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25

分节阅读 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哎呀我的妈呀,可不得了了。你们,你们是五官”

这一嗓子可不得了,满园的食客全都站了起来,将析疑和崇敬的眼神抛向栾奕等人。不过好在,在梅苑吃饭的人非富即贵,素质较高,没有惹出白日那种围观的乱子来。只是起身遥遥向栾奕他们施礼。栾奕等人则以礼数相回。

“嗯”鞠了一圈的躬,栾奕惊奇道:“这位老妈妈,你怎地知道我等是五官”

“这不”老鸨卖宝似的把手里的画捧给栾奕等人看。

栾奕一瞧,可不画上画的正是五官。整幅画的背景正是起凤阁那间办公室,五官里栾奕坐在书案旁正奋笔疾书着什么,郭嘉和戏志才正在一边手谈一边嬉闹,单福捧着一卷书卷懒洋洋的阅读着;边上毛玠手中握笔,一边观察众伙伴的行为举止,一边泼墨作画。画中五个人物栩栩如生,生动有趣,栾奕、郭嘉他们的画像简直跟真人一模一样,不单外形相向,就连眉宇间的神韵都描绘的淋漓尽致,唯独毛玠画像比本人稍微逊色。画的左上角撰有画题,曰五官其乐图,而画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毛玠本人。这也正说明了毛玠的画像不像本人了画家永远画不好自己

“耶这幅图怎么跑到你这儿来了”毛玠析疑不已,记得他画完那幅画后好好的珍藏在家,并未送人。

老鸨有点尴尬,道:“这是奴家从颍川买回来的赝品。不过,别看这是赝品,价格可不便宜,足足值10万贯钱呢”说着,她眼珠一转,冲毛玠发嗲道:“毛相公,如有时间给咱们梅苑赐幅画可好”

曹操闻言面露怒色,“你这婆娘,帐算得倒是精细。一幅毛贤弟的赝品就值10万贯,那真品岂不价值上百万贯,这么多钱财够在你这梅苑吃上一年了。去去去,别在这儿聒噪,赶紧让人上菜上酒。”

老鸨自知要求确实有些过分,打个哈哈便退了下去。

不肖半刻,酒菜上桌。栾奕简单尝了尝,确实比起凤阁的菜色相差甚远,不过菜做的还算精细,在当世足可算是上乘。

如今,栾奕他们已是十三岁,可以稍微饮些酒了。边喝边吃边聊,从言语中,栾奕可听出曹操知识广博,并不专精于经史典籍,更多的则是对世事的认知。他言辞幽默,举止豪放而不拘于小节,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魅力尽显,让人不由自主的对其心生好感。

枭雄之姿大抵如此,也唯有具备如此魅力之人才可成为未来的一方霸主

酒过三巡,歌女支登场,咿咿呀呀的唱起小曲。曹操轻轻拍手打起节拍,在不经意间问栾奕,道:“敢问贤弟如何看待当今之大汉”

听到曹操问自己如何看待现在的时事,端正了下姿态,连忙谦虚的说道:“奕,年不过弱冠,米尚未食数斗,安敢言这天下之事耶”

看到栾奕如此谦虚,曹操心中再次赞了一声。接着说道:“贤弟莫要谦虚,你虽年幼,却学识渊博,如何说不得这天下大事再说了,今日纯粹就是我等之间闲聊,出得你口,入得我耳,绝不外传”

栾奕沉吟一阵,道:“既如此,奕便厚颜说上一说当今之大汉似那将倾之大厦,腐朽之枯木”这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所以栾奕毫不担心说出这话会引起曹操的反感。

“愿闻其详。”一听对方要批判时政,曹操立刻来了精神。

“今宦官乱政,朝政,地方豪强如狼似虎,兼并土地,致使民生凋零,百姓苦不堪言,官僚、士族与农、工、商间的矛盾也愈发难以调和,如此下去必生大乱。”

“却是如此”曹操点头表示同意,接着担忧的问道“那么如何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听到这里栾奕不由一笑。心想,此刻曹操还不是后来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丞相,在他的心里还是揣着那一份对大汉的热爱和成为那“治世之能臣”的梦想呢吧

