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32

分节阅读 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的信徒都是天大的好人。然,清明之世好人一生平安,值此东汉乱世好人只会遭人鱼肉。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古代盛世之时,周边小国进京朝见,送上献礼,天朝上国总以数倍于献礼的礼品相还。为得就是展现君子气度。结果,让西域小国,草原部落赚个盆满钵满而归,最后又用那笔钱铸造刀剑,趁天朝上国羸弱之时反过来洗劫。中国的历史总是这样反复循环着。

栾奕深知此理,是以儒道二教绝对不是颠覆邪教的最佳选择。

世界三大宗教方面,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只有佛教传入了大汉。只不过佛教此时刚刚舶来,还未能完全融入大汉社会,信徒不多。且佛教教义与儒道相似,教人向善,又善的实在过分,属于那种别人打他左脸,他还得把右脸伸过去的那种,缺乏大国应有的霸气。

至于穆斯林教,栾奕前世对伊斯兰教义了解甚微,用之不得。如此一来,便只剩基督教了。

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传播最广的宗教是有他的道理的。后世经过上千年传承,基督教已经具备了一套及其完善的传播体系。在基督教会里每一个教徒都有着宣传教义,吸引信徒的义务,每一个教徒都想蛛网上的节点,一传十,十传百无限延伸,流传开来。后世经济学课上甚至专门学习过基督教的这种传播方式,如今看来颇具后世传销模式的影子,兴许传销一法便是从基督教的传播上衍生而来的。

除此之外,基督教更懂得用层出不穷的洗脑方式,让更多的人根深蒂固的相信上帝每周一次的礼拜,以及每日饭前饭后,闲暇时间的祷告也是强压洗脑的过程,同时教会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免费聚餐,吸引更多的人到教会里来,聆听师傅的告诫,时日一久不由自主的便会成为信徒中的一员。

除此之外,基督教的最大优势在于,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一样教人向善,好人入天堂,坏人下地狱。如其他宗教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基督教会让民族更团结,教会内的信徒皆为兄弟姐妹,大家亲如一家,相互扶持,共同侍奉上帝。和谐社会大抵如此。不过,人心虽善,却也是有条件的。对于信上帝的人善,对于不信上帝的人则好言劝导,让其加入上帝的怀抱。如果劝导无用,或对方侮辱上帝和上帝的子民,那对不起,回应你的只有神的子民的拳头。如此,基督教也就有了一定的侵略性和野性,这也正是栾奕所急需的。

思及此处,栾奕立刻决定将基督教定为颠覆济南巫蛊盛行之事的蓝本。

出于对东汉人价值观的认识,他知道基督教义决不能在大汉本土生搬照抄,必须将基督教义与本土人文历史,与儒道思想结合,建立一种崭新的宗教模式。

对此,栾奕思索了整整一夜,最终决定将这种新的宗教命名为圣母教,并凭借对前世圣经的记忆,开始着手创作新的传教书籍,书名便叫圣母经。

当然,栾奕所作的圣母经不可能像后世的圣经那样厚,他想多写时间也不允许。全书只有一个章节创世记,共计一万五千余字。

其中内容大体讲的是,宇宙之初,万物混沌,人身蛇足的女娲行进在开天辟地后的大地上。她见世界空虚混沌、暗淡无光,渺无生气,便决定造些东西出来。她先后分五天造了光、天、陆地、大海、星辰、四季等,到了第六天则造出了各种生灵,并依照自己的面貌用泥土造人。到了第七日,她歇了工,教导人们要多做善事,凡积德行善多的人便能跟她去天堂享福,作恶多的人就要去地狱受苦。说完她便返回天界去了。

于是人们便在这世上繁衍,每到节日会为圣母女娲祈福,女娲大神便保佑他们。

然而,时日一久,呆在地上的人们开始变得自大起来,他们遗忘了圣母造就他们的大恩,不再崇敬圣母,同时也忘记了圣母对他们向善的告诫,开始相互征战。

有一天,两个部落的首领祝融和共工互相征伐,共工兵败一怒之下撞倒了天柱不周山。天柱倒塌,天穹顿时破开一个大洞,银河之水从天而降,汹涌澎湃的淹没大地,水灾泛滥,民不聊生。

值此关乎人类生死存亡之际,圣母女娲谅解了人们不崇敬自己所犯下的罪恶,重降人间拯救世人。她先是将自己的灵附在大禹身上,用大能赐予大禹智慧,教他如何治水,并赐予大禹定海神针以救苍生。同时,她还身体力行奔赴东海,用五色石铸补天石,飞身补天。

天洞弥补,河水退去,百姓重拾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对女娲圣母感恩戴德。

可是,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数百年过后,人们又忘却了圣母之恩,邪恶在人间蔓延。及至商纣王时,纣王受恶魔蛊惑,横征暴敛,肉池酒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圣母女娲又生慈悲,赐给姜子牙大智慧,使之成为世之先知,令其助武王伐纣。期间,得圣母从旁庇佑,每遇危难总能逢凶化吉,最终立下不世功业。百姓有对圣母感恩戴德,数年后再次遗忘于是有了春秋,有了战国,有了秦王暴政,有了

故事如是循环,一直到了东汉末年。其中暗含的意思不言而喻。既:正因为百姓再一次不尊崇圣母女娲,东汉朝廷才会如此昏聩,百姓才会生活这般困苦。想要扭转颓势,办法只有一个,那边是重新奉圣母女娲为主,尊敬她,侍奉她,寻求她的庇佑。

47妖道害人

仰赖于之前创作聊斋积攒下的文学功底,此次栾奕撰写圣母经格外顺畅,完成首稿只用了三天。

经书著成,眼见启程之日将至。栾奕又将郭嘉等一众兄弟召集在一起,问他们愿不愿意跟自己同去济南建教

郭嘉和戏志才连连摇头,表示自己对神神鬼鬼,特别是装神弄鬼之事不感兴趣。

他们虽没有明说,但栾奕从他们的言语之间,明显听出二人对自己编造出来的圣女教透着浓浓的鄙夷,觉得这是十足的离经叛道。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他们一直栾奕马首是瞻。这是他们二人首次质疑栾奕的决定。栾奕不禁为之黯然,同样也暗暗庆幸郭嘉、戏志才二人终于长大了。

单福方面,倒是很想与栾奕同去,只不过他是家里独子,父亲早丧母亲又多病,家里离不开他,不能远去。

栾奕对此表示理解。出乎栾奕意料的是,五位兄弟之中,关系相较差些的毛玠竟然一口答应随同赴济。他嘴上说听说济南国历城县泉水众多,美景如画,想去欣赏一番。实际上栾奕知道,他这是在担心自己,想助自己一臂之力。栾奕心中不由流过一阵暖流,遂既将出发时日告诉了他,三月初八,天清气爽,栾宅门前再次列起车队。这一次车队的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只不过车内装的却不再是大量钱粮,而是无数的木工工具,以及活字印刷所用的字模等设备。

当天,郭嘉、戏志才、单福前来为栾奕、毛玠送行,兄弟五人追忆一番朝夕相伴的时日,忍不住一阵抱头痛哭,叹息曰:“别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栾奕哽咽一阵,见时日不早,典韦那边已经派人来催过多次,便道:“待奕与毛兄在济南国安定下来,随时欢迎众兄弟前往常驻。如此奕便告辞了”

兄弟五人相视互拜,一揖及地,洒泪告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