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超级农业霸主 > 分节阅读 8

分节阅读 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带着梁三平到了招待所预先开好的房间内休息。

但梁三平并没有真正的休息了,在窗台下的办公桌上。他拿起了笔和纸,低头沉思了一下开始缓缓的写下一些他所记得的药方配比。

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三唑酮热雾剂的配方。虽然三唑酮的生产工艺梁三平并不知道,但他却知道三唑酮的热雾剂配比。

这些在后来几乎不算是什么秘密了,配发给农场的说明书上就有标明主要的物质配比。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农场的技术人员对三唑酮进行配置,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的寻找最佳的配比方式。

你的实施喷洒效果,会反映到实际生产当中。而这一切则是会形成报告,交到两院的研究人员手里。这样他们就可以根据各地土壤、湿度、风力了微调粤北、闽江、琼岛和滇省之间的药方配比。

以求达到用最合适的剂量,发挥最大的药效的成果。

夏振东为了方便梁三平做事,特地让人将大量的资料都搬了过来。以方便梁三平查阅。

“嗯南凯大学在1977年就引进了三唑酮还将这种药剂命名为粉锈宁”梁三平看到这个消息,一下子就跳起来了

他这才想到,三唑酮开始并非是针对橡胶白分病的。它最初的研发就是针对小麦白分病的,同时也对玉米有一定的效用。

于是,当时便作为玉米、小麦等粮食白分病防治药物而进口了。事实上,德国人没安什么好心眼。因为印尼橡胶研究所曾经做过粉锈宁的药物橡胶试验,不仅成本比之硫磺要高。

而效果也没有硫磺来的要好,于是德国人才把这种药剂卖给了我们。但当时的他们没有想到,我们会弄来热雾机这种在当时较为先进的农机进行喷洒。

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竟然会把粉锈宁制成热雾剂配合进口热雾机一起达到了高防治率的效果。

热雾机这种农用机械,事实上很早就已经出现了。早在二战结束那年,也就是1945年德国人就已经将这种农用机械研制了出来。

而在二战之后,获取了战争红利和大量德国遗留技术的美苏相续研发出了自己的农用热雾机。在世界两极都相续研发出自己的热雾机后,随即双方阵营也开始根据两极提供的技术自行进行了研发改进。

在抗美援朝之后,苏联和我们的蜜月期中苏联自然是有向我们转让了这种技术。但因为当时的工艺水平和材料所限,我们自产的热雾机一直和进口的有着较大的差距。

随后爆发了那大浩劫,几乎所有的科研活动都被迫停止。热雾机的研发和改进自然也不例外,没有逃过被冲击的命运。

这造成的后果就是,目前国产的那些热雾机根本就无法达到进口的水平。不堪使用。

“唉说到底,还是得进口啊”梁三平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份报告从粉锈宁在橡胶上的使用,延伸到了粉锈宁和热雾机一起在包括了玉米、小麦、水果、蔬菜、草坪、花卉、树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要知道,粉锈宁不仅仅是可以防治白分病、小麦的纹枯病、全蚀病、稻叶尖枯病、稻曲病、黑粉病等多种病害。

它同时更是一种苗醇抑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与一些农药混配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一定比率的混合之下使用,其杀虫、杀菌效果更佳。

而粉锈宁本身的价格也不便宜,如果想要大面积的进行使用那么降低其使用成本则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梁三平清晰的记得,在报告上曾经看过关于其他药剂和粉锈宁之间的成本换算。

粉锈宁每亩最佳的效果为5克,再多了便是浪费了。虽然效果更好,但消耗的成本更好。即使是5克,已经足够用了。5克粉锈宁的成本,为05元。

而使用了热雾机之后,那么便需要配合热雾机一起使用的喷雾油。喷雾油的使用为02kg亩。其成本为03每亩。

余下的拖拉机费每亩0015元、人工费0018元,热雾机每亩耗油为0006。

也就是说,使用粉锈宁进行防治每亩需要0839元。而如果使用硫磺喷洒,则每亩的成本就需要整整1元。最重要的是,粉锈宁一次喷洒的药性相当于两次喷洒硫磺的药效持久性。

简单的说,如果使用粉锈宁热雾机法进行防治每亩仅需08元左右。而使用老式的硫磺喷洒,则每亩需要至少2元

这么算的话,很多人或许还不明白其中的差额是多少。或许大家会认为,不就是那么一块多钱么即使在这个工资只有三十余元的年代,一块多钱国家还是出得起的。

那么我们以江海农场为例来做个说明。江海农场,种植天然橡胶近43万亩。以4万亩来算,每亩08元既然是32000元。

而如果使用硫磺的话,那么每亩两元算便是要支出80000元

两者前后,使用硫磺粉便比使用粉锈宁多出了一倍多的价钱。同时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工、时间和精力。且其防治效果,远不如粉锈宁。

一笔账,大家都会去算。这么一算下来,使用硫磺粉完全不划算。但使用粉锈宁的话,那么热雾机的来源则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小梁,你还忽略了一点。粉锈宁如果直接使用,喷雾油的确得花钱。但如果我们使用的是粉锈宁乳剂,那么这三毛钱完全可以省下来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群的老爷子们已经站在了梁三平的身后。而开声的,便是刘老这位老当益壮的前辈。

第十章 向前跑,无惧冷眼嘲笑

“刘刘老您和大家什么时候来的啊”梁三平一惊,随即赶紧站起身来。

“我们就在你叨念价钱不便宜的时候来的。”却见刘老笑呵呵的摆了摆手,叹气道:“那些年的浩劫,打掉了我们不少东西。现在我们和人家差的太远了啊”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一笑。对着刘老便道:“您老太灰心了。我们现在的确和他们差的很远,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追赶了。只要我们低下头,谦虚的学习、努力的苦干。我们还是能够追上他们的”

“谈何容易啊”刘老看着朝气蓬勃的梁三平,苦笑着道:“我们现在和别人差的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三十年、五十年这哪里是说追就能够追的上的”

刘老的话,引起了在场其他的老辈科学家们的叹息。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何尝不是如此那些年的折腾,让本来就落后于人家的我们和他们的差距更远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