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萧红该怎么想。

栾刁氏也跟着来劝,“奕儿,公公说的不无道理。如雪交给萧红教导,为娘也不放心。就算放心,待如雪长大,别人虽知她是你的女儿,让她三分。可心里却难免会想她是风尘女子养大的,少不了说她闲话。将来嫁人都是个问题。不如把如雪交给为娘和昭姬一起教导,将来也能守礼仪、懂规矩。别人一听如雪还有字,便道是昭姬的亲生骨肉,定会另眼相看。”

显然,栾刁氏站在女人的角度上给栾奕诠释了一番如雪的未来。考虑的既长远又周全,很符合时代现实。栾奕深表认同,“那便依母亲所言,暂且留下如雪便是。”

来时喜气洋洋,满怀温暖;去时垂头丧气,两手空空。栾奕都不知道该怎么跟萧红解释,甚至一度不敢去见萧红,想让栾福代替自己稍个信过去。

可是反复思量又觉得那样实在残忍,便拖着与心绪一般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别院。

正屋内,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萧红听到栾奕归来,竟拖着产后疲惫的身躯坐了起来,“教主,哦不应该改称夫君才是。夫君是来接奴家了吧瞧,孙妈妈已经把行囊打点好了。奴家这就跟夫君走。”

“红儿莫急,有个事”栾奕抬起眼帘看向一脸喜色的萧红,歉意地说:“有个事得给你说一下。你暂时还不能搬回大宅去住。”

“为什么”萧红的笑容僵在脸上,晶莹的眸子颤抖起来,又问:“是因为奴家的身份吗”

栾奕不知如何作答,“也不全是”

“还是”萧红伏在床上小声抽泣起来,抽泣一阵骤然起身,仿佛一只护犊的恶狼瞪着栾奕问:“我家女儿呢如雪呢”

栾奕不敢直视萧红犀利的眼神,心虚道:“家长甚喜如雪,留她在家住下了”

萧红立刻明白了栾奕话中的意思。登时大急,也不知从哪生出力气来,一咕噜从床上蹦下来,揪着栾奕的衣领怒道:“把女儿还回来。那是奴家的女儿是奴家亲生的,用不着他人养育。”

承受着萧红疯狂的捶打,栾奕似是觉得心都碎了。可怜的女人孩子才刚刚下生就离开身边而他又不知如何安慰,只能开下一张空头支票,聊做安慰,“红儿莫急过阵子我就带你去见如雪,一有时间我还会把她带回来。再过几年,你就能回大宅去了。到时候天天都能见,好吗”

“真的”

栾奕鼓足勇气道:“我从不骗人”

萧红发力不已,颤颤悠悠跪倒在地哭求,“求教主一定早日把我接回大宅。求您了”

栾奕赶忙把萧红搀扶起来,“奕定当竭尽所能。”

萧红这才放心,不多做纠缠,在栾奕搀扶下乖乖躺回床上休息。白日的生产持续了近三个时辰,如今再那么一闹,她已是累的不行,躺下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为萧红盖上厚被,栾奕悄然退出屋子。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前脚刚走,后脚萧红就翻身而起,令宅中丫鬟把孙老鸨给请了来。

她将今日之事如实告诉了孙老鸨。而后者则是一脸的惋惜,“唉,孩子,这都是命啊”

“奴家才不信命”萧红眉关紧缩,又问孙老鸨,“孙妈妈可知,是哪位家长不许奴家进栾家的门”

“那还用说自然是教主的祖父了。”孙老鸨道:“别看教主身居高位在外呼风唤雨,却因至诚至孝对这位祖父毕恭毕敬,从无二言。这世上能驳教主意愿之人,除了他没别人。”

“祖父”萧红若有所得,眼中划过一道一闪而逝的厉芒。

252石价百钱必遭责谴

大汉圣元元年11月10日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汉护国神教教主、兖州刺史栾奕的长女满月,其曾祖栾涛大为兴奋,包下了整个起凤阁,邀请栾氏宗族各位亲朋好友以及朝廷上下权贵前来庆贺,流水席足足摆了三天。

第二件,圣母教会的储蓄、信贷业务开始营运。

由圣母教发行的纸币圣劵一经面世,便性受到教区各地百姓的普遍欢迎。首日发行圣劵300万贯销售一空。也就是说吸纳了300万贯的存款。随后几日圣劵一路走红。

教区内的很多商贾豪强,原来都是把钱存在家里。几十万几百万贯的资材足足占好几个大屋。现在好了,教会实行了储蓄业务,可以帮他们代管钱财,他们巴不得把钱财存到教会去。便纷纷拉着大车把一箱箱的硬通货币送进教堂,换回一沓子圣券,并开始尝试用圣券代替铜币从事交易。

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青州、兖州、济南的各地商会联合承认圣券。一张纸就能换回一大车的布匹、燃料方便得很。

随后,教区各地从事修渠、挖河的十数万民夫领到了新年前的第一笔薪俸。只是与前几个月不同,这月发给他们的薪银不再是硬邦邦的铜板,而是软了吧唧的纸。他们还道是这些纸是工地上奖赏的年货,千恩万谢道:“谢工头儿,还想着给小的们赏赐年画儿”

工头儿翻个白眼,告诉他们,这叫圣券,不是年画。是他们半年的薪俸。

民夫大急,“啊薪俸就给这说好的钱呢”

工头劝他们别着急,听他慢慢说。他告诉民夫们,发到大家手里来的这些纸是教会刚刚发行的圣券。这东西比铜板方便,既能直接当钱花,也能到家乡郡治所在的教堂换成实打实的铜板。

“你说这玩意儿能当钱花”看一眼满盖着教会大章的圣券,民夫们将信将疑。

工头儿道:“不信你们试试去。要是不能当钱花随时找我换便是。”

一听这话,果然有民夫去试了试。他家就在附近,正好缺粮,便找了一家粮店,掏出一张100枚的小票递了过去,说想买一石粮食。

本来他还将信将疑,担心人家店铺不收,却不曾想自己的担心完全多余。人家店铺不但收了,还找给他一串儿铜子儿,细细数来不多不少60枚。那店铺伙计告诉他,今天的粮价是40枚每石,刚才他给的是100枚的票子,60枚铜钱是找给他的零钱。交易完成,店铺的伙计还歉意对他说本来该找给他圣券,但店里50枚和10枚的小票都用光了,只能找给他这么大串铜子儿,给他添麻烦了,万望见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