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超级农业霸主 > 分节阅读 52

分节阅读 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早和韩春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道:“我们的信仰的确不是为了让人们贫穷,但你这样满心都装满着挣钱,也是不对的。”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笑了,对着两位老人道:“两位专家应该对中国的古典著作,没有太过关注。而我希望,我们对待这个问题应该是辩证的的来看。”

“事实上,这个问题在中国古代很多先贤就曾经说过了。比如六韬文韬文师里就曾经说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六韬里又说: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顿了顿,梁三平道:“上一段话的意思是:国家不是一个人的国家,而是全国人的国家。如果你的作为,符合这个国家里大部分人的利益。那么你便得到国家。如果你抢夺大部分人的利益,那么将会失去领导权。”

“下面的哪一句,就更好理解了。普通人都厌恶死亡而希望活着,崇尚道德品质却又看中利益。如果你能够让他们得利,自然他们愿意遵从你。”

“而另一位先贤,管子则是在管子牧民里曾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粮食富裕,人们就知道礼节;衣食丰足,人们才懂得荣辱。”

第七十四章 列车叙话下

“寄望于所有人都是圣人,这很难。至少我就承认自己做不到,饿极了我真的可能想法设法的偷些吃的,至少不让自己饿死。”

梁三平的话,让在场之人传出一阵笑声。而梁三平则是笑着继续道:“我现在做的,便是尽量的先让我身边的人、那些我可以帮助到的人。富裕起来,至少能够吃饱、能穿暖。”

“我觉得先如此,然后再谈信仰的问题。光有信仰,却吃不饱腹。这肯定是不对头的,这也肯定不是我们坚持的主义。”

“中国古代还有个故事,叫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里面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个故事是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它们叶子相似,但果实味道却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个地方水土不一样。”

顿了顿,梁三平对着两位专家道:“您二位当年来到了中国,看到了我们和国府的斗争。但您二位不知道有没有发现,我们和国府的斗争与当时苏联和沙皇的斗争是完全不一样的。”

“苏联方面,是基于军队、工人为基础。发动的城市斗争。而我们的斗争,则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地区、广大的农民群体中间宣传我们的信仰。最终完成了斗争,取得了胜利。”

“南橘北枳,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不能照搬任何的书本上的、曾经成功的意见,不做修改就盲目使用。因为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当地的人文、当地的传统,来进行我们的斗争。”

“从前我们就吃过这个亏,盲目的发动斗争、盲目的在中国本来就不多的城市里斗争。这让我们吃了很大的亏,后来我们更正了。然后因地制宜的施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才最终取得了后来的成功。”

显然,杨早和韩春已经被梁三平的话语吸引住了。却见他们竟然掏出自己的笔记本和笔来,准备把梁三平说的话记录下来。

事实上,这两位老人一直很是疑惑。他们觉得,自己来到了中国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但现在可以见到的是,自己的信仰似乎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

这让他们自己一度怀疑,自己的信仰是不是不在了。但今天梁三平的话,让他们觉得耳目一新。

“我认为,我们的信仰也是如此。我们信仰的根本是什么肯定不是贫穷,是所有人都劳有所得、所有剥削都被消灭。”

“对此,我们一直在努力。但一直以来,我们的努力似乎成效不大。我们的信仰绝对不是让老百姓穷,既然不是而老百姓又一直穷。那就说明,我们的做事方式有问题了。”

“有问题怎么办一个字:改”却见梁三平无比坚定的对着两位老人道:“既然一条路子是走不通的,那么我们就得换一条路子来走。”

“但无论怎么换、怎么改,我们都需要坚持自己的信仰、清楚自己的目的。接下来的,就是完成我们的目标。”

梁三平笑着对两位老人道:“路要一步步的走,饭要一口口的吃。一口我们吃不成一个大胖子,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老百姓富裕。”

“老百姓富裕了,我们才有资格谈其他的。不然,我们用什么来谈”

却见梁三平道:“我现在做的,就是希望老百姓能够吃饱饭。然后能够挣到一笔钱。再之后,才是我们讨论的在现时情况之下,如何一步步的实现我们的信仰。”

梁三平说到这里,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长期在火车上坐着,梁三平也觉得自己浑身的骨头像是生锈了一般。动起来喀喇喀喇的作响。

而此时,杨早和韩春。还有其他的那些个工作人员们似乎都失去了说话的。大家都在低头沉思着梁三平的话。

梁三平的这番话,在当时看来可谓是极为大胆的。上面还没有对改革做出定论的时候,他说出这番话来严格的说是极为犯忌的。

不过梁三平并不后悔,哪怕是被人捅出来成大事儿了他也不在乎。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个时代即将过去。

接下来的,将是改革大潮汹涌而来的时代。沐山和兰成被留在了帝都,就是这样的一种信号。梁三平绝对相信,那个作为试点的改革区很快就会被提上日程。

而沐山虽然没有说,但明显他和兰成将不可避免的会卷入其中。甚至沐山很可能会在那个试点里,身居要职。

火车咣当咣当的开着,杨早和韩春对于梁三平这个小年轻的兴趣则是越来越大。除去一些休息时间,他们都会找到梁三平来聊一些情况。

这些聊天,从天文地理到政治经济无所不包。梁三平此时无比感谢刘老教授,如果不是这位老师逼着自己去学了些古文,还随着夏振东看了些经济类的东西。

自己就会在这两位老人的追问之下,理屈词穷。当然,这也得益于梁三平上辈子的努力。好歹老梁当年也是农垦系统里第一批考取了“职业经理人”资格证的人。

系统的学习过关于经济学、社会学和营销方面的问题,否则仅仅是靠着这段时间的恶补他也得词穷。

好容易熬到了粤北羊城,梁三平感觉自己身心俱疲。好家伙,两位老人竟然一路上整整的和自己聊了两天有余。

很多问题自己还不能随意的回答,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够对两位老人作答。好几次,梁三平差点儿把自己穿越者的身份给露馅。

如果不是他及时刹车,说不准就真把自己穿越者的身份给说出来了。当然,这个时候大家肯定也不会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