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大教皇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应,“当然是奕哥儿亲书了。这一点我们兄弟几个都能作证,全颍川书院的士子都能作证。”

蔡昭顿觉自己言语有误,致歉道:“昭孟ng了。言语失礼之处还望见谅。实在是实在是,栾贤弟小小年纪,竟能有如此成就,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说罢,蔡昭又将视线移回书简。仔细阅读,跟生怕拉下一个字似的。一边读,还一边向栾奕请教不懂的地方。

栾奕均一一回应,郭嘉诸人亦是从旁解释。

蔡昭越听越是心惊,不停称赞栾奕才华横溢。栾奕则更是惊奇,在一问一答过程中,他发现,蔡昭在看过一段文字后,均能一字不差的复述下来,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由暗暗赞叹:才女不愧是才女

这厢原富研讨进行的正热烈,栾奕却见县令丁老太爷笑容满面的走了过来,招着手呼唤自己,示意自己到蔡邕身边去。栾奕连忙迎上前去,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立刻给他让出一条通路。

顺通路走到人群中核心地带。旦见刚才仅有蔡邕和蔡昭两人的放桌上,此时已经坐满了人。其中多数人他都认识,分别有荀爽、颍川学院祭酒郑先生,还有几位附近颇有名望的长者。

栾奕赶忙正身行礼。

蔡邕笑了笑,与身边荀爽低语几句。荀爽同样压声回答。栾奕虽听不清二人说了些什么,却通过蔡邕眯缝起来的眼睛可知,荀爽肯定说了不少自己的好话。心中暗暗感激。

遂既,蔡邕用极富磁性的嗓音告诉栾奕呼唤他的原因。原来,蔡邕回家省亲却在颍川遇上大雪,大雪封路不得存进。考虑到大雪之后道路泥泞,无法赶路,只得在颍川多耽搁几日。可是他在抵达颍川之后至今还没有落脚的地方。他又不愿住到县衙去,便想借栾奕宝地盘桓几日。问可不可以。

“可以,当然可以”栾奕求之不得,头点的跟啄木鸟似的。他刚刚筹资开了家名唤如家的客栈,地址就在镇外不远。客栈中有上好的房间,更为重要的是院落里还有一眼温泉,环境好的没法再好,正适宜蔡邕居住。

栾奕将情况一说,蔡邕欣喜不已,不停念叨栾神才开的客栈定然不俗,当即决定到“如家客栈”看看。同时,他向起凤阁内来拜会他的拱手告辞,表示自己旅途劳顿,身子乏了,想先歇息歇息。诸位若有问题,日后再来询问。

来者闻言,俱是垂头丧气,不过转念一想今日能亲睹蔡大家风采也算一件天大的幸事,遂既展颜。

人群渐渐退光。蔡邕、蔡昭在栾奕、郭嘉的陪伴下出镇一路西去,少顷便在路边见一农庄。农庄内蒸汽氤氲宛若仙境一般,进得院落,寒梅怒放,为白雪皑皑的雪色增添了几分生机盎然的粉红。

“美不胜收”蔡邕抚须微笑不止。

16活字印刷

深夜。栾奕被蔡邕叫去问话。

入得房间,便见蔡邕身穿大袍,正手捧书简挑灯夜读。他面色红润,渐白的头发湿漉漉的,显然刚刚享用过温泉浴。蔡昭立于他的身后,一双白质细腻的双手在他的双肩轻轻揉动着。见栾奕推门而入,蔡昭和善的向他报以微笑。笑容之美,直让生理年龄刚过8岁,心理年龄却已年过33的栾奕心醉不已。

蔡邕将书简轻轻放在桌上,笑容满面示意栾奕坐到他身边去。

栾奕依言行事,举止谦恭。

接着,蔡邕询问了一下栾奕的课业情况。说是在询问,实则是考校他的学业功底。栾奕均按照学院里岑老夫子教授的“正确答案”一一作答。

不过,岑老夫子作为一名老派学究,所受知识难免有些陈旧,其中不乏谬误之处。蔡邕均予以纠正,将经文正解向栾奕详加诠释。

得当世经学大家指点,栾奕可谓收获良多。

蔡邕不由抚须感叹,“经史注解方式纷杂,误人子弟也若非老夫事先指点,险些误汝”

栾奕亦是唏嘘不已。遂既大赞蔡邕立鸿都石经碑义正视听之事。“蔡公此举,利于千秋。”

“哎”蔡邕长叹不知,悲怆道:“可惜啊可惜于太学立鸿都石经虽可校正典籍,然无论散布速度亦或流传广度都有所欠缺,效果并不理想,只怕难以改观经意偏离之现状。”

透过蔡邕深锁的眉头,栾奕看出蔡邕乃真真正正为诸子百家思想偏离本意而忧虑。屋内的气氛霎时间涌出浓浓的伤感,栾奕的心亦是不自觉的揪成了一团。不由转动头脑,在前世记忆中寻找可以助蔡邕推广正解的办法。

屋内霎时间陷入落针可闻的宁静。忽然之间,栾奕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却又捕捉不得要领,头疼不已。久思无果,栾奕沉下心来,开始用逻辑方法推理对策。蔡邕之所以惆怅,从根上讲是因为经史子集因短句不同,一段文字可以翻译成不同内容,引发歧义。纠正他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从这众多解释之中选出一个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推广开去。这正是蔡邕现在正在做的,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他对经文的注解在推广渠道上遇到了问题,以至于仍有士子阅读不到他的注解,而且这类士子数量众多。其中便有栾奕,以及颍川学院内的很多学生。

要知道,颍川学院作为东汉末年一座著名学府,连这里的士子都没有读过蔡邕的鸿都石经,更别说偏远地区的其它学子了。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蔡邕的鸿都石经虽然纠正了典籍译文,但是由于石碑篇幅限制,还有很多重要内容没有在碑文上体现出来。由此不被人所知。

那么总结来看。蔡邕现在遇到的问题,一是思想推广受阻,渠道太过狭隘;二就是方式限制太大,信息容量不足。

这两个问题便是栾奕急需帮蔡邕解决的问题。“渠道,容量”栾奕连连低喃,脑海中那道一闪而逝的光芒再度闪耀起来。“有了”

蔡邕闻言面露喜色,他其实早就猜到被世人誉为神才的栾奕说不定有办法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只不过未曾想到栾奕这么快就能找到答案。他明知故问道:“什么有了”

“奕有办法让鸿都石经源远流长了。”栾奕胸有成竹地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