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65

分节阅读 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患也有大大的好处。借神灵之力,可以给绝望的患者注入求生的动力,如此一来,病患心境喜悦、乐观,心境好则气血通,气血通则病去疾“子奇先生此举合情合理”

栾奕再道:“除此之外,教会只向贫苦教徒免费问医,对于富贵者非但不会免费,所收之费用还要比寻常医者多上一些。”

“啊”华佗不解,“多收费用那富人岂不选择去找他人看病,怎还会到教堂来”

栾奕大乐,道:“由不得他不来教堂医者医术高明,非寻常郎中庸医可以睥睨是以,教堂医者诊症更加精确,患者痊愈的也就更快。此外,教堂一应设施配备齐全、人员充足,除了问诊,还会提供一连串的医疗保健服务,这是寻常郎中无力提供的。由此,富贵人家在教会问诊虽需支付更多费用,却能赢得更多后续服务,总体来说是物有所值。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十分关键,那就是圣母教的教徒不允许找村野郎中问诊,只许在教堂医所看病,违反此条便是违反教规,将被开除教籍”

“原来如此”华佗接连点头,沉思许久,猛然抬头,惊问:“佗明白了”

“先生明白什么了”栾奕问。

华佗兴奋道:“子奇先生向富人收高价诊金,却免费为穷人看病,这就等于是用富人的钱,来给穷人看病。”

“然也。此乃平衡之道。”栾奕点头承认,“按照奕之设想,日后数年内要在大汉九州每所重镇设立教堂,并安排精通医术的神仆入驻,为全大汉圣母教徒诊治疾病。”

“若果真如此,实乃不世之功啊”说完这话,华佗竟激动的流下热泪。

千余年来,神农、扁鹊之名代代相传,人们更是将其誉为医圣、医神他华佗亦仿先贤,借治病救人,赢得了个神医的称号。赞誉的话语足可车载斗量,看起来风光无限,可现实呢医者的地位之低甚至还不如个木匠,仅比歌姬高上那么一点。去王公大臣家诊病,连低贱的下人都不给他好脸色看,神色之中写满不屑。他华佗知道,在这世上,医者就等于是蝼蚁,可以被任何人欺凌和无视。

随着行医日久,华佗愈发觉得医者救人性命的职责,和世人对医者的尊重程度二者严重不对等。在一次次救下人命,赢得的却只是一袋袋白银和白眼后,他甚至一度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干脆弃医从文,可在聆听到病患一声声痛苦的呻吟过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背起药箱再次踏上问诊的道路。

所以,华佗长久以来都在为医者这个身份纠结着,他既放不下身患重症的人们,又对医者卑贱的地位深恶痛绝。

如今可好,眼前这位被誉为救世之神才,身为圣母教一教之主的栾奕栾子奇,非但没有瞧不起医者,还要在借圣母教在全国各地广设医所。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到了圣母教覆盖九州之时。大汉各地都有教堂。医者入驻这些教堂,也就变成了神职人员。而在教徒的眼中所有神职人员都是圣母遴选的,是蒙圣母喜乐的。就此推论,教堂里的医者也是圣母遴选出来的,推而广之医者这个群体是蒙圣母喜乐的。如此一来,医者将一改卑贱身份,成为九州圣母信徒眼中高尚的代表。

提高医者的地位这正是华佗毕生最大的宏愿。

95不臣之心

栾奕见华佗眼里泛起期待的光,便知华佗心中有了计较。他道:“华神医,实不相瞒,奕想促成这举国医疗之事,却又心有余力不足。教内医官数量只有寥寥数十人,其中多数医术欠佳,给人问诊尚且技穷,若是再教人医学,怕是只会误人子弟。正因这个原因,目前圣母教教堂虽广布济南17县,配备精通医术神仆者却只有历城、东西平陵三县而已”栾奕正想拐弯抹角,将把华佗请来济南的原因和未来规划解释出来,却见华佗立身,抢先一步恭敬问道:“子奇先生有何吩咐,不妨直说,佗任凭驱使。”

“如此奕便开门见山了”栾奕大为欣喜,站起身来,向华佗重重一拜,曰:“奕代天下黎民,代圣母教徒,恳请华神医妙手仁心,为百姓计,为子孙后代计,出山任圣母教学院医科祭酒,平时为百姓问诊,闲时教授神仆医术,为百姓享百年福祉献出全部技艺。”

栾奕话说得冠冕堂皇、大义凛然,直接将华佗出任医科祭酒一事上升到了国家乃至民族传承的高度。直说得华佗想回绝都不行。

当然,华佗也没想回绝。能凭借医术做出如此一番大事业正是他平生所想。他庄重姿态,昂生道:“佗愿为圣教,为苍生倾尽所有”

说话时,华佗竟引用了栾奕刚刚说过的“倾尽所有”这个词。

栾奕大喜,同样庄重叩拜,“如此,奕代全体圣母教徒谢过神医。”

“子奇先生此言差矣”华佗纠正说:“该是天下苍生谢先生才是。此外,佗亦有诸多好友,如长沙张机、淮南李童具颇通医事。佗可修书一封,邀其同来济南共创伟业。”

“张机”这名字栾奕听着十分而熟,一时间却又想不起从哪听过,思量一阵终有所得,记起自己前些时日才刚刚去过人家管辖之地。震惊直呼:“张仲景,张长沙”

“正是此人”

“可是张长沙现为长沙郡守,怎会屈尊到济南来,在圣母教担任平凡医者”

“教主不了解张机。张机此人视官爵如粪土,独热衷医术。他若是得知教主在济南有如此大的谋划。无需佗邀请,他自己也会找上门来。”

“竟有此事”栾奕灿灿而笑。

“仲景兄就是这么个怪人”华佗言毕,与栾奕相视大笑。

拜会过华佗,按照礼节,栾奕还需见见赵云、许褚二人。恰逢,此时天色已晚,到了用夕食的时刻。栾奕索性将许褚、赵云、华佗、典韦、关羽、张飞、黄忠、太史慈、徐庶、毛玠一并请来共同用餐。

既为给关羽、张飞、黄忠、徐庶接风,也为认识认识许褚和赵云,更为让大家彼此相识,将来搞好团结。

饮宴的地点定在了历城县起凤阁天字号包厢,这也是栾奕的专用包厢。包厢十分宽敞,内部装潢可谓极度奢华,地面上铺着大红色的雕花棉毯,圆桌木椅一应家具雕工精湛,一看便知是大家手笔。

申时三刻,众人先后到齐。栾奕挨个谦虚进礼,对赵云、许褚尤其热情,并借机对二人暗暗观察。

只见那赵云一张汉人典型的国字脸上虎目凤眉,唇红齿白,身长八尺,一身白袍,姿颜雄伟,好不俊朗。

许褚比赵云还要高上几分,容貌雄毅,膀大腰圆,虎背熊腰,一看便是能征善战之人。

赵云许褚,一个俊秀,一个壮硕,形成鲜明的对比,二人对待栾奕的态度亦是截然相反。赵云言语谦卑恭敬,带着明显的疏远;许褚大大咧咧,却透着浓浓的亲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