栾奕舔舔嘴唇,说道:“管子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故此,强国必先富民。又闻:民以食为天。富万民必先足其衣食。衣食足则知荣辱,知荣辱则思教化,教化兴则圣人出,圣人出则政通和,政通和则仓禀实,仓禀实则衣食足,如此周而复始、循环罔替,终至国运昌隆。是以,大汉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必先足大汉万民之衣食,足万民之衣食则必先使耕者有其田、匠者有其工,其后提高技艺、明确分工、改良生产之器具,则富贵可得也然则何人愿将田产还民既如此长此以往国将大乱。”说罢栾奕犹豫的叹了口气。

“哎”曹操同样长叹一声,“如此大汉岂不是无药可救”

栾奕再次叹息,答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说完,在座诸人同时陷入了沉思。

曹操率先打破尴尬的气氛说:“不说这等扫兴之事。敢问贤弟,何谓分工分工有何益处”

栾奕润了口水,想了想接着说道:“君不见夫业针者乎使不习行人而为之,穷日之力,幸成一针,欲为二十针焉必不得也。今试分针之功,而使工各专其一事,拉者、截者、挫者、锐者,或磋其芒、或钻其鼻、或淬之使之犀、或药之使有耀、或选纯焉、成匣纳焉。凡为针之事十七八,或以手、或以机、皆析而为之,而未尝有兼者,则计一日之功,可得八万六千针,而或且过此数。此见诸实事者也。使以十八人为此,是人日四千八百针也。往者不分其功则一人之力虽至勤极敏,日不能二十针,今也分其功而为之,则四千针而裕如。然则以分功之故,而益人力二百倍有余也。治针如是,他制造可类推矣。吾故曰:益力之事,首在分功。”大意是介绍制针业细化分工,流水作业对于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性。曹操心惊不已,分工之术自己可从来没有听过,如此新颖的理论,必然不是别人教予的,难道此子当真是神才降世心道:暂且再试他一试。想罢,曹操装作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说:“工匠之道,世之小道也。”

一般人这样说,栾奕毫不奇怪。毕竟,鄙视工商业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并且以前在学院辩论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这样说过。但是这样一句话从曹操嘴里说出来,栾奕却不能不奇怪了。要知道历史上的曹操是鼓励工商的,并且根据唯才是举的原则,聘请了一大批的工匠,例如:蒲元、郑浑、华佗、柴玉等等。

“既如此,敢问兄长,何为大道”栾奕笑着问道。

曹操暗暗赞许:恩,年纪轻轻不悲不躁,真奇人也。曹操想了一会,答道:“礼乐之道,治国之道,君子之道。是为大道也”

“兄长所言甚是依奕所见治国之道,无外乎富国强民。而观百工之道,铸耕具、制衣衫,足万民之衣食;编竹简、造笔墨,助百圣之言传唱;修兵革,建战船,保万世之和平,实乃治国之道也。然则,今之世人却对其多鄙夷,可悲可叹也即是治国之道,兴国才是根本,何分高低贵贱邪奕常闻家母言:白猫黑猫,能捕者善也一妇尚知此理,奈何天下之学子却看不清”说完,栾奕痛惜的摇了摇头。

听完栾奕的这一席话,曹操似乎解开了心中的某些困惑,他站起来不停地来回走着,嘴里不停的念叨着:“白猫黑猫,能捕者善也”这句话。过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说道:“方才还想贤弟何以如此年幼便无所不通,如今方知实乃伯母教育之功也。白猫黑猫,善捕者善也实乃世之警言,伯母可谓孟母在世。”

伯母别看自己13了,可是由于汉朝人结婚早,老妈才29。栾奕不知道现在曹操多大,但是看样子怎么也得30多岁,比老妈大。想着曹操喊老妈伯母的样子,心中暗暗发笑,心想:这可比自己喊荀彧叔叔刺激多了。嘴上说道:“兄长谬赞了,学海无涯,奕何以当得兄长无所不通之赞,栾奕些许微末之识,只不过仰赖父母之教育与些许小聪明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