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穿越民国大商人 > 分节阅读 76

分节阅读 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座六朝古都,此时南京只有一个团在这里驻守。因为江苏四周的镇守使手中都有兵,所以南京市周边只有第五混成旅和市内的一个团。王岳的第二师只经过了短暂的战斗,就全歼这这只驻防部队,团长以下战死510人,俘虏1400余人,至此南京完全落入郭宇手中。

而华福军第三师的战斗相比来说就要麻烦一些,湖州出兵的嘉湖镇守使吕公望也算是一位奇人,此人几个月后被推举成为浙江督军,但是几个月后就辞职不干了,然后辗转投到孙大炮那里,一转身变成了革命党人。

双方在江苏与浙江的交界处接触上以后,就发生了大战,虽然华福军武器上占有优势,但是吕公望的部队战斗力也是不俗,而且人数上也占有一定优势,所以双方一开始杀成了势均力敌。后来高易的装甲部队上场以后,打破了战场的平衡,吕公望的部队发生了大溃败。吕公望一看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带着部队往后撤,一天以后就撤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嘉兴方向,但是第三师师长郑俊峰请示郭宇的指示是,郭宇让他直接追击,如果能够拿下杭州就可以停止了。

在华福军中,执行郭宇的命令没有如果只有必须,所以郑俊峰和高易一路追杀下去,直接杀向杭州城这个浙江省的省会城市。而此时吕公望的部队已经不是第一目标,郑俊峰和高易部队现在直指杭州,经过两日的激战,再次利用坦克的优势,将杭州城拿下。

而这次战斗,从民国政府发布命令到郭宇占领南京和杭州,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然出现了这样令人震惊的结局。各省督军、护军使、镇守使等一干军阀都对这样的结果感到不可思议,护国战争蔡锷唐继尧等人,联合好几个省共同讨伐袁世凯,来来回回打了半年也没有多大进展,护法战争的孙大炮发动广东福建等省份联合抗袁,也是收效甚微,起不到任何效果。而这个郭宇却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然轻松拿下了江苏和浙江大部地区,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在此期间,不光是各省关注这场被命名为“江苏战争”的几场战斗,就是民国的各个阶层也多有关注。苏州本地的士绅、民国的各大媒体、普通民众还有曾经接触过华福会的百姓,都瞪大眼睛看着两方谁能胜利,毕竟郭宇在全国的华福会组织,华福商场等产业,都牵扯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相比于民国高层感觉不可思议,这其中受震动最大的就数冯国璋了,因为他的老巢江苏没了,原本他还打算回江苏指挥对郭宇的讨伐,准备安排好京城的事情以后再出发,但袁世凯要举行国葬,作为袁世凯的老部下和老朋友,有必要送袁世凯最后一程,但现在他连回去都做不到。他真的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郭宇的华福军会这么迅速的攻占了南京和江苏大部地区,以至于现在连转换的余地都没有了。而段祺瑞也非常懊恼,隶属皖系的浙江被郭宇占领大部地区,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但事已至此,懊恼并不能解决问题,按照郭宇的这次战斗来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战胜三路大军的围剿,而且还能占了江苏浙江两省,就能看出郭宇羽翼已丰。最后几人商议,继续打已经不合适了,谈的话就要找一个能说上话的人,最后段祺瑞就想到了徐世昌,郭宇两次高升都是徐世昌做国务卿期间,既然有提拔之恩在,相信郭宇多少也会给些面子,所以就请了徐世昌做中间人从中调解此事。

第146章:徐世昌来访

要说起来,徐世昌与郭宇还真的没有什么太深的关系,只不过适逢其会的帮过郭宇两次,但是遍数整个民国政府,能和郭宇说上话的也就是徐世昌和梁士诒,但梁士诒现在被通缉,已经逃往香港避难,所以只能由已经闲赴在家的徐世昌出面了。

徐世昌在袁世凯死前,因为袁世凯称帝不成引起各方讨伐,徐世昌眼看世事艰难就选择了辞职退隐山林,此时正在河南辉县的水竹村隐居,过起了田园牧歌的生活。

徐世昌做过清朝翰林,清朝时最高官至东三省总督、体仁阁大学士。与袁世凯是盟兄弟,1914年任国务卿,也就是在徐世昌任国务卿期间,郭宇才得到的中华慈善救助总会会长一职。1915年袁世凯准备实行帝制,徐世昌以局势难卜求去,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起用徐世昌为国务卿。徐世昌在公私两方面为袁世凯尽力。因要求讨袁护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任职仅一月后力荐段祺瑞继任。袁世凯死後,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徐世昌再次回到河南辉县水竹村隐居,此时徐世昌已经年逾62岁。

而郭宇就任苏常镇守使的时候,也是事有凑巧,正好是徐世昌在位的那一个多月期间,郭宇第二次见到了徐世昌,两人也算熟人,所以见面还算愉快。

再次辞职的徐世昌以为自己今后就会做一个隐居修士,但是到1918年10月。因为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争,徐世昌再次被抬出山。被选为民国大总统。至1922年再次因为派系斗争被迫下野,此后才真正做起隐居修士。至1939年6月6日于天津病逝,享年85岁。

徐世昌下野后隐居天津,晚年日本人尝试邀徐出任华北政府职务,徐世昌拒绝参加日军组建的华北傀儡政府,保持了民族气节。

水竹村徐家,管家拿着一份电报走进徐世昌的书房,徐世昌酷爱书法绘画,他六岁学画,此时在书画两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此时徐世昌正在画一幅松竹图扇面,这也是徐世昌最拿手的。

管家进门后不敢打搅,站立一旁等候徐世昌做完那幅画才开口道:“老爷,京城来的电报。”

徐世昌拿起桌上的毛巾擦擦手后说道,“拿来我看看。”

管家赶紧送上电报,徐世昌看过电报上的内容,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始末。虽然他在水竹村隐居,但是毕竟是做过国务卿的大人物,关心政治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必须内容。平时各种报纸也会及时送来,在加上自己的亲近下属学生不时汇报民国动态,自然对这一段时间吵得沸沸扬扬的两件事情非常关注。

一件事情就是袁世凯病逝,虽然袁世凯与徐世昌两人为盟兄弟。但是因为路途遥远加之徐世昌年事已高,徐世昌只好派了自己在京城的儿子参加了袁世凯的国葬。第二件事情就是被苏常镇守使郭宇宣布独立的事情。虽然郭宇对外宣传时建立经济特区,但是民国的报纸对此事的报道还是用了独立这个词。毕竟人们对什么经济特区没有印象,你不纳税不服管的。可不就是闹独立吗。

电报是以段祺瑞的名义发来的,毕竟现在段祺瑞是国务总理兼任陆军总长。对郭宇这件事情有直接管辖权。而且段祺瑞与徐世昌的关系也不错,所以段祺瑞才亲自发了这份电报。

电报上的内容大致是此时袁大总统新逝,各省也纷纷宣布撤销独立,民国政府正在真正走向统一,此时郭宇独立实为不该,所以请徐老出面,劝说郭宇放下成见,与政府对话,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尽量达成共识。

和谈已经是民国政府的一贯作法,因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非常弱,各民国大佬只能控制自己所属的一方人,但是这些人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分歧,平时勾心斗角的,现在见有人被打脸,自然乐意在一旁看笑话,所以在派重兵围剿郭宇也不太现实,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各省独立,中央无能为力的事情了,而这就是民国的现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