉分析起当前河北的局势,谈谈什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绍虽死,但也给袁尚留下了不少财富。郭图为人奸佞,但也是有本事的人。在当前情况下,袁尚不会轻易投降。

话刚说了一半,郭嘉笑着摆了摆手,“这些事老戏不必操心。此去邺城也不用准备什么,奕哥儿都提前安排好了,只管去就是。说起来,奕哥儿待老戏真是没话说,任务简单的要命,功劳确是不小。”

“简单任务”戏志才脸上写满茫然。“那可是说服袁尚啊怎么能说简单”

郭嘉笑而不语,卖起了关子,只说“老戏到了邺城就知道了。”

戏志才久问无果,喘喘不安领命,心里七上八下的从平原出发,在陆玲、陆奇小队护卫下踏上了赶赴邺城的路。

时隔半年重返冀州,戏志才感慨万千。离开邺城时,他还是袁绍帐下的谋士,如今回归袁绍已然不在人世,而他则摇身一变,成了袁家宿敌栾奕麾下的使节。世事变迁当真出人意